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古代文人骚客们总是会在一些特定的节日里组织个派对,一起来附庸风雅一番,像很多时候都免不了对对子的这种活动,对的好坏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此人的文采。
历史上也有很多奇妙的对子, 比如说:明朝有个书画家名叫祝枝山,他和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有一年过年,一个大财主知道祝枝山的名气,于是打算让其帮他写一副对联。祝枝山思索片刻脑子一转就写了:
上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下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横批:此地安能居住
财主看到这样的一副对联气的差点没吐出三两血,之后,气极败坏,把祝枝山告到了县衙,说:祝枝山刻意写对联辱骂他。之后,县老爷就叫来祝枝山问到:“祝枝山,人家好心让你写一副对联,你为何辱骂人家呀?”
祝枝山笑着说:“大人,我一个读书人,知书达理,怎么会辱骂别人呢?我写的全是吉利的话嘛!”说完,全场人都大惊,这明明是晦气话,哪里是吉利的话呀。财主赶紧接话道:“大人,您听听,‘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还有那‘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这是吉利话吗?”
县老爷一听,也是,死活要让祝枝山解释清楚。
祝枝山听后哈哈大笑,以讥讽的口气说道:“钱财主,这是你自找麻烦,怎么怪我呢,谁叫你如此断句呢?应该这样念:‘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县令和财主听后,目瞪口呆,最终,都无言对答。
但是,本文要讲的对对子却是发生在书生和牧童之间的故事。
明朝的一个江南小山村里,有一位书生,可以说为了考取功名,其算是十分努力了。为了多读书,他每天都起早贪黑,似乎总感觉不到疲倦。但是,这种闭门读书的做法,也导致了他很少有时间出门活动,唯一外出活动时间就是在每日的黄昏时刻,从房间里出来散散心,赏一赏夕阳下的美景,根据所看所想顺便再吟上一两首诗。
书生在几次散步的时候总是会遇见来自邻村的一个小牧童,小牧童也挺悠闲的,每天也是这个时候,骑在牛背上,唱上几句歌。书生碰到小牧童的次数多了,发现小牧童唱的歌还是挺有意思的,然而,令书生感到惊讶的是牧童每天唱的歌还不带重样的。
终于有一次书生特意问起牧童:“你天天唱的歌还是挺有意思的,是谁教你唱的呢?”
牧童回答道:“唱歌还要人教吗?多简单的事,这些歌都是我自己编的。”
这更令书生感到震惊了,小小年纪竟知道编歌词了,而且,水平都不低,书生又问小牧童:“你知不知道如何对对联?”那只小牧童还是以一种颇为不屑的语气回答道:“这种事情太简单了,我原来天天和我的那群小伙伴比试对对联呢,他们都赢不了我。”
此时,书生这时候觉得这个小牧童本事有点但却爱吹捧自己,于是,就想出两个对子,来考验一下这个小牧童。
书生根据周围的景色,同时还闻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花香,抬头一看,原来就在不远处,金银花正开得旺盛。于是,上联就出来了:”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牧童稍加思索,看到旁边生长的一棵梧桐树,联想到母亲经常会炒梧桐树的果子来给他吃,于是,下联就这样被牧童给答上来了:“梧桐子大,日食五六十丸。”
书生听到这个下联,觉得小牧童对的还是挺工整,不禁练练夸赞起来。这时,牧童也想出个上联让书生对,书生也没多想满口就答应了。
牧童出的上联是:“牵牛喝水嘴对嘴。”
牧童看到自己的牛正在喝水,随口就说出了一个上联。仔细一琢磨发现此联还是十分巧妙的,并且,很有画面感。上联的妙处,妙在牛作为实体只是单独的存在,而因为在河边喝水,水中出现了牛自身的倒影,“嘴对嘴”,也是一虚一实之间。
上联的字可能稍显粗俗,但是,其真要对出下联来,还得考虑到联中的“意”。
书生本没有将牧童说出的上联放在心上,本以为随口就能答上来的对子,稍一思索竟发现其中还有这样一层意思,这大出书生所料,竟一时间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下联。在这次的书生和牧童比试中,满腹经纶的书生竟然被一个放牛娃给击败,书生自己也感到十分郁闷。
心想这么多年的书真是白读了,回去继续苦读书,比原来更加努力,甚至到了足不出户的地步。
然而,闭门造车的学问是没有用的,书生能够得到下联还是因为自己的一次外出访友的经历。在其访友的过程中根据所看所想终于得出了一个自认为满意的下联:“隔山讲话音回音。”此时,下联确实无论在字上,还是在意上都和牧童所处的那上联给对上了。
书生得到下联后十分高兴,这几年的一桩心事终于算是了解了。不过,书生根据这次的经历也发现了一直闭门苦读的缺陷,书上的东西毕竟是由前人总结出来的,想要真正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光靠读书还是没有用的,还得需要自己加以实践。
对于小牧童而言,他能够在对对子这个环节上击败书生,不可否认他的天赋。他读书肯定没有书生多,之所以能够自己编出有灵性的歌曲,想出能够难倒满腹经纶的书生的对子,主要也是其在日常生活中会关心细节,以生活为老师。当然,无论何等天才,真正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光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后天能否静下心来苦修才是其成才的关键。
参考资料:
『《中国对联故事》、《祝枝山巧对大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