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长大不成人)
【1936年10月19日】83年前的今天,恨死蒋介石的光复会大佬,呐喊彷徨的鲁迅逝世
鲁迅,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881年9月25日,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11岁,鲁迅就读于私塾三味书屋。
12岁,祖父因为科举行贿案下狱,父亲又患上重病,耗尽家财,全家去乡下避难。3年后,父亲去世,家境更加艰难。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8年(17岁),鲁迅从三味书屋退学,拿着母亲借来的路费,前往南京,就读于不要学费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但不久,鲁迅因得罪老师被开除,转入矿务铁路学堂,学习采矿。
鲁迅对采矿兴趣盎然,学习德语、化学、地质学,也受维新革命思想影响。1902年,他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毕业,获金质奖章。毕业后,他下了几次矿,非常失望,决意赴日留学。他进入专为中国留学生开办的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他颇为激进,在班上第一个剪掉辫子。
鲁迅与许寿裳、陶成章等浙江籍的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浙江同乡会,并出版刊物《浙江潮》。鲁迅积极撰稿,曾发表《中国地质略论》,第一次用到“”“侏罗纪”、“白垩纪”、“猿人”、“化石”等中文名称(从日文翻译而来)。
1904年(23岁),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后,决定改学医。他离开东京,进入不收学费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鲁迅是该校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年底,他加入陶成章创立的光复会,成为第一批会员。
鲁迅学医的成绩并不好,时常感叹“校中功课,只求记忆,不须思索,修习未久,脑力顿锢。四年而后,恐如木偶人矣。”
1905年12月,写《警世钟》、《猛回头》的陈天华蹈海自尽,鲁迅参加追悼会,深受触动。1906年(25岁),鲁迅猛然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于是决定退学。
(位于仙台的鲁迅像)
鲁迅回国,在母亲的安排下与朱安结了婚。但鲁迅非常不喜欢这位传统的妻子,马上又回到了日本。
1908年(27岁),著名学者章太炎流亡东京,鲁迅跟随他学习,深受影响。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到绍兴,在多所师范学堂授课,并开始写作。
1912年(31岁),中华民国成立,鲁迅到中华民国教育部工作。不久,陶成章被蒋介石刺杀,光复会瓦解。袁世凯做大总统后,鲁迅随政府搬到北京。他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同时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授课。
(鲁迅与萧伯纳、蔡元培合影)
1918年(37岁),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他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救救孩子……
1921年12月,他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他以近似滑稽的写法,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透过阿Q,他影射出中国人人性的劣根,如卑怯、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等。
1923年(42岁),小说作品集《呐喊》出版。这部小说集,获得了极高的评价。1985年日本出版《世界最高杰作》,中国仅《呐喊》与《论语》收录。1999年,《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呐喊》高居榜首。
1926年(45岁),鲁迅出版小说集《彷徨》。这一年,他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写下著名文章《记念刘和珍君》,因此被北洋政府开除。
他和女学生许广平离开北京南下,辗转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抵达上海租界。1927年,刺杀了陶成章的蒋介石率军北伐,成立南京国民政府。鲁迅开始写文章痛批蒋介石,与他不共戴天。
(鲁迅与内山完造)
1930年(49岁),鲁迅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争取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自由,“不自由毋宁死”。大同盟的第一发起人虽然是鲁迅,但实际上由中共地下党员冯雪峰、潘汉年等控制。
随后,鲁迅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及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他与宋庆龄、陈赓、郭沫若、郁达夫、柔石、萧红等人来往密切。
(1931年,鲁迅与冯雪峰全家合影)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他的死讯引起了全中国的注意。治丧委员会由宋庆龄、蔡元培等知名人士组成,上海上万民众为他举行了前所未有的隆重葬礼。灵柩上盖着写有“民族魂”的白旗,轰动一时。
鲁迅去世后,他的文学地位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肯定。1937年,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也改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地位更加突出,高居首位。有诗人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971年,毛泽东曾与人谈话时说:“鲁迅是中国的第一个圣人。中国第一个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算贤人,是圣人的学生。”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519篇作品,营员“长大不成人”的第19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