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宰相张说在武则天一朝闪亮登场,十年后因为不愿意替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做伪证而被贬官。
在明显偏离时代正流的李显一朝,张说被召回朝中为相,不过是李显表达了对母亲武则天的一种态度罢了。尽管这一个阶段他没有大作为,但是他不愿意与太平公主合流的态度还很有中国文人的那点刚性。
我们说文人影响不了历史的进程,但是文人对历史的发展进程有着超过常人的敏感,对各色人等的认知有着入木三分般的深刻。
张说明显感到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会成为他治政的绊脚石。虽然太平公主在剿灭韦后利益群体中立下大功,但是她贪权的本性日日疯长。张说预感到不远的将来太平公主要对自己的侄子——李隆基下手。
然而,当时羽翼未丰的李隆基在和姑姑的交手中还是嫩了点。无可奈何之中,他贬张说为尚书左丞,东都留守。
文人张说几乎没有见到李隆基的可能。他已处江湖之远。
但是,他心急。当李隆基使者到东都的时候,张说给他捎去了一把随身携带的佩刀。
面对张说的佩刀,唐玄宗李隆基夜不能寐。他知道张说的心思——暗示他相机行事,干掉太平公主。
虽然远离朝堂,而心却没有离开过那里。一个文人的忠君和忧患让脱下宰相朝服的张说如坐针毡。他不知道朝堂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知道那里一定要发生什么。
713年,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李隆基出手了。他先下手为强。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惊天。太平公主被杀,她精心编织的谋反阵营土崩瓦解。
李隆基重新构建开元时代的官吏体制。张说第三次走进大唐的权力核心层。他被封为燕国公,官拜中书令。
身为人臣,没有谁能够一辈子大红大紫,也没有能够一辈子灰头土脸。
按说张说对这些很是清楚,但是他犯了糊涂。
这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李隆基准备重用姚崇,任他为宰相。而在以往的为伍生涯中,张说和姚崇有过节。一听说皇帝要任用姚崇,张说心中很是不爽快。他暗中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举报姚崇,没有得手;又让殿中监姜皎建议任命姚崇为河东总管。李隆基把这件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他没有理会这一切,仍然把姚崇放在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上。
常言道,破山中虎易、破心中贼难。
在张说看来,姚崇的上任对自己无疑是以威胁。他心里害怕到了极点。他要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他私下跑到了岐王李范府里诉说困惑,寻求支持。
岐王李范是唐睿宗李旦的第四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他是一个好学习,擅长书画音律,经常和一些读书人饮酒赋诗,爱好收藏前人的书画作品。自己老奶奶武则天男宠张易之被杀掉后,手中大量的书画作品被初唐宰相薛元超之子薛积弄走了。后来薛积败落,岐王李范把那些东西弄到了自己手里。不幸的是,这些书画作品后来毁于一场火灾。
说实话,李范的兴趣爱好都在书画音律之上。对李隆基而言,这个弟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只要他不给自己添乱子就行。
因为心里充满了魔幻,张说找不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他只好找到李范。
这件事情很快传到新任宰相姚崇的耳朵里。姚崇把这一切汇报给了唐玄宗。
虽然李隆基曾经给人说过:“我和弟弟(李范)的兄弟之情如天地一样亲切,甚至不分你我。谁攀附我弟弟,我是不会在意的。”
说归说,做归做。
李隆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心里很是生气。
“你张说想尽办法阻挠姚崇任相,我忍都忍了。怎么还跑到我弟弟那里乱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李隆基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等待张说的只是一个字:贬。
结果张说又一次被踢出了京城,到了相州任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