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公元1402年,意气风发的朱棣率大军挥师南下,不久便连破数州,直逼南京。在数万雄师的威势下,谷王朱穗与大将李景隆于城下降服。一时间,城门大开,大军迅速挺进南京并成功控制局面,燕王的大旗,也第一次插上了大明都城的城头。不过当南京城陷落后,宫中的一场离奇大火,却令建文帝朱允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对此,坊间更是传言纷纷,有说他归隐不问世事的;有说他做了和尚以待时变的;还有说他已到达王师效忠之地,准备随时复国的。在各种流言的散布下,无疑令朱棣头疼不已。而这事儿,也成为了当朝及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千古疑案之一,从未有解。
然而在2006年,一位名叫朱永斌的老汉,却亲自前往贵州博物馆。他不仅口口声声的称:自己便是朱允炆之子朱文奎的后人。更在面对专家质疑之际,从兜中掏出了一枚古香古色的印章。扬言道:这枚印章便能证明我的身份!
专家闻言不敢怠慢,随即仔细观察起来。果然,这枚印章并不是凡物!它通体金黄,印身由黄铜所铸,长9cm、宽7cm、高7cm,重量达1.2斤。除此之外,它在造型方面也是别具一格。首先,此印印纽呈兽身,从前看去为凤头,后视则是麒麟头。不过,其正面所刻的“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9字却令专家疑惑不已。要知道,中国古代从未有过大仃国一说,而此印也绝非千年古物,那这是咋回事呢?
经过鉴定,专家林明璋认为:这枚印章的的确确是出自皇帝之手。首先,印章是由黄铜所制,而在明朝,当时的制印的习惯便是以黄铜为主。其次,细观此印的的造型,不管是兽身还是凤头,又或者是麒麟首,那都是帝王之家方可采用,一般人没这胆子,更不敢滥用。最后,从印的文字出发。明朝印面文字均采用九叠文,而此印所写的也正是九叠文。更重要的是,虽然在历史上难以找到“大仃国”之称,但专家认为,大仃其实并非国名,而是说国家发生了大难,皇帝流亡在外孤苦无依之意,这是非常符合朱允炆当时处境的。而大仃更与大明形成鲜明对比,亦反映出了其绝不屈服,对抗到底的决心!
对专家的这一判定结果,朱永斌初步表示满意,同时他也想借此机会,来证明朱允炆血脉传承的真实性。对此,专家暂无答复。不过林明璋却直言:如此印真与建文帝有关,将揭开这一延续600年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