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公元762年的一天深夜,
刚刚入睡的当涂县县令李阳冰,
被窗外仆人的叫喊声惊醒:
“老爷,老爷!快起来,李大人他不知道哪里去了!”
李阳冰连忙披衣起身,
派了两个精干的小吏和几个衙役,
沿着江岸,一直寻到三十里外的采石矶,
天亮遇到一个老船夫,
说:“昨夜在船上李大人一边畅饮,一边和老夫讨论山海经,
且天公作美,江上风平浪静,月亮格外的好,影子映在江里,像白玉盘子。
我说,夜深了,我们往回划吧。
李大人指着天上的月亮说:你睡吧,自有它陪我。
可是老夫醒来,船在江心飘零,只剩李大人的酒壶,却不见了他的踪影。”
老船夫讲到这里,又从怀中摸出一张纸来,上有短歌一首《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世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最后署名——李太白。

李白画像
李阳冰手执这份绝笔诗歌,失声痛哭。
自此,如诗中所说,李白一生的理想如大鹏折翅。
只留船中一壶清酒,
诉说着不尽的心酸,任凭世人千古流传。
人人皆知李白好酒,
却不知这酒中饱含了多少人生百味、爱恨情仇。
01. 诗酒人生
郭沫若生前曾做过统计,
李白流传下来的1500首诗作中,有170首写到饮酒。
酒是李白心灵的慰藉,他的诗与酒是密不可分的。
矛盾与浪漫,使李白爱酒成为必然。
在矛盾中坚持浪漫,以浪漫去对抗矛盾,
这种激烈的碰撞是惊心动魄的,
让李白可以在酒的世界里忘记伤痛,得到片刻放松。

李白饮酒,期在必醉。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他高兴时喝酒:“好鞍好马乞与人”。
他痛苦时喝酒:“但愿长醉不愿醒”。
他有钱时喝酒:“十千五千旋沽酒”。
在月下,在花间,在亭阁,在舟中,
在显达得意之时,在郁闷失意之际,
李白无处不在饮酒,无时不在深醉。
那些酒如庐山瀑布,如洞庭秋湖,如峨眉山月,如桃花潭水,
泅没了他的江湖,醉杀了他瑰丽与哀愁的人生;
那些酒化成了如酒的诗篇,成全了他的诗酒人生。
02. 少年李白,酒壶里装满豪气
五年前的一天夜晚,中亚的碎叶,
李客夫人临盆前梦到太白金星落入怀中,
故孩子就以李白为名,以太白为字。
或许因为出生的不同寻常,
李白从小就聪慧过人,
五岁会背“六十花甲子”,
十岁读遍诸子百家的著作。
到了弱冠之年,
李白相貌堂堂,又不失沉稳和大气。
在阅读了前人的大量著作以后,
才思更加聪慧过人,15岁便作得《明堂赋》,
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难分高下。

少年时期的李白幻想着结交名士、纵横江湖、指点江山,
幻想着修身、治国、平天下,
于是去往青莲山大匡山下陇西书院习剑读书,
在这里李白偷偷喝下了人生的第一杯酒,
自此便与酒结下不解之缘。
酒和剑成为这个阶段李白不可缺少的依靠,
他说此时自己“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少年李白的酒,给他带来了雄奇的意境,浪漫的情怀,
点燃了他行仗义、济苍生的豪侠梦想。
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李白想要文韬武略,济世救国,
遗憾的是青莲乡偏远封闭,消息闭塞,
没有可以切磋的朋友,更难以施展拳脚,
而他的未来不能只有诗,还要有理想和远方,
于是他的内心开始被一种强烈的欲望所驱使,
那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开元十二年的春天,青莲乡外的大道上,
25岁的李白腰佩长剑,手牵骏马,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这一走,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年,
他渴望遇到一位伯乐,把自己举荐给天子,
期待着为苍生社稷干一番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这时的李白无忧无虑,放荡不羁,
酒壶里装满了乐观进取: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03. 人生第一杯苦闷的酒
然而人生的第一次失败来的突然又有点窝囊,
李白在安陆入赘许家后,迎来老友元丹丘,
许久不见自然是一番开怀畅饮,一直玩闹到半夜,
以致第二天早晨头昏目眩,
误把远处走过来的安州长史李京之当成了好友魏洽,
于是打马前趋,竟闯了李长史的道。
李白此时没有任何后盾,
于是写了认罪书《上安州李长史书》给李长史,以谢“闯道”之罪。
文中写道:“昨遇故人,饮以狂药。一酌一笑,陶然乐酣。
困河朔之清觞,饮中山之醇酎。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
乏离朱之明,昧王戎之视。青白其眼,瞢而前行。”
然而李白并不知道自己因才气过人,
早已经成为李长史的眼中钉,
此次认罪书并未得到谅解,
反而被一再排挤,接二连三被暗算。

郭沫若曾说:“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
此次因醉酒而“冒犯”李长史,可谓其不得志的人生之开端。
苦闷不已的李白,仕途无路,只好开始隐居田园,
一千多年后,我们仿佛还能看到他一个人《春日独酌》的孤单: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
04. 仕途落寞,饮的不是酒,是苦闷和忧愁
欧阳修也曾与酒须臾不离,
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
李白也可从此过这样的日子,
然而李白不是欧阳修,
他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他的远方就是抱负天下的政治理想。
开元18年初夏,李白依依不舍的告别妻子,
千里迢迢奔赴长安寻求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是李白第一次来到长安城,
天空高朗,万里无云,道路平坦宽广,笔直射向远方。
沿着朱雀门大街行走,
李白看见了衣着考究的京城官吏,
这些人身着紫袍或绿色官服
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其中一员,
辅佐皇上,安社稷,济苍生,而后功成身退,名垂青史
在这里,李白寄希望于燕国公张说之子张垍,
然备受皇上宠爱的张垍担心李白夺去自己的风头,
便假装把李白推荐给玉真公主,实则是给自己设置的脱身之路。
李白按照张垍的嘱咐去终南山寻玉真公主的别馆,
一路秋雨淅沥,道路泥泞难行,
玉真公主的别馆却是多年没有人居住的荒园,
野草丛生,尘土封积。

望尽困难险阻的仕途,
多少个万人空巷之夜,
李白对着孤灯,喝着寡酒,
抒发着进仕无门的郁闷。
接二连三的失败后,最后李白终于决意离开长安,
好友陆调和王炎为他送行的当晚,
李白乘着酒兴,一首《蜀道难》一气呵成, 跃然纸上——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写罢,便骑马扬长而去。
这个时候,酒已经成为李白的挚友,
两者缘定终生,难舍难分,
李白自己也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李白乐于他的诗酒人生,大概是受陶渊明的影响。
他在《山中与幽人对酌》中曾写道:“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然而李白虽敬仰陶渊明,但在政治上,却与之持不同态度。
陶渊明当年因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官归隐,
李白尽管再三遭受排挤,却始终实现政治开箱充满渴望之情。
他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的才华终有一天能够施展。
在得到第三道入京诏书后,他高兴地赴京任命。
05.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那是天宝元年八月,
唐玄宗下诏让李白入长安,
正在江南漫游的李白欣喜若狂,
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
他在家中设宴痛饮狂欢,
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一展鹏程的心态溢于言表。
第二天便启程奔赴长安,
春风得意马蹄急,十天便到达京城。
唐玄宗在金碧辉煌的金銮殿召见,
看见白衣飘飘飘气度非凡的李白,满心欢喜,
赐上美味,并用玉手亲自为其调羹,
封李白为“供奉翰林”。
此时的李白入翰林院,好像自己的王者,
一心以为就要开始施展抱负了。

然而天长日久,
他发现皇上只不过需要他歌颂大唐,粉饰太平,
而非找他商量国家大事,施展抱负,
便日日喝的酩酊大醉来消除郁闷。
一日,唐玄宗在沉香厅再次召见,
希望李白写一首配乐的诗,
然而李白却在长安酒肆喝的酩酊大醉,
摇晃着来到沉香亭,
看到玄宗并未备酒器,
便醉醺醺的说:
您没听说吗?臣可是酒仙啊,怎么不拿酒来给我喝呀?
这件事后来被好友杜甫写入《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说好的施展抱负和才华呢?
这时的李白,
沉醉于酒和诗篇,
那里才有他想要的星空和远方。
一日,唐玄宗命他为杨贵妃撰写乐词,
醉不醒人事的李太白提笔便成三首《清平调》。
太宗大悦,见他衣衫破烂,便赐其衣物。
李白因醉无法更衣,
便使唤皇帝身边的宠宦高力士为其脱靴。
高力士自视尊贵,
但因皇帝在前,只要勉为其难的蹲下去。“
醉酒加轻狂,被馋毁是避免不了的,
高力士的谗言,再加上唐玄宗女婿张垍的排挤,
使得皇帝最终疏远李白。
06.失意人生
天宝三年春,李白愤然辞官还家,离开了长安,回到家乡。
这时候,酒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冰冷的秋日,一个憔悴行吟的人在无助地呻吟: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在苦闷的春夜,一个落寞的诗人边饮边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他饮的不是酒,是失意与忧愁。

史铁生曾说:
初心,能让我们保持纯净;
我们即使身陷泥淖,仍洁白无瑕,
来时是赤孑,归时莫忘仍怀一颗初心。
如果说李白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点都不为过。
多年后,晚年的李白两鬓花白,
却依旧不忘抱负国家的理想,
因参政党之争而蒙冤获罪,
被赦放后又将奔赴沙场效力,
终因常年饮酒,身体染病倒下,
生活窘迫到投靠自己的祖叔、当涂县县令李阳冰。
一个月亮皎洁的夜晚,
李白乘船到采石矶,开怀畅饮,
江上风平浪静,月影静静的投在江面上,
随后,醉酒的他靠着船舷把手伸进水里,
一捞,月影变成了碎影消失了。
江心飘曳的船上,也只剩下一个孤独的酒壶,
李白最终在酒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从此这个孤独的灵魂,伴随着他的诗酒人生,
永远活在千秋万代的世人心中。
余光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而他的盛唐,最终却负了他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