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本文乃韶仪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春秋(公元前770一前476年)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矛盾重重,弱肉强食,大国争霸,战争频繁。据《春秋》记载,仅鲁史242年内,列国间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分别为483次和450次,凡933次之多。这些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一般都带有大国对小国进行倾轧和掠夺的性质。弱国、小国要想摆脱被侵掠的命运,在大国兼并的夹缝中求生存,除了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和必要的军事实力之外,还必须善于利用矛盾,采取灵活机动的外交策略。本文记叙的就是一则智退强师的故事。
鲁储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秋,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这次冲突是由晋和秦首先挑起的,其理由有二:日“无礼于晋”,日“贰于楚”。晋文公重耳逃亡郑国时,郑文公以为重耳在外流亡多年还不能归国夺回王位,看来没有多大作为,所以没有按照礼节接待他,这就是所谓“无礼于晋”。后者指信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郑文公在战前曾以军队援助楚国,晋文公认为这是郑国对晋国怀有二心,想脱离晋国的控制而与楚国亲近。这二件事得罪了晋国,晋文公重耳一直怀恨在心,等到他的霸主地位巩固之后,就以此为罪名联秦伐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两句,不仅揭示了战争的起因,而且含蓄地点明这是一场以强凌弱的战事。
冲突的三方,秦、晋是大国,郑是小国。郑与晋又是邻国。以晋攻郑已是大国欺负小国之举,秦晋联合出兵,更显然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晋军函陵,秦军祀南”,仅用八个字就描绘出秦、晋联军大兵压境的逼人态势。
弱郑的局势危如垒卵,令读者不禁要为郑国捏一把汗。同时,也为下文烛之武在国家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说服秦穆公撤兵罢战、卒使郑国免遭一次兵祸的英雄壮举,起到了反衬和烘托的作用。
游说秦穆公,是从正面刻画烛之武的形象。秦晋联盟并非偶然。远在晋文公重耳流亡的困难时刻,秦穆公派人把他接到秦国,还把女儿怀赢嫁给了他,后又派兵帮助他打回晋国,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秦晋联盟的背景和基础。但是,秦晋两国也有互相矛盾的一面。郑大夫烛之武的明智之处,就在于巧妙利用了秦晋争霸、勾心斗角的矛盾,说服分化秦国退出联盟,孤立晋国。他向秦穆公直陈亡郑与存郑的利弊得失:若亡郑的话,“越国以鄙远”,对秦国没有多少好处,反而增强了晋国的实力。而假若放弃亡郑的计划,郑国可以供给过往秦使物资上的馈乏,对秦国有益而无害。
再进一步,烛之武利用晋国不守信用、贪得无厌的史实,指出若秦助晋灭了郑国,晋国必然要向西——秦进行领土扩张。这一番话,说之以理,晓之以利,分析透辟,说服力强,终于使秦穆公心悦诚服,不仅撤兵回国,而且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由秦派兵协助郑国对晋的防御。秦晋联盟解体了,晋国感到自己孤掌难鸣,只好也撤走了军队。濒临绝境的郑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同时,还使它在同晋国打交道中新添了一张王牌,促使秦晋与郑的矛盾转化和深化为秦晋之间的矛盾。此后,秦晋两霸的争端愈演愈烈,这从客观上对郑国的安定是有利的。
不战而屈强敌之师,这显然是一次辉煌的外交胜利。这一胜利的主要功劳无疑应归之于郑大夫烛之武。作品通过对矛盾的展开和化解的清晰描写,充分展示了烛之武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掉阖纵横的智慧风貌和外交才能,也表现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识大体,顾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竭尽智能完成使命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
本文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历史散文。对事件的起因、性质、过程、结果以及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作了清楚的交待和生动的描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育艺术成就也很突出。叙事极简括练达。人物对话富有个性化,如佚之狐的远见卓识、知人举贤;郑伯不得已悔误认过而又暗露威严;晋伯报复未成反被拆散秦晋联盟,但他沉稳而不懊丧,思深虑周,目光比较远大,显示出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宽阔襟怀。对话与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修养、性格气质等颇相契合,显得形象鲜明,笔法灵活,读来耐人寻味。
本篇选自《左传》,题为后人所加。《左传》本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晋杜预把它和孔子的《春秋》合在一起,用它来解释《春秋》,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它的著者相传是孔子同时代人左丘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至前五世纪),生平事迹未详。
《左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著作,又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散文名著,尤以对历次重大战役的描写最为精采。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称它:“工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高度评价了它的史学和文学意义。对后世历史和散文的写作均发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