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前言:"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能得到赏识,一定离不开伯乐。这个伯乐一定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长处的眼睛。刘邦是这样的人,就是因为他知人善用,所以他才能建立起大汉政权。而刘彻也是这样一个人,也正是因为他善于发现与自己事业相匹配的人才,他的雄才大略才能得到实施。
当他找到了卫青这样的将才后,就将自己的目光从国际放到了国内,并且找到了解决国内问题的一大人才,那就是主父偃。
一、学识渊博
主父偃,齐国临淄人,家境贫寒,但是却十分喜好读书。其在年轻时学的是纵横之术,也就是谈判斡旋之术。纵横术在战国时期风靡一时,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张仪和苏秦。
家境贫寒,却爱好读书
在他学有所成之时,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世太平,根本不同于战国时期,国家之间相互攻伐。也就是说他所学的纵横术在当下的社会很少能被用到,没有什么市场。
主父偃还是一个非常坚韧的人,他并不会被困难所打倒。通过这件事,其也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所学一定要与时俱进。所以为了能有一口饭吃,他学起了当下非常流行的经学。而经学最著名的两本书就是《易经》以及《春秋》。因其学习能力较强,不久后,其又出山了。
出山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与人相交,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很受欢迎。或许是因为他学识过于渊博,强了别人的饭碗;又或许别人看不起他用知识来谋生;亦或许是因为文化圈的歧视现象(儒家看不起纵横家,认为其空有一张嘴;道家看不起儒家,认为其过于世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主父偃受到了排挤。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决定背井离乡,到别国(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谋求一个职位。其先后到达燕国、赵国、中山国,具没有谋求到职位,最后到达长安。
二、受到赏识
或许之前他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的霉运,到了长安,运气有所好转。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好人,那个人就是卫青。虽然卫青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刘彻的赏识,但是他几番举荐主父偃,刘彻并没有发表什么态度。
主父偃毕竟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他并没有为此感到绝望,而是继续留在了长安,寻找新的工作的机会。
主父偃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他知道举荐无用,所以其写了九篇策论呈递给了刘彻。虽不知那一篇戳到了刘彻的心窝,但是主父偃最终还是得到了刘彻的赏识。
他是以儒者的身份面见刘彻的,但是他为了能够达到皇帝的赏识,却是用的纵横家的手段。所以说,学到的知识永远是自己的,并且终有一天会有用武之地的。
主父偃得到武帝召见的时候,还带着自己的两个老乡,分别是严安、徐乐。只不过后面这两个人都被淹没在历史的浪潮中。武帝为其安排的职位是郎中,说道郎中,我们就不得不提武帝时期的一个制度,那就是中外朝制度。
没有这个制度,都不知道主父偃要去哪里任职。又或者说,皇帝看到的主父偃最适合在内朝工作。
三、中外朝制度
自古以来,皇帝和丞相的权利就是一个矛盾点。自刘彻亲政以来,他就感觉到不能完全掌控朝堂。最终他从平常的料理事物中看出,朝中大小事务都在围绕着丞相在转。丞相的权利都快大过了他这个皇帝的权利。所以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利,他创立了内朝。
所谓的内朝就是独立于三公九卿制之外的制度,可以说三公九卿制这个系统就是外朝,内朝并不像外朝一样有固定的职位或者责任的分配。在内朝任职的人,他们相当于皇帝的门客,也可以说他们是皇帝的顾问。可以像皇帝直接谏言,讨论国家大事。
这帮人就成为了刘彻的智囊团,并且刘彻十分倚重。这下,丞相的权利就被削弱了,皇帝的权利渐渐集中。所以这时的主父偃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在刘彻眼中,不仅仅其有存在的价值,更有其存在的位置。
在内朝中,最高职位为大司马,其余为郎官、谒者、大夫、侍中、常侍等。在这三人中,主父偃最得赏识,其历任郎中、谒者、中郎、中大夫。要说其是通过几篇文章得到刘彻赏识的,那么他就是通过一条计策得到刘彻重用的。那条计策就是推恩令。
四、献策推恩令
推恩令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其只是在分封制的基础上稍加变动。
刘邦建立起了大汉政权,但是大汉却不是刘邦一个人的天下。他是通过各个起义军的帮助建立新政权的。所以在建国之处他不得不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是这个制度也是集权的阻碍。而主父偃的推恩令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推恩令的内容就是各诸侯在分封子弟的时候,所有的子弟都应当得到分封,而不是只有继承者能得到分封。推恩令妙就妙在不仅仅能够收买人心,还能够实现刘彻的政治目的。这下,大国就会变小,最后分崩离析,皇帝也就大权在握。
就这样,主父偃变成了长安炙手可热的人物。最重要的是越发得到武帝的重用。
结束语:"有胆气的人是不惊慌的人,有勇气的人是考虑到危险而不退缩的人,在危险中仍然保持他的勇气的人是勇敢的。"主父偃就是一位有勇气的人,他在学识不被主流接受的时候,从头开始;他在受到众人排挤的时候,选择背井离乡;他在受到一次次挫败的时候,仍然勇往直前;在他人举荐无果后,任然不抛弃不放弃。并且有一颗灵活的大脑,能够找到问题的所在。而这些都帮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