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李商隐可谓是晚唐时期极富创作才华的一位诗人,人们甚至把他和杜甫并列,称为“李杜”,他的诗构思新奇,咏物抒怀起兴自然,抒情不激不厉恰到好处,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读来感人肺腑,真是“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李商隐想思题材诗里又一首广为流传的作品,与《夜雨寄北》的凄凉相比,此诗格调也是恸悱捥人。崔雍崔衮的父亲崔戎是李商隐的知遇恩公,李商隐和崔雍崔衮也是交情甚密,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李商隐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可谓是从小就体验了人生的大悲大痛。此诗写于崔戎去世后的几年里,对知遇恩公的感恩之情和对恩公儿子的思念之情,无疑是当时李商隐最真挚的情感。全诗以景寄情,用笔简练老辣,寥寥几景、短短四句既勾勒出凄婉的意境,把作者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以及诗人自己的身世悲凉,绝妙的抒发了出来。
“竹坞无尘水槛清”首句写骆氏亭的美景,翠竹、清水、亭轩,单读这第一句,读者会认为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似乎把作者的心情映衬得格外清幽,其实作者这样写是为全诗对比做铺垫,当翠竹、清水和霜凝、残荷对比起来,读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凉!而悲凉正是崔雍崔衮的现状,也是李商隐自己大半生的状况。
“相思迢递隔重城”写诗人的思念,这个思念有诗人对崔氏兄弟的友情思念也有对知遇恩公的感恩思念。诗人的思念状是什么样的呢?迢递,意为“路漫漫其修远兮”之状,诗人通过“迢递”二字把“思念”这一摸不着看不见的情感竟写得惟妙惟俏,不禁令人拍案叫绝!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远隔千山万水,诗人的思念之情犹如随风飘荡的游丝,颤颤巍巍的延伸向友人所在的长安。
“秋阴不散霜飞晚”,写罢思念之情之后,李商隐又返回笔写眼前景物,可谓主题一点即止,没有多费半点笔墨。“秋阴”“霜飞”把全诗气氛渲染至悲凉,“履霜坚冰至”也烘托了诗人离开崔戎后的境遇状况。“不散”二字直指作者郁郁思念的心,也表现了作者与崔氏家族的感情之厚,风能至霜飞,作者的异地思念之情什么又能抚平呢?唉!天色渐晚,远远望长安方向一片迷蒙,害相思搅心的诗人耿耿不寐,心情不免又略添惆怅。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残荷听雨”淅淅沥沥的雨滴洒落在枯荷上,也洒落在诗人凄凉的心里。“冷水残荷”给人一种残败飒骨之感,作者残荷里听雨,不免又想起自己悲凉的身世和崔氏兄弟当下的丧父之痛。此句的“残荷”“冷雨”与首句的“翠竹”“清水”遥相呼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把主题烘托到高潮。“留”字似重锤一击,让读者不免心颤,这“残荷冷雨”是独留给今夜客居他乡的“我”的吧,这时、这物与“我”这人,好像是时间无涯的荒野里安排好的期遇吧!
最解此景味,还须境遇如这残景人,诗人在败荷零落间“听”到的凄楚雨声,宛似天地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