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能不忆江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词句,江南也是我们每个人心头魂萦梦牵的精神家园。12月2日晚,论坛在一场唯美诗意的专场文艺演出“能不忆江南”中拉开了帷幕。中国文联荣誉主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长孙家正,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等观看演出。近千名嘉宾与观众共度了一个烟雾袅绕、如诗如画的夜晚。
随着帷幕的渐渐拉开,一个精美绝伦的环形舞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千古传唱鲜花曲,绿水青山一抹绮,江南,不仅可看,而且可听,晚会以一支江南人最熟悉的歌舞《茉莉花》开场。《茉莉花》代表着江苏,熟悉悠扬的旋律、柔美大气的舞蹈,歌舞之中尽涵含了浓浓的江南的特色。
歌舞《茉莉花》
江南舞,水乡人
一汪碧波江南水,哺育一方江南人。鱼米之乡打鱼郎,湖光山影一网收。一场舞蹈《渔夫梦》,舞出了风吹白帆,云水一色;鱼米飘香,鱼虾满仓。这是江南的男人在捕鱼。丰收的季节,金黄的稻穗,惬意地躺在稻田的臂弯,质朴的面庞,绽放着迎接丰年的喜悦。一场舞蹈《稻穗娘》,舞出了终年勤劳不息、默洒汗水的“稻穗娘”,将至诚至爱的情,倾注于江南田垄、太湖之滨。这是江南的女人从耕耘中收获。
舞蹈《稻穗娘》
融融江南情,太湖鱼米乡;沃土勤耕耘,绣得美湖山。鱼好稻美,丰收美,山壮水秀,江南美!两支舞蹈充分地表现了太湖水乡的魂魄,展示了江南吴人勤劳、率真、淳朴的性情,诗舞交融、情意互织。
舞蹈《渔夫梦》
创新舞台,不期而遇
乌檐黛瓦、窗棂水榭、雨巷伊人……一幕幕文人墨客写不尽道不完的江南意象在这个夜晚次第绽放。多媒体舞蹈《永远的江南》令全场惊艳,它最大的亮点则是运用了竖屏的形式展现了一个致幻致美的舞台,纱幕投影与实景的表演相交相融,虚实相映,连缀成趣。光影变幻间,目光所至,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无数人魂牵梦萦的诗画江南盎然而生。
多媒体舞蹈《永远的江南》
传统艺术,唱尽江南文化
无数文人墨客的精彩篇章,多少先贤大儒的铮铮风骨,构成了悠远深厚的江南文脉。江苏更是 “百戏之祖”的发源地,一曲《顾炎武》选段之梦幻明孝陵“云中问陵”把晚会气氛拉到了高潮。
昆剧《顾炎武》选段
昆曲《顾炎武》“问陵”选段,是顾炎武和少年康熙一场思想的交锋和灵魂的对话。柯军和施夏明饰演的顾炎武和康熙,一个浑厚沉稳,一个清俊飘逸,两人一起探讨何为“家、家国、天下”,当顾炎武铿锵有力的唱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一片拳拳之心,正所谓唱念做打,皆是家国情怀。刚刚结束周六晚《第二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闭幕晚会》演出的柯军,虽然一身疲惫尚未褪去,但还是欣然接受《能不忆江南》晚会的邀请,“以前提到昆曲,观众的第一反应就是《桃花扇》、《牡丹亭》这类才子佳人的戏,这些都是古人的剧本,而《顾炎武》是新创的剧本,它融合了很多现代的观念,将古老的昆曲和现代的理念完美结合,并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我很高兴。”
发端于古老的吴歌,水乡廊坊间流淌出的锡剧,别有玲珑趣致。柔和轻快的曲调,悠扬优雅的唱腔,千百年间迤逦而来,似有幽香。锡剧经典《珍珠塔》,讲述了源于苏州吴江同里的一个爱情故事:落难书生方卿与情深表姐陈翠娥的动人情缘。晚会现场,由黄静惠、周东亮两位锡剧表演艺术家带来的经典选段“情深意长”,将两位主人公彼此的真情浓缩于短短一出对唱。
锡剧《珍珠塔》
美丽的江南,蜿蜒于青山绿水;悠远的文脉,滋养着心灵故土,江枫渔火,孤舟客子,一曲评弹《枫桥夜泊》唱出了江苏的古老和优美。极简的舞台只有“一桌二椅”,精美的大屏诗画如梦,古典与现代在这里绘就风光。月落乌啼,霜天寒夜,三弦琵琶流水淙淙,吴侬软语婉转玲珑。轻清柔缓,弦琶琮铮,抑扬顿挫,情味隽永,台上人唱得悦耳,台下人听得动情。
评弹《枫桥夜泊》
江南文脉丰沛,哺育一方灵秀。马尾胡琴随汉车,天下名弦尽江左。从这里走出了现代民族音乐发展的奠基者——刘天华,一曲《光明行》奏响“五四”强音。在这里,“借二根琴弦,诉一腔心声”的二胡巨匠阿炳,以一曲《二泉映月》写就一首命运悲歌。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栋携手无锡市连元街小学的小琴手们带来两段二胡名曲,大师与小童同台演奏,正是江南文脉的传承孕新。
二胡演奏《光明行》
整台晚会在满溢江南灵气与才思的歌舞《江南好》中圆满落幕,江南文化将不断焕发活力,写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