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来源:中国艺术现场

早行:庞茂琨90年代作品展
艺术家:庞茂琨
展览地点: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
展览时间:2018.05.19-2018.06.24
“早行:庞茂琨90年代作品展”于5月19日在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十七件庞茂琨创作于90年代的油画作品,主题涵盖了人像,静物,空间和风景。这些早期作品融合了古典与现代,既可追溯到先前的乡土绘画,又可承接至现代的创新之作。

展览现场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 早行 陈与义
展览现场:

《早行》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诗人在天还没亮时孤身一人在道上行走的感受,诗人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风露中已经行走多时,即使穿着厚重的衣服,仍觉寒冷。而早行在外,无人作伴,唯有虫鸣,作者似乎还没有完全睡醒,孤寂而懵懵憕憕地在晨露中前行。

诗文无疑也暗示出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青年艺术家们,当然也包括庞茂琨在内,在当代艺术之路中不懈的思考与探索,即便孤寂,不停前行;而本次展览无疑也给身处当下的我们,一场生动、鲜明,重现历史的教育课堂。

本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90年代庞茂琨笔下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描绘的延续,少数民族的图示与风格与他极为擅长的古典主义风格融合完美,同时作品在那个年代所承载的特有的历史意义和文化符号在他作品特有的朦胧而柔和的光线下定格。

庞茂琨2000年以前的创作与当代艺术语境下现实主义的衍生轨迹是有内在联系的。1983年,庞茂琨创作了《苹果熟了》。这是一件乡土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作品,不过在精神基调上,静穆与优美的古典气质与早期“伤痕”、“乡土绘画”的凝重与苦涩感拉开了距离。他的《苹果熟了》和后来的彝族题材则为“乡土绘画”注入了活力,不仅为乡土现实主义融入了现代主义的形式语汇,增强了表现性,而且将其引向了少数民族题材。
——何桂彦

“庞茂琨是一个具有实验性的艺术家,我所指的“实验性”是指:不论从绘画的内部,还是他的每一个创作阶段,庞茂琨都在不断地尝试。就他的造型能力、色彩等技术层面而言,他是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家。可是他并不满足,从早期创作的彝族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一直到现在,每个阶段都有特别清晰的变化。可以说,庞茂琨不是一个固守和延续一种模式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对应着其所处中国社会现实,庞茂琨一直比较敏感,时刻在观察、思考着当下社会、文化艺术的状态,尤其是日常的生存状态。因为对当代文化艺术的敏感,将导致他在艺术方法、样式、题材、媒介等一系列的改变。”
——策展人冯博一

庞茂琨自己所说,他只是“把古典主义当作参照和起点”,来“逐步寻找自己真正的绘画风格和语言”。同时,他也认为:艺术就是一面镜子”,从展览中他作品上的转变,我们也能看出,在上世纪90年代初,庞茂琨如何一步步将表达对象从简单的人与物,进入到个人和社会的精神世界。他的观察、观照具体而微,供人们自我观照,也呈现人们的自我观照。

展览将持续到6月24日。
作品欣赏:

远山 92x72.5cm 布面油画 1994
无论是取材自凉山彝族的乡土伤痕,还是自拍视角下的社会百态,庞茂琨细腻的古典技法更多承载的是审视的语言。九十年代初,庞茂琨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上的置换,这一经历暗合了他在创作内容选择上的转变。柔和光线下室内的一角,亦或是女性优雅身姿变换的一瞬,卸下厚重的历史意义与文化承载,开始关注眼下现实的生活。

青花静物 75x60cm 布面油画 1994
行之早,万物似醒非醒,晨之美,路景似梦非梦。庞茂琨九十年代的作品往往被一股睡意感所笼罩,这种睡意是朦胧的,如同薄薄的晨雾,将情感藏匿于其中;这种睡意也是清澈的,如在沉睡许久之后,终被晨曦和虫鸣所唤醒,引领以望,看到的皆是未来。

屋角 72x92cm 布面油画 1992
庞茂琨将巴蜀之地孕育的自然野性和都市喧闹培养的沉静克制完美融合。继承着古朴的传统,也发扬着当代的敏锐。他是后来人,亦是先行者。先早出发,不免孤寂,但这条路绝不会缺乏同行之人。

犛牛 59.8x94cm 布面油画 1990
不论是素描,水墨还是油画,静物在绘画中往往被视为练习构图与光线的重要方式。在1983年的成名作“苹果熟了”之后,庞茂琨长期的将目光专注于对人物的刻画。而在90年代,他选择跳出了自己所擅长的人像绘画,回归到最初,尝试用带有乡土气息与伤痕感的风格描绘身边的静物。本次展览展出了三件关于青花瓷器的作品,虽然是使用古典油画技法,庞茂琨却通过戏剧的光影和暗沉的色调,将青花所蕴含的东方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展现出中国油画的魅力所在。

空寂之境 92x73cm 布面油画 1992

椅子上的静物 75x59.7cm 布面油画 1996

书桌上的灯光75x60cm布面油画 1994

金色的庭院 74x59.5cm布面油画 1993

空73x60.5cm布面油画 1993

那家的俏姑娘60.5x50cm布面油画 1992

浅滩余辉60x73cm 布面油画 1992

室内一隅之二73x63.5cm布面油画 1993

小野花60x50cm布面油画 1992

彝族文物-50x60cm 布面油画 1992
关于艺术家:

庞茂琨1963年生于重庆,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1年至1988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文联副主席、重庆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画院院长,重庆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素材致谢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
中国艺术现场综合整理
早行:庞茂琨90年代作品展
展览地点: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
展览时间:2018.05.19-2018.06.2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