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知识人都在对这场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众多方面带来巨大冲击的战争进行反思,相关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这些相关的研究从也多个层面为当代中国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
话说,1895年爆发的甲午战争结束后,清军全面败退,满清政府不论从外交还是军事均处于不利局面。慈禧太后为了满清统治的稳固,不惜一切代价向日方求和。
三月十九日,以李鸿章为首的使臣团与美国古文科士达来到马关,在当地下榻后,第二天便与日本总理伊藤博文一行人进行了和谈。谈判桌上,作为战胜方的日本人气焰嚣张,以军事相要挟坐地起价,甚至,开出了极为苛刻的停战条件,并要求满清政府支付停战后日军军费。
在和谈期间,战场前线的日军并未停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日本人野心极大,他们并不想促成这场和谈,而是希望满清政府能够将天津至山海关这段铁路交给日本管理,使北京暴露在日本人的监控网中。最终,待到他们兵临城下,再与满清统治者进行最后的谈判,届时他们必将开出更高的价码。
李鸿章沉浮官场多年,对国际形势早已有了判断,认定日本人会在天津、山海关等地大做文章,所以,紧盯要害对这几个要地毫不让步。伊藤博文等人的目的就是让满清政府将天津、山海关抵押给日本人,霸占这些要地作为兵临北京的根据地。
他们见李鸿章根本不松口,和谈根本无法进行。双方谈崩后,李鸿章回到住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总理衙门发电报,先是陈述了日方的条件以及中国面临的处境,随后表示,自己绝不会对天津、山海关做出任何让步,嘱托朝廷更是要加强这一区域的防务。
没想到,总理衙门却回了一封电报:“原本希望能够争取到一分,就能得到一分的好处,如果,日本人始终不答应,那么,便按照先前的条件答应日本人。”更让人心灰意冷的是,这段电报最终被日方截获了。得知满清政府态度的日本人更加有恃无恐,肆无忌惮抬高价码。
可以说,此时纵然李鸿章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法说服日本人了。
小说《说倭传》中,则巧妙的还原了和谈期间中日双方代表的对话,生动的表现了伊藤博文(下称伊)坐地起价而李鸿章(下称李)陷入尴尬与无奈境地的情形。
李曰:“日本人想要中国抵押台湾,但是,台湾尚未被日军侵犯,我们为何要让?”
伊曰:“这是我们之前商议好的结果,不论有没有日军驻扎中方都必须遵守。”
李曰:“假如,我就是不同意让出台湾呢?”
伊曰:“倘若,你们能让出的地方必须得有日军驻扎,那么,倘若日军深入山东,你们届时会将山东割让给我们吗?”
李曰:“还请再将赔款降低五千万两白银,而且,台湾绝不会割让,否则我们谈不拢。”
伊曰:“若是这样,那么,日方即时便会将兵力调到台湾。”
李曰:“我们两个国家就像是邻居一样,不至于闹到这样的程度,还是和好为妙。”
伊曰:“赔款和割地是中方欠我们的债务,只要将这笔债务还清,两国的关系自然友好。”
李曰:“你们要债的态度实在太狠,显然不诚心。”
可以看出,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连续多次说日本人“心不诚”、“欺人太甚”,却又因为日本人早已掌握了满清统治者的底线,对盛气凌人的日本人也是无可奈何,正所谓“弱国无外交”!《马关条约》的签订,从表面上看满清政权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可以从长计议,但实则却给日本人送去了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GDP的资本,将日本迅速养成堪比西方强国的强敌。
可以说,正是这一纸条约,在日后的战争中为中国带来数不清的灾难。不论是后来全面爆发的抗日战争,乃至台湾问题、今天的钓岛争端,日方的强势均始于这次不平等的和谈。直至当年被逼无奈签署条约的李鸿章,在其去世前曾留下一首诗,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前文我们提到的历史小说《说倭传》,引用当时的历史背景描绘了甲午战争全程。全书共计三十余章,从朝鲜爆发东学党政始,止于台湾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保卫战。马关春帆楼双方进行的这场和谈则是该书的重点部分。由于,这部作品中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之间的对话均出自《中日议和纪略》原文,所以,书中记载的和谈过程高度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纵观全书,其背景当然是那段用血泪写成、用屈辱风干的历史。但是,值得讽刺的是,这本《说倭传》之所以被验证与《中日议和纪略》高度吻合,这还得益于当年被侵略者掳掠到东京的大清官简,经日本人竹村比对验证后,最终,确认了这部《说倭传》的历史价值。
这里,笔者截取《说倭传》一段“... ...苟事事皆虚,则必过于诞妄,无以服稽古者之心。是以余之创说也,虚实而兼用焉。至于中日之战、天妆台畏敌之羞、刘公岛献船之丑、马关订约、台澎割地,种种实事,若尽将其详而便载之,则国人必以我为受敌人之贿以扬中国之耻... ...”
至今本书作者不详,或托名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之子,或谓李鸿章幕僚,时至今日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但唯愿此书激励国人,励志自强,洗却耻辱!
参考资料:
【《中日议和纪略》、《说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