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昆明,云南省省会,享“春城”之美誉,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
1、太和宫金殿:现存金殿为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建。位于昆明市区东北郊7公里处的鸣凤山麓,是云南著名的道观。主殿系青铜铸造,总重量达250吨,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包括梁柱斗拱、瓦楞顶檐、神像罗幔、桌案瓶器、匾楹旌旗等都是用铜铸成。
2、筇竹寺:始建于唐宋年间,位于云南昆明西郊玉案山上,是中国佛教禅宗传入云南的第一寺。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分布为大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216尊、梵音阁216尊,由清朝四川泥塑家黎广修及五位助手历时七年(1883年-1890年)完成。大雄宝殿的角上有一块元朝延祐三年立的圣旨,其内容为敕封该寺住持玄坚为“头和尚”要求官员军民予以保护,并赐存《大藏经》。
3、曹溪寺:位于昆明市安宁市温泉镇龙溪路。始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建筑总体布局为常见四合院式,主殿宝华阁为全国罕见木质殿宇。殿内供奉的观音、文殊、普贤三圣像,是国内少见的宋代造像。
4、安宁文庙:位于昆明市安宁八街镇,安宁文庙大成殿为元代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公元1337年。人们一进到殿内,就立马会被那气魄宏大的梁架和斗拱所震惊。
5、真庆观古建筑群:位于昆明市区白塔路与拓东路交叉路口,原名真武祠,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均有扩建。
6、大观楼:位于昆明市近华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抚王继文兴建。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一百八十字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毛泽东评价其“从古未有,别创一格”,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齐名的中国四大名楼。
7、福林堂:始创于清朝咸丰丁巳年(1857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创始人李玉卿,前清时期随父李德由湖北黄岗到云南。因深谙医道,便在光华街创立了这个药店,并效法三国董奉,为穷苦百姓治病不收诊费,只要求重病愈者在后堂植杏树三棵,轻者一棵,时间一长,逐成杏林,故药店取名“福林堂”,意在“福泽杏林”。
8、地藏寺经幢:屹立在拓东路古幢公园内。北宋大理国布燮(职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所造。幢为方锥状塔形,7级8面,通高8.3米。共雕刻神像300尊,大者1米,小者5~7厘米。此幢记叙了大理割据政权的情况,反映了鄯阐与宋王朝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亦为云南宋时石雕艺术的珍品。
9、妙湛寺金刚塔: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又名“穿心塔”,坐落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昆明市东郊的官渡镇,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一处砂石构筑的典型喇嘛式佛塔。
10、惠光寺塔和常乐寺塔:惠光寺塔位于昆明五华区东寺街原惠光寺内,故称惠光寺塔,又称西塔。始建于唐大中三年(南诏丰祐天启十年,公元849年)。常乐寺塔原位于盘龙区书林街常乐寺内,故称常乐寺塔,又称东塔。始建于大中三年,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大地震中被毁,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仿惠光寺塔重建,重建时从旧址东移数百步至今址。
11、王仁求碑:在安宁县大石庄,立于唐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碑高2、81米、宽1、5米,碑文,有34行,每行53字,共1540余字。碑文记叙了唐使持节河东州刺史王仁求的生平事迹。碑文应用武周颁布的新字,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与书法艺术价值。
12、马哈只墓碑:位于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月山郑和公园内。碑额呈圆拱形,上书小篆“故马公墓志铭”六字。由于《故马公墓志铭》的发现,世人方知郑和是云南昆阳人以及郑和的家世出身等情况,补充了文献史料记载的诸多不足。此碑是郑和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价值极高的实物资料。
13、石寨山古墓群:位于昆明市晋宁区。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至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是石寨山文化最早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遗存
14、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在历届毕业生中,有的后来成为杰出的革命将领,如朱德、叶剑英等。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
15、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螳螂川上游。石龙坝水电站一厂于1910年(庚戌年)7月开工,1912年5月28日发电,最初装机容量为480 千瓦。弹指一挥间,100年过去了,2012年5月28日,这座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的马达依然在轰鸣,已累计发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见证着中国水电百年的历史。
16、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昆明市老城北门街。旧址内有闻一多篆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冯友兰撰碑文,详载日本帝国主义自清光绪年甲午(1894年)以来,特别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大举入侵,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迫于形势南迁至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文、法、商、师范等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4日学校回迁。
17、抗战胜利纪念堂:位于昆明市光华街北。原清代云贵总督署,辛亥(1911年)革命后的省立优级师范学校云瑞中学旧址。1945年7月地方政府计划建为云瑞公园内纪念龙云(字志舟)功绩的志舟堂。1946年7月改称抗战胜利纪念堂,1947年初竣工。堂内有礼堂、过厅、小会议室、办公室、舞台等。其中,礼堂约可容纳1500人。建筑飞檐翘角,屋脊、斗拱、门窗廊柱等均具民族建筑特色。
18、丹桂村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位于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镇,由一幢一进两院的四合院落和阁楼组成,2005年被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百个经典景区之一。
19、金沙江皎平渡口:位于云南昆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西乡,1935年的5月3日至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皎平渡36名船工6条船7天7夜奋力的拼搏下,3万多名红军胜利甩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真正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自此皎平渡写入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20、聂耳墓: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大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坡上。聂耳(1912-1935)是云南玉溪人,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义勇军进行曲》作者,出生于清寒医家,1933年入党,1935年在日本溺水逝世,1938年归葬于昆明西山。1954年重修聂耳墓,墓碑上镌刻郭沫若手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