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原创:安豆蔻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聆听邓丽君唱的《问世间情是何物》,那美妙的歌声于耳际萦绕久久不能散去,感受着她那完美地演绎。邓丽君是用歌声来诠释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而金庸老先生则是用文字来诠释这一句的,在他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那个美若天仙,毒如蛇蝎的“赤练仙子”李莫愁,终日用哀怨凄婉的语气,吟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四顾挑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想知道情是什么物质吗?看看那些为情生死相许的人就知道了,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你遇到真爱时自然会明白……
这是出自金文学家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中最经典的一句,全词如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一个“问”字破空而来,表面看是为殉情者发问,实际是对殉情者的赞美。“直教生死相许”是对“情是何物”震撼人心的肯定回答。
这首词有个小序,详细地叙述了写这首词的原因。《雁丘词》又名《迈陂塘》,是元好问感伤双雁生死相随,用人类的话了来说“纯真的爱情”,联想到人世间的情而发出了感慨。
我们试着把这个故事或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还原一下:
那一年,16岁的青衫少年元好问去并州参加科举考试,走到汾河东岸芦苇丛不远处看到猎人挂一张网在两棵柳树上,然后猎人就带着狗绕到网的西边,开始用一根很长的竹竿拍打芦苇和水面,并给猎狗发出信号,机灵的猎狗一头窜入芦苇丛中,配合主人驱赶歇息在水面上的大雁。
这群大雁经过几千里的长途跋涉,从遥远的北方飞来,此时又累又饥想在苇丛休息调整一下,找些小鱼虾来吃,补充一下营养恢复体力。听到猎狗旺旺大叫,雁群受了惊,便一个接着一个,拍拍翅膀飞上天空,顿时芦苇丛中乱作一团,“哑哑”声,狗叫声混杂在一起,慌乱中有一只雁撞到猎人的网上,恰巧头卡在网眼里,雁越挣扎网越是收的紧,被网纠缠着,这只雁再也无法逃脱了。这个猎人真没白费力气,看捕到了猎物高兴地去收网,他把大雁从网里拿出用绳子绑捆住,大雁拼命地挣扎,它惊恐绝望地眼神,好像在求救叫声非常凄惨,呼救一般。
多愁善感的元好问动了怜悯之心,想买下这只可怜的大雁放生,这时头顶传来一阵凄惨的雁叫,声声凄厉不绝于耳,大雁在天空飞了一圈又一圈,好像在寻找着什么。这只大雁没有追随已经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而是围在猎人头顶上空盘旋,它不断地长声哀鸣,被猎人捉住的那只大雁似乎听懂了这只雁的召唤,拼命地挣扎凄惨地鸣叫,它们相互呼应,彼此似一对情侣,不舍不弃!
元好问也被这对雁的情感感染,正在发愣的时候,天空那只盘旋的大雁凄厉的一声鸣叫,像箭一般冲向猎人,猎人很吃惊躲闪开大雁,但还是被大雁撞了一个趔趄。那只大雁坠落在地,不再动弹,悲壮啊!元好问惊叫了一声,把那只坠地的大雁轻轻抱起来。猎人不干了,那是我的猎物。元好问掏出一块银子,猎人欢天喜地接过银子,又把网里的大雁递给元好问。元好问放下怀中的雄雁,又把猎人留下的雌雁的捆绑解除掉,大雁自由了可以飞翔了,而它并没有马上飞走,它蹒跚着走到雄雁身体旁边,用雁脸蹭着雄雁的面颊、脖颈,并发出一阵阵揪心地悲鸣,此时元好问热泪盈眶。这是一对情侣雁,它们在一起曾经历经过多少风雨,曾经双宿双飞多少光阴!它们多像人间为爱情而殉情痴情男女,绝不丢下自己的爱侣远走高飞,绝不肯危难时刻独自逃生。
那只雄雁一直没有醒来,雌雁守在雄雁身旁不停地哀鸣,它们用特有的爱抚姿态表达情侣的离别。最后雌雁发现爱侣已经死去,于是以头撞地死在雄雁的身边。大雁殉情的这件事强烈地震撼了文采斐然的元好问。他把雌雄两只大雁的遗体葬在汾河岸边,并在石头上做了记号,叫“雁邱”,并写下《雁邱词》一首,悼念这一对殉情的大雁情侣。
这就是此句的由来,雁的爱情故事不仅感动了元才子,也感动了众生,大雁的感情是如此深厚!精神是如此的高尚!这才是真爱!
这首《摸鱼儿》的开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紧围“情”字以雁喻人,因两只大雁的爱情故事,元公子便给我们描出一曲凄凉万千的恋情悲歌,对他的才华无限地赞美。
每个人都曾是别人的过客,每个人曾是别人的思念。
诗中说“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指大雁独飞孤苦无处寻侣,下阕中也有“莺子燕儿俱黄土”,是说一般的莺子燕儿到头来都成了黄土,唯有这对忠贞爱情的大雁还被人们纪念传唱。“一往而深,读之令人低徊欲绝……
元好问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原为北魏皇室鲜卑族拓跋氏,后来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改姓元。父亲元德明科举屡试不中,由着性子游山玩水去了,以写诗饮酒自娱自乐。元好问出生七个月时过继给了二叔父元格,他自幼聪颖过人,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天才少年,8岁写得的诗获得“神童”美誉,14岁师从宿儒郝天挺,名震京师被誉为“元才子”。
但是,“元才子”的命运与历史上的诸多“才子”一样,才华虽惊世人,却因为心高气傲,不拘世俗,决不肯“削足适屐”将就应试的“八股文”,虽然在他16岁那年写出《摸鱼儿》这样的传世佳作,但八股科考连连失利。
历史上称元好问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对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除金院本之类的戏曲作品未见流传,其他的几乎都有,如:诗、词、歌、曲、赋、小说,传统的论、记、表、疏、碑、铭、赞、志、碣、序、引、颂、书、说、跋、状、青词,以及官府公文诏、制、诰、露布等,均掌握熟练佳作不断,运用自如,水平高出常人一筹。
元好问名句“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些都耳熟能详吧,读起来心旷神怡。
元好问生活的时代,正是战乱大动荡金元兴替时,金朝由强盛转入衰落被蒙古灭亡,元好问也经历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苦。大致他的一生可分几大阶段:21岁前他是公子哥儿,随着他的过继父亲元格过着优越的生活,他老爸就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吧,因元格是县令,元好问得到了良好的教育,8岁即获得“神童”的美誉。初次参加科举失败,但多位名人指点,学问长进极快,为日后写作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他因为科场失意的打击,加上家庭条件优越,养成了嗜酒的不良癖好。
35岁时元好问科场已经多次挫折,并因遭受战祸几近家破人亡,逃难过程中尝遍了人生的痛苦与艰难,通过汴梁应试,他与朝中名人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等相识并成为好友,在学问上诗文上大为进步,为以后的仕途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35岁时,中博学宏词科入选翰林院,汴京城被蒙古兵入侵,是他宦海浮沉和仕途终结时期。因不满史馆的冷官生活,很快辞官回家闲居。后又被推举出任县令,再次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经历汴京城被俘囚押等,饥饿忧愁流血生离死别等恶梦般的生活。在这期间元好问痛下决心,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在窝阔台十一年,他已近50岁时才返回故乡,68岁时在获鹿寓舍去世,这一生,真真是颠沛流离。
从古到今,苍茫宇宙,在人生的舞台上,有多少痴男怨女,世代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不论是身份低微的草根,还是名门望族,甚至英雄豪杰,谁能逃脱爱情这一关呢?
男女相恋,是没有任何力量能把真心相恋的他们分开的,在双雁长眠的地方,当年汉武帝渡汾河祀汾阴的萧鼓喧天的声音,虽然早已没有了,代替的是平林漠漠,荒烟如织。招魂悲歌,山鬼也枉自暗啼风雨凄苦。老天也开始嫉妒大雁,这生死不渝的爱情。我确信贞坚的爱情,千秋万古不会泯灭!诗人骚客会来寻访,为这大雁坟丘留下诗篇。
情有时让人欲语先咽,像贾宝玉的眼泪怅然吟咏,一生的风情有时教人柔肠寸断;有时如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生死相依荡气回肠;情有时是相顾无言的泪花,有如电影中“泰坦尼克号”里杰克留给露丝的最后那块救生板;情有时是风月无边的恨,像亚芒为玛格丽特流下的眼泪,令人唏嘘心潮澎湃;情有时花蝶恋般哀伤凄婉,像杜丽娘因情而死的余债,又因情追寻生命而复生的情节;情有时如梁祝的凄风苦雨,宣言悲悲戚戚了几千年;有时像七仙女为董永的爱,甘愿忍受脱胎换骨的巨痛。
情有时是望眼欲穿,如评梅君宇“生如彗星,死如秋叶”的墓;情有时是时空的梦寐;情是苦涩的青橄榄,情是前世轮回欠下的债,是陆游笔下“错错错!莫莫莫!”无望地叹息声,是唐婉“难难难!瞒瞒瞒!”的幽怨与呜咽;情是因果的缘,每一份情都有一个承诺在等待。
问苍天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多出如此多的痛苦?情中既有相爱地欢乐,也有离别地痛苦。这或许就是爱情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