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在娱乐圈里,有很多的歌手。

他们唱的歌可能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但是人却一直没有红。

文坛也是这样。

自古以来,总有这么一些诗人。

我们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但是他们的某句诗词我们已经烂熟于心

读过《神雕侠侣》的人应该都记得李莫愁口中那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李莫愁,来自网络

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词都印象深刻,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原作者元好问。

贵族后裔,天生神童

496年,北魏孝文帝对鲜卑族进行过一次改革,并且改拓跋姓为元氏。

元好问就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也就是说,他是孝文帝的后人

1190年,元好问出生在忻州,隶属金国。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元好问画像

正处于宋金对峙时期,蒙古族野刚刚崛起,虎视眈眈

虽然兵荒马乱的,但是元好问童年过得还算不错。

元好问天资聪颖,四岁开始读文章,七岁就可以写诗,被人誉为“神童”。

元好问11岁的时候,家里给他物色了一个家教。

不过他实在是太聪明了,没多久,就把老师的学问都学完了。

14岁时,家里又给他找了老师,这个老师是当时的文坛大牛郝天挺。

此后,元好问作诗填词的水平开始突飞猛进。

天生聪明加上名师教导,很快,元好问便在当地小有名气。

16岁那年,元好问决定去并州考试。

在途中,元好问遇到一位捕雁的人,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天空中一对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便从天上一头撞上山壁,自杀殉情。

年轻的元好问被这种生死至情深深触动。

掏钱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并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

并填了这首《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图片来自网络

谁能想到,一个十多岁的青年,竟然写出这么一曲哀怨缠绵、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

写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种爱情箴言。

这首词很快就被传播开来,他的名声也渐渐大了。

科考受挫,为官坎坷

可惜这些并没有给他的考试带来帮助。

四次考试,四次落榜。

年轻气盛的他不免失落,不过倒是交到了不少好朋友。

20岁的时候,元好问写了一首诗《箕山》: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许君栖隐处,唯有太古雪。

人间黄屋贵,物外祗自洁。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

降衷均义禀,汨利忘智决。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

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鲁连蹈东海,夷叔采薇蕨。

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古人不可作,百念肺肝热。

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

诗里虽然有淡淡的失落,但字里行间都有着对仕途的热情。

当时北方的文坛领袖赵秉文老爷子看到这首诗以后,惊叹不已,连连转发点赞。

有大文豪加持,元好问的名字很快传遍京城,被称为“元才子”

122年,元好问第五次参加考试,终于高中进士。

本来想着可以升职加薪,当上大官,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却因为种种说不清的原因被诬陷成“元氏党人”。

元好问何等清高,觉得自己尊严受到了侮辱,打死都不肯就任,所以这一次算是白考了。

考试期间,元好问自然也需要搞搞人际关系,免不了吃喝应酬,聊聊八卦。

一次在饭桌上,他听说大名府有一对青年男女,彼此相恋却遭家人反对,双双投河殉情。

这一出爱情悲剧,让元好问想起了当年那一对大雁。

感慨之余,元好问又填了一首《摸鱼儿》,算是《摸鱼儿·雁丘词》的姊妹篇: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图片来自网络

1224年,元好问已经35岁了。

在他的“亲爹粉”赵秉文一再举荐下,他得以再次参加考试。

这次终于考中了进士,也顺利进入仕途。

元好问一开始只是当了一个闲差,留在京城。

虽然是京官,但是官小工资也低,交完房租就不剩什么了。

好不容易当了个官,没实权不说,维持生计都有点小困难,元好问心里老大不痛快。

元宵节的时候,大家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只有元好问闷闷不乐,还写诗吐槽: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京都元夕》

权衡之下,他干脆请了个长假回家写书去了。

但当时蒙古军已经南下,元好问为了避兵乱几经辗转,一直搬到登封才安定下来。

收拾好心情以后,抬头看到天上月已圆,又到了中秋,他怀念家人,填了首《水龙吟》

素丸何处飞来,照人只是承平旧。

兵尘万里,家书三月,无言搔首。

几许光阴,几回欢聚,长教分手。

料婆娑桂树,多应笑我,憔悴似,金城柳。

不爱竹西歌吹,爱空山、玉壶清昼。

寻常梦里,膏车盘谷,拏舟枋口。

不负人生,古来惟有,中秋重九。

愿年年此夕,团栾儿女,醉山中酒。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图片来自网络

元好问是杜甫的小迷弟,到登封后就开始潜心研究杜甫的诗作和周边,还出了一本畅销书《杜诗学》

这本书也直接把杜甫以及杜甫的诗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之后呢,他又模仿杜甫,用绝句的形式吐槽了一些著名诗人和流派,写得多了,就整理成了组诗《论诗三十首》

厉害的是,他的论诗绝句自身写得也很优美,几乎每一首拿出来都很优秀。

毕竟是批评为主的,元好问也怕这组诗会遭到口诛笔伐。

在写最后一首的时候,元好问谦虚的说,自己只是一时技痒,不自量力地评论一下:

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论诗三十首》第三十首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1226年,元好问被任命为河南镇平县令,第二年,又改调官河南内乡县令。

元好问好也称得上是个好官,心系百姓,而且不贪污不受贿,两袖清风

内乡诗一个传统的农业主产区,所以他十分关心农业生产。

还亲自督促春耕: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牛闹晓晴。

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偶记内乡》

元好问虽然喜欢游山玩水,吃喝应酬,但是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他还是很克制的。

虽然他勤俭节约,但是诗兴丝毫不减。

一日,元好问在一个姓张的主簿家里做客,天降暴雨,他灵感乍现,挥洒成诗。

淅树蛙鸣告雨期,忽惊银箭四山飞。

长江大浪欲横溃,厚地高天如合围。

万里风云开伟观,百年毛发凛馀威。

长虹一出林光动,寂历村墟空落晖。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

体察民情,关心生产,认真负责,他的工作也越来越出色,政绩显著。

但是不久,母亲去世,元好问要回家丁忧。

当地百姓当然不舍,夹道欢送,这让元好问心潮澎湃,满是感动。

守孝三年以后,他又调任南阳县令。

因为战乱不断,当时南阳民生凋敝,困苦不堪。

于是刚一到任,元好问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狠抓农业生产。

发生旱灾以后,他积极向上级汇报灾情,努力争取,给百姓减免了三年赋税。

正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地方官,元好问很好的做到了这点,是个合格的好官。

因为在地方上政绩突出,元好问很快就调到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再回汴京,这次可不再是虚职了。

之后又升任左司都事,接着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直至翰林知制诰。

至此,元好问也到了自己仕途的巅峰。

国破家亡,被俘下狱

1232年,蒙古军拖雷部绕过潼关,越过秦岭,迂回到南方,然后直奔金都汴京。

金将完颜合达率领军队前去阻击,双方在三峰山展开会战,结果金兵大败。

金国没办法,只好先把京城戒严。元好问想到自己远在浙江的别墅,可以再也回不去了。

于是填了一首《玉漏迟·咏杯》,感叹国将亡,功名也只是浮云,而自己的白发又多了几分。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

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

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

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

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

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图片来自网络

1233年,蒙古挥兵南下,京城被围困,皇帝直接跑路了。

元好问、王若虚等金国官员被蒙古人俘虏,然后下狱。

被押送出京途中,元好问写下一首《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

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

就此,元好问度过了数年的狱中生活。

监狱里毫无自由,元好问只能与诗文作伴。

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颠沛坎坷的生活也让元好问的诗才更上一层楼

他开始用诗来写历史,并整理了金国君臣的诗词总集《中州集》。

这首散曲小令《骤雨打新荷》就出自《中州集》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后来,他的才学慢慢被蒙古人接受。

蒙古丞相耶律楚材就非常赏识他,还举荐他到元朝做官,元好问婉言谢绝。

好在他终于得到自由,生活也渐渐好转。

不做元官,终老田园

蒙古国还是觉得元好问是个人才,不断用功名利禄来招揽他。

元好问有着文人的风骨,骨子里还是金国的人,故国不再,他也不想在元朝做官。

甚至后来忽必烈大帝亲自出马,也没能说服他。

他一心归隐,举家回到暌违二十余年的故乡。

途径邺都三台之时,他以金国遗民身份来凭吊魏都,写下这首《木兰花慢·游三台》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

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

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

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淡入经营。

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

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

安得参军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山河破碎的愁思始终萦绕心头,元好问只好约几个驴友,借旅行来排遣心里的苦闷。

这年三月,他们到了泰山,元好问看着泰山如此之大,而他如此渺小。

心生感慨,写下这首《清平乐·太山上作》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

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晚年元好问过得也算舒心,归隐田园,享受清闲的生活。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人月圆》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图片来自网络

1257年,元好问在获鹿寓舍辞世。

临终时,他让后人在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

写在后面

元好问一生诗词著作非常多,

金国灭亡以后,元好问唯一放不下的却是金朝历史。

“国可亡,而史不可灭”成了他晚年唯一的精神支柱。

他常年奔波于燕京、汴京、洛阳、太原、忻州等地搜集材料。

凡是金国君臣们留下来的言论、事迹、文章,他都认真进行采集。

后来元朝编修《金史》,很多资料都取自与元好问的这些史学著作。

《金史》被公认为良史,元好问功不可没。

作为才子,元好问可以写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人却不风流。

元好问18岁结婚,结发妻子张氏也是大家闺秀。

两人夫唱妇随,互相扶持,经历过很多坎坷。

元好问:曾问这世间情为何物,却心怀大义,不曾风流

图片来自网络

妻子去世后,他曾写下一篇情真意切的悼亡词《三奠子·离南阳后作》: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

行乐地,一凄然。

笙歌寒食后,桃李恶风前。

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

芳尘未远,幽意谁传。

千古恨,再生缘。

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

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写过一首《题遗山诗》,很好地概括了元好问的一生(元好问号遗山,人称遗山先生)。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曾国藩是这样评价元好问的:

元好问是自汉魏至宋金元之际,中国五、七言诗的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大诗人。

相关阅读

  • 鲁迅的十句名言,摘抄了考试用哟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关于鲁迅的名言,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2、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
  • 元好问的生平简介 元好问有哪些作品?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元好问,自古以来有许多描写爱情的诗词,但最为脍炙人口的,却莫过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结局,他听了非常震撼和感动,就从猎人手里
  • “调皮王”苏步青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苏步青,公元1902年9月23日,那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祖辈从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阳带溪村的苏祖善家来说,那是一件难得的大喜、大吉的日子。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