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众人乘舟游览大观园,宝玉道破荷可恨,欲将其拔去,黛玉却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而这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便来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遥寄崔雍崔兖》。
宿骆氏亭遥寄崔雍崔兖
李商隐(唐)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一个秋天的晚上,李商隐住在一位骆氏的亭中,思念起了远方的朋友,听着雨水滴落在枯荷上的声音,他写下了这首诗。
船坞一尘不染,池塘清澈透明,亭子显得格外幽静。
外面秋雨绵绵,望着远方,重重的城池阻隔,崔雍崔兖兄弟你们在长安可好?
连日来,天空阴霾不散,连霜也下得晚了。
淅淅沥沥的秋雨地洒落在枯荷上,四周显得更加静谧。
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枯荷常给人一种残败之感,可是在秋夜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却显得如此有雅趣。
林黛玉引用李商隐这一句诗的时候,将“枯荷”改作了“残荷”。面对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应该是曹雪芹有意为之。
因为“残”不一定会“枯”,李商隐笔下的枯荷,符合当时他所看到的情景。而曹雪芹将其改成了残荷,和贾家被抄后的命运十分一致,满池的荷叶残破不堪,体现的是贾家受到摧残后的衰落。
林黛玉为何不喜欢李义山的诗?也许是李商隐的诗歌大都太过感伤,这对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来说,读了之后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林黛玉更喜欢读佛性的王维,而不喜欢读李商隐了。
而唯独这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有一种经历岁月洗礼之后的淡然,显得不是那么感伤,因此黛玉会大加赞赏。
试想一下,在一个秋夜,雨水敲荷,滴滴答答,窸窸窣窣,像一首静谧的钢琴曲,在夜空中缓缓奏响,抚慰着人那颗孤寂的心,这真是一种不期而遇的愉悦,一种绝美的心灵体验。
每次看到枯荷的照片,便会被那种安之若素的沧桑所感染。弯折的杆茎、低垂的叶子、千疮百孔的莲蓬,静静地宣告着一个个生命的轮回。
枯荷,也曾经是一株株傲然挺立的莲,清香扑鼻,美艳动人。但是,经历过春天的勃发,夏天的绽放,枯荷有了一种沉稳和淡然。她,默默地垂下曾经高昂的头颅,望着一池秋水,静观世事浮沉。
枯荷,是岁月沉淀后的淡泊;是浮华褪去后的坦然;是历经风霜后的安详。当雨点滴落在她的身上,竟是这样一种静美的天籁之音。
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从一种境界抵达了另一种新的境界,只有善感的灵魂才会懂。如果一个人,也可以像枯荷一样,在经历如梦繁华之后,依旧可以静静地聆听雨声,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