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今天来讲西汉名臣朱买臣“不知羞”的爱情故事。
朱买臣,会稽吴人,十二个字可以形容他的一生:年少落寞,中年贫寒,晚年富贵。
他是一个胸有大志而不在乎贫穷的人,引用《三字经》对他的评价,简单明了:如负薪。他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耻笑,一边砍柴,一边大声朗诵诗书。
朱买臣的妻子很是反感丈夫的所作所为,每次和他一起回娘家的时候,都受到姊妹们的嘲笑和白眼,就极力地劝朱买臣不要再那样放纵自己。
朱买臣没有听从妻子的话,反而更大声地朗读诗书,并且对妻子说:“我命中注定到了五十岁发迹,现在我已经是不惑之年了,距离成功没有几年了,我知道你跟着我受了苦,等我成功以后,会好好地报答你对我的情义的。”
妻子听了,认为他又在痴人说梦,冷笑道:“跟了你不饿死就是好事了,我哪里有穿金戴银、荣华富贵的福气?我跟着你受够了邻舍的白眼,耳朵塞满了人家的冷嘲热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自从嫁了你可曾吃过饱饭?可曾穿过华衣?看人家衣食鲜活,我却为你蹉跎了岁月,你别提报答我的事情了,爱情和婚姻是要讲究实际的,是要落实到咱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里,如果你真的爱我,报答我,就给我写封休书休了我吧。”
朱买臣听了,心里很是难受,他知道妻子跟自己受苦了,有怨言是在所难免的,但眼看功名富贵已经在向自己招手了,怎么这么着急地要离开呢?他苦苦挽留自己的妻子说:“我曾经发过誓言,要一生一世地爱你,答应我,不要离开我,我们再熬几年吧。”妻子却似早已铁了心,头摇得像拨浪鼓。原来她早已“移情别恋”,和邻村的木匠对上了眼。以她的妇人之见,认为木匠走南闯北,有手艺,衣食无忧。如此这般的丰衣足食对她来说已足矣。
于是乎,朱买臣越是想挽救这段“婚外情”,妻子就越是铁了心要离开他。朱买臣最终无奈,只好写了休书,与其说是“休妻”,不如说是被“妻羞”,书的大致内容如下:依然记得从你口中说出再见坚决如铁,昏暗中有种热泪灼伤的感觉。昏暗的地平线,说出一句离别,相爱已经幻灭……
“不知羞”的妻子得了休书欢天喜地地走了,并且和那个木匠很快就结合到了一起,过起了优哉游哉的小康生活。
历史上很少有这样“休夫”的记载,尤其是这样无厘头的休。根据史书,朱买臣的妻子之所以敢以一介农村妇女的身份,反其道而行之,挑战男人的底线,进行前无古人的“休夫”之举,只缘一个“羞”字。她长得不是羞花闭月,但却很怕羞。
我们无从判断在朱买臣生活的时代,一个男人在大街上疯疯癫癫地吟诗或唱歌究竟有多丢人,更无从知晓他的行为举止究竟会让他的结发妻子感到多么耻辱多么丢人,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你丢什么都行,就是不能丢人啊。结果朱买臣的妻子羞愧难当,选择离开他投入别人的怀抱,即使朱买臣搬出富贵注定就要来临的天意加以诱惑,也不能阻挡其离开的步伐。
然而,命运最会捉弄人,穷困潦倒的朱买臣卧薪尝胆,几年后终于发了迹,官至太守,衣锦还乡的时候,他念念不忘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他觉得她付出了很多,即使她后来忍受不了贫穷,改了嫁,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他派手下人把前妻和前妻的后夫接到他的“朱府”里,想让他们过着真正的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
朱买臣之所以富贵之后仍然不忘这位前妻,是因为前妻狠心离开他后,也并非对他就无情无义,史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前妻离开他之后,朱买臣仍然打柴唱歌,苦中作乐,有一次在坟地里砍柴时,遇到了来上坟的前妻和她的后夫,前妻见朱买臣可怜,立即把他招呼过来吃喝一顿。这与南宋陆游沈园遇唐婉的“红酥手,黄藤酒”相比,别是一种滋味。早已饿得奄奄一息的朱买臣没有拒绝这个“嗟来之食”,他不动声色地吃完饭,对前妻的后夫说了声“谢谢”,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朱买臣发迹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对他们两个“知恩图报”。
朱买臣原本想帮前妻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反而害了前妻。前妻当年眼中的朱买臣是一块废弃了的电池,无法给自己供电,为了不“腐蚀”自己的生命,她寻找了新的电池——邻村的木匠。那木匠的确是块新的电池,使她光鲜了几年,但她着实没有想到朱买臣是一块可以一直充电的蓄电池。覆水难收,朱买臣越是大度想让她过上好日子,她就越感到“羞”,于是,已知羞的她来了个“悬梁自尽”,成就了一代烈女。
后有李白《妾薄诗》,不失为精辟的点评:“雨落不上天,覆水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