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本文配图来源:花瓣网
朱元璋有多少个孙子呢?有好事者统计为一百一十二人,可是这些人有资格成为皇帝的,理论上讲共有九人。
而这九个孙子都时运不济,基本上都是死于非命。
按照嫡庶有别,长幼为序的立储原则,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没有选择其他那些年富力强的十几个儿子,而是把皇位留给长子朱标一系。
朱标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朱雄英早夭,次子朱允炆,即后来的建文帝,三子朱允熥后来被废为庶人遭囚禁,不久暴亡,四子朱允熞被废为庶人遭囚禁,死在监狱,五子朱允熙死于大火。
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了皇位,可是即位伊始,四叔燕王朱棣就开始了靖难之役,朱允炆几乎没过上一天舒心安稳的日子,战争持续了四年,最终被叔叔赶下台不知所终。
燕王朱棣取代侄子当了皇帝,他去世后,原则上四个儿子都有机会,他的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即后来的明仁宗、次子朱高煦死于非命,三子朱高燧算是善终,四子朱高爔早夭。
长子朱高炽早在靖难之役中,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曾以五万人击退大将军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保卫了北京城。
朱高炽身体不是太好,朱棣就让他在后方留守,把次子朱高煦推向前台。
朱高煦和他爹朱棣一样勇猛善战,在军中威信也很高,朱棣曾暗示他:“你小子好好表现,你哥他身体不好。”那意思还有机会成为接班人。
朱高煦如同打了鸡血,在靖难之役立下赫赫战功。
朱棣成功夺位当了皇帝,立储问题让他很纠结,长子儒雅而仁弱,次子善战但太过刚烈,都有缺点,也都有优点,至于三子,想都没想。
永乐二年(1404年)某一日,大臣解缙拿皇长孙朱瞻基说事儿,他一句“好圣孙!”令朱棣最终下定决心,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煦则一直耿耿于怀,经常在父亲面前恶意诽谤长兄朱高炽,以至于朱高炽的两个顾问——大学士杨溥、黄淮遭到幽禁,大臣解缙被贬官。朱高煦迟迟不愿去封国,总想留在北京伺机而动。
经杨士奇、徐皇后劝说,朱棣撤除了朱高煦的部分护卫,强令其到乐安就藩。
长子、次子之争貌似暂停的时候,皇三子朱高燧坐不住了。在明成祖朱棣生病的时候,朱高燧密谋要毒杀老爹,矫诏夺取皇位。
朱高燧的计划最终因被告密而流产,幸好有太子朱高炽为他求情,才没有被老爹惩处,宣德六年病逝,次子朱瞻塙[què]继承了爵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驾崩,太子朱高炽继位,史称明仁宗,这位本来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只有十个月就去世了,时年仅四十七岁。
太子朱瞻基继位,史称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做为朱元璋皇孙的核心人物,朱高煦揭竿而起,拉起造反大旗,想重复昨天的故事。
可惜,朱高煦没有老爹的运气好,也没有人愿意跟着他蹚这趟浑水,大明将士早已厌倦了朱家叔侄的老调重弹。明宣宗御驾亲征,朱高煦最终选择了投降。
明宣宗对二叔还算仁慈,诛杀、流放了两千余人,而主犯——叔叔朱高煦只是废除了爵位。
某一天,明宣宗去探视二叔,朱高煦故意把侄子绊倒在地,表现一下自己有多牛掰,这下子把明宣宗彻底激怒。
明宣宗命人用一口大缸把朱高煦扣起来,不成想,力大无比的朱高煦竟然把大缸顶了起来,明宣宗命人按下去,找来炭火,围在大缸周围。
过了一段时间,朱高煦不吭声了,开始吱吱冒油,成了挂炉烤鸭。盛怒之下,明宣宗把二叔的几个儿子也都斩草除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