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在这本书里,有好几幅画黄山的题材。魏紫熙的黄山,庄重严整,取峥嵘壮阔的雄峻之美;张建中的黄山,淳厚沉稳,取隽健苍秀的典丽之美;应野平的黄山,白璧无瑕,取澄洁明净的素雅之美;而严波的这幅黄山《玉屏峰》,则标韵高雅,取飘逸洒脱的恬淡之美。画家们各人的学养、气质、风格的不同,虽同画一景,却美趣各殊,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是画家艺术个性的真诚流露,说明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客观真理性,比之那种千人一面、千画一手的单调现象,真该大大地赞扬一番了。
黄山《玉屏峰》山势高耸,峭拔入云,全篇长锋细线勾划,崖坼峰侧用长线,低矮砬石用短线,行笔迅捷,形若草草,长线短线,层层相套,峰脊崖顶,游丝绵瓞,有一种缭绕萦回之趣。各处线条无论浓淡长短,皆外富弹性,内含力度,柔而不靡,纤而不弱,笔笔体现着画家深湛的功力。线中偶嵌苔点,以示草木。多一种画材,多一种变化。黑色大片渲染阴凹之处,近深远浅,近实远虚,表示着前后空间。峰脊矾头线稀,留白,不染,显示山体高低向背的结构。磴道两边深染,亮出路面,沿着山脊曲曲折折,时隐时显地贯穿上下,如全画的脊柱,又仿佛是画家辟出的一条羽化登仙之路。而设色亦有特点,全画只用一种淡赭铺敷,似传统山水画中的浅绛法,效果极其单纯。披览到此,我想只要稍有绘画经验的人都知道,山形平面横向展开比较简单,而以山脊走势由近及远地向纵深推去实乃不易,况且还得顾及峰峦高低错落的不同形态哩!而所有的这些又都是在极其轻松的笔调下似不经意之中完成,难度就更大了。赏这画,似与作者分享艺术表现的快意。好比聆听技巧精熟的音乐家流畅地演奏难度很大、速度很快的乐曲一样。是的,这画本是画家从指间弹出的一曲《阳春白雪》,从心溪淌出的一股清泉,从胸中飘出的一缕轻云,了无纤尘,无牵无挂。至此,使我想起了一句老话:“读其书,如见其人”,观严波画作,亦如见其人一般。
严波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前身),年轻时曾在北京任《美术》杂志编辑,后因工作需要,回校从事美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长年攻苦食淡,潜心治学。能写善画,学富五车,自不待说,但她却甘愿淡泊自守,不求闻达,是典型的学者型人物。她虽比我大不了几岁,也没有直接教过我们,却是我在浙美时敬重的师长之一。我们阔别十余年,但不知怎的,每见云中飞翔的白鹤,池中摇曳的白荷,便想到了她。
当我为编撰此书向她征稿时,出于师生感情,未尝推托,但经催促再三,一下子寄来了好几张作品照片,任我挑选,并一再叮嘱:“不符要求,就不必用出”,“以不免强为要”。捧读着这位年逾花甲,几十年来培养了许多著名画家的老师的来信,自然联想到当今画界种种光怪陆离的众生相:花钱买通关节者有之;鱼目混珠者有之;狐假虎威者有之;财大气粗者有之;为争名利拳脚相加者有之;有点小名气狂妄得不知天高地厚者亦有之。对照那些行为,常令我困惑不解。品行端正谦虚谨慎者为什么每每艺途乖蹇?厚颜钻营者为什么每每左右逢源?是何道理?有朋友劝我到那本有名的《厚黑学》里去找答案。不!我宁可去缅怀那些默默奉献毕生心血的我敬重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老师们,更能使我悟解人生的意义、艺术的价值。这幅折射画家生命意识的作品,不是明白地向我们呈示着一种高远淡泊的心迹么?
作者:吴国亭《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 第二十期
转发请备注来源:集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