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作为成都人,几乎没有不知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故事的,在通惠门有一条琴台路,相传是司马相如弹琴处;而位于高笋塘外沙河上的一座小桥,名曰驷马桥则更是有来历,它原来叫升仙桥,据《华阳国志》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桥,汉代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意思是不乘四匹高头大马拉的官车,就不再从此桥过,表示一定要功成名就、志在必得。
但对于大众来说,学文学的了解的是司马相如,其它芸芸则把视线关注在那卓文君身上了。以至于现在相关的产品多多,如“文君酒”什么的,在她身上有两个显著的符号,一为“白富美”,一为“私奔”,就这两项怎能不让今人对她关注有加。
卓文君那年17岁,窈窕妩媚,才气过人,精诗文,善弹琴。可惜命运不济,偏偏和她开了个很大的玩笑,她年纪轻轻,未聘夫死,便成了名门新寡。她绮年玉貌,被幽居在寂寞深闺中,但一颗芳心如三月含苞的桃花,在春日里熠熠生辉。司马相如的出现,则如润物无声的春雨,一下子摧开了她爱情的花蕾。于是就有了“琴挑文君”“文君当垆”等一系列大家都熟知的故事,也使得那《凤求凰》成为中华曲库中的经典。
这一浪漫爱情故事是典型的一见钟情,一旦有了感觉,就来场说走就走的爱情,作为司马相如那叫蓄谋已久,而对“白富美”的卓文君来说,应该叫疯狂当不为过,爱就爱了,那怕是一杯毒酒也要一饮而尽,于是就私奔了,哪管山高路远坑深,就是走尽天涯道路,也要把他紧紧追随。文君就这样,放弃了富裕的家庭,跟随穷书生走了。由此演绎了一场千古爱情传奇,惹得多少后人唏嘘赞叹!
我觉得,这场戏的主角定是司马相如无疑,想那卓文君才17岁,按今天的说法,还是个不谙世事的高二学生,肯定是被那传说中司马相如的才情和那浪漫的琴声,弄得来三胡二晕的,才做出惊世骇俗之举。
这司马相如自是个了得之人,后人称“文章西汉两司马”,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我也是小时背“千金纵买相如赋”,知道连阿娇皇后都花重金请他写赋,可见他是个大才之人。所以,这卓文君的眼光很是不错,至少是识得这是个未展翅的大鹏。
女怕嫁错郎,这私奔的脚一迈出,跟对人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才过湘江,要到达陕北还早得很呐,这万水千山的,谁能知道会发生什么?
果然,与文君成婚以后,司马相如凭借着他的辞赋名扬天下,官运亨通,名利随之而来。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穷的叮当响的书生。他功成名就,在长安城被封为中郎将,翅膀硬了,名望有了,他忘了曾经的海誓山盟,忘了曾经的爱意缱绻。那些算什么,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吧了。于是他告诉卓文君,他要纳妾了。
面对这即将失去地爱情,卓文君写了著名的《白头吟》,诗中既有“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也有“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诗写得刚柔并重,既有白头偕老的柔情,也不乏拂袖转身的勇气。诗中,文君以白雪和皎月自喻其人格的纯净高洁。既然爱已不再,就让我们如沟水各奔东西。既然他要离她而去,她也决不悲悲戚戚的求他回心转意。一个浪漫激情的开头,一个华丽苍凉的转身,有多少柔情蜜意,又是多么的决绝!
这样冰雪聪明而又坚强的女人,岂容与人共侍一夫?她只愿他是她一个人的。这样的女人,怎能不让相如折服?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但,《西京杂记》毕竟是野史,可信度不高,《史记》所载两人之事也就到相如携文君归成都为止,所以,我对此是持高度怀疑态度的。想在那男权社会,娶几个小妾算个甚事,这司马相如不过是个御用文人,卓文君又不在身边,汉时早已是冶游风盛,在那香风四溢的京都,有几个男人能抵住美色的诱惑,岂是要娶个小妾还做贼心虚地通知一声,并且收一纸回书便回心转意,和好如初的。这也许是后人为了美好的愿望而画饼为之吧,反正我是不信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