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本文系作者柴小静花卉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一系列蹊跷之事发生在万历皇帝朱翊钧死后一个月中,似乎与死者无关,其实不然。透过历史的迷雾,人们依稀窥见死者的阴魂不散。郑贵妃利用朱翊钧生前的宠幸,摆布着即位仅仅一个月的泰昌皇帝的命运。朱常洛虽然成了皇帝,却始终难以摆脱笼罩了几十年的厄运,当了一个月皇帝,就一命呜呼,泰昌朝如同昙花一现,迅即凋零。移宫事件不同于红丸事件,却同样是万历朝留下的政治后遗症。万历四十八年四月初六日,万历的皇后王氏(孝端皇后)病逝。此时皇帝已经病入膏肓,颇有心计的郑贵妃抓住时机,借口侍奉皇上,住进了乾清宫。
在侍疾期间,她还争取到皇帝的遗言:进封郑贵妃为皇后。对于郑贵妃而言,她几十年梦寐以求的目的即将达到。一旦皇帝驾崩,即位的朱常洛虽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却可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对于朱常洛而言,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现实,然而毕竟是父皇留下的遗言,不能违背。在先帝驾崩的第二天就向内阁传达了这一遗言:进封郑贵妃为皇后,企图借助外廷的力量来对付郑贵妃。果然,廷臣一致认为这件事不合乎祖宗典制,坚决抵制,才使得郑贵妃的皇太后梦,成为一枕黄粱。但是郑贵妃仍赖在乾清宫,不肯主动离开,显然破坏了宫廷的制度和礼仪。
八月初一日,朱常洛登基,照理他应该从太子居住的慈庆宫搬到皇帝居住的 。秉性懦弱忍让的他,恐怕得罪郑贵妃,听任郑贵妃留在乾清宫,自己继续住在慈庆宫。在恪守儒家名教纲常的大臣看来,这是僭越名分、本末倒置的咄咄怪事。但是忙于老皇帝的丧礼和新皇帝的登基,暂时无暇顾及移宫之事。待到发生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御药房太监崔文昇进药事件后,大臣们忍无可忍,由杨涟、左光斗出面,迫使郑贵妃于八月二十一日从乾清宫搬往慈宁宫。移宫是一种礼仪形式,意味着某种特权的丧失。郑贵妃移宫以后,便把赌注押在了李选身上。
朱常洛的太子妃郭氏逝世后,没有再册封太子妃,只有才人、选侍、淑女在旁陪侍。其中才人王氏是他的长子朱由校的生母,万历四十七年去世。因为这样的关系,朱由校少年时代就没有了嫡母(元妃郭氏)生母(才人王氏)。当时朱常洛身边还有两位姓李的选侍,宫中称为东李、西李(以所居宫室方向区别)。东李地位高于西李,为人仁慈寡言笑,宠幸不及西李。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的生母淑女刘氏早逝,由东李抚育成人。西李最受朱常洛宠幸,万历皇帝朱翊钧疼爱长孙朱由校命西李抚育。此后史书所称李选侍专指西李。
李选侍与郑贵妃所处地位相似,关系密切,郑贵妃力图为李选待请封皇后,李选侍则为郑贵妃请封皇太后。朱常洛的元妃郭氏死后,没有再册立元妃,他即位后,皇后成了空缺。李选侍急于填补这个空缺,想当皇后,朱常洛也有这个心思,不过按照规矩,得先进封皇贵妃,才能进封皇后①八月初十日,朱常洛传谕礼部:“选侍李氏侍朕勤劳,皇长子生母薨逝后,奉先帝旨委托抚育,视如亲子,厥功懋焉,其封为皇贵妃。”八月二十六日,朱常洛在病榻前召见阁部大臣,催促速封李选侍为皇贵妃。
主持礼部事务的孙如游回答:孝端皇太后(朱常洛嫡母)孝靖皇太后(朱常洛生母)的尊谥,以及加封郭元妃、王才人为皇后的事宜,还未办成,册封李选侍为时过早。难以预料的是,九月初一日泰昌皇帝朱常洛突然驾崩,册封李选侍为皇贵妃的预想落空,更不用说皇后了。朱常洛死,皇长子朱由校继位,即将从慈庆宫搬往乾清宫。先前陪伴朱常洛住在乾清宫的李选侍,照理应该搬出乾清宫。这个女人不寻常,她仿效郑贵妃的榜样,赖在乾清宫不走。其意图不言而喻,迫使朱由校即位后尊奉她为皇太后。
郑贵妃与李选侍密谋,把朱由校留在乾清宫,“欲邀封太后及太皇太后,同处分政事”。这时,司礼监太监王安(字允逸,号宁宇,保定雄县人)挺身而出半异。朱常洛即位后,他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匡辅秉政,知无不言,在泰昌短短一个月的新政中,颇多左右策划之力。朱常洛死后,王安获悉李选侍与郑贵妃的密谋,出具揭帖,遍投外廷大臣,揭发“选侍欲拥立东朝(皇太子朱由校),仿前朝垂帘故事。”王安所说李选侍企图垂帘听政,确有所据。
朱由校即位后,在谕旨中透露了秘密:“朕览文书,见御史左光斗具奏,朕避宫之繇。朕昔幼冲时,皇考选侍李氏恃宠,屡行气欧圣母,以致怀愤在心,成疾崩逝,使朕有冤难伸,惟抱终天之痛。前皇考病笃,阁部大臣俱进内问安,有李选侍威挟朕躬,使传封皇后,复用手推朕,向大臣䩄颜口传,至今尚含羞赧。因避李氏毒恶,心不自安,暂居于慈庆宫。李氏又差李进忠、刘逊等传,每日章奏文书先来奏我看过’方与朕览,仍即日要垂帘听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