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而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音乐部分亦有宫调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宫四调。
目录:
卷121[双调]折桂令-西湖
卷122[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
卷123[双调]水仙子-仲春湖上
卷124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卷125 [双调]庆宣和
卷126 [双调]庆东原
卷127[双调]水仙子
卷128[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卷129[南吕]西番经
卷130[中吕]普天乐
卷131[中吕]山坡羊
卷132[中吕]山坡羊
卷133[中吕]红绣鞋
卷134[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卷135[双调]殿前欢-登会波楼
卷136[双调]殿前欢-玉香球花
卷137[双调]殿前欢-村居
卷138[中吕]朝天曲
卷139[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卷140[中吕]普天乐-平沙落雁
卷141[双调]折桂令-芦沟晓月
卷142[中吕]普天乐-渔村落照
卷143[双调]折桂令-诸葛武侯
卷144[双调]折桂令-李翰林
卷145[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
卷146[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
卷147[双调]殿前欢
卷148[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卷149[双调]蟾宫曲-山间书事
卷150[越调]天净沙-闲题
[双调]折桂令-西湖
赵善庆
问六桥何处堪夸?
十里晴湖,二月韶华。
浓淡峰峦,高低杨柳,远近桃花。
临水临山寺塔,半村半郭人家。
杯泛流霞,板撒红牙,紫陌游人,画舫娇娃。
此曲描写西湖春景之美。作者善于抓住最富特征的景物精心描绘,几乎全用名词排列的形式便把西湖的美塑造了出来。西子湖畔的峰峦、桃花、杨柳、塔、寺等均成为画面的有机部分,游人与娇娃更是与之和谐统一。
[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
赵善庆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
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
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长安怀古》为咏史之作。“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作者居高临下地鸟瞰了长安的险要形势和壮丽风光。紧接着,又用激昂的带议论性的语言揭示出:秦始皇、隋炀帝这些暴君役使人民修建起来的离宫、上林苑,早已不复存在,只是留下一个骂名;汉陵唐宫阙又在哪里?留下的岂不就是衰败的草木和哀哀狐兔吗?最后以“山,空自愁;河,空自流”八字作结。整曲写得含蓄朦胧。
[双调]水仙子-仲春湖上
赵善庆
雨痕著物润如酥,草色和烟近似无,岚光罩日浓如雾。
正春风啼鹧鸪,斗娇羞粉女琼奴。
六桥锦绣,十里画图,二月西湖。
《水仙子》描绘早春之际西湖雨后的美景。韩愈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把在雾中的西湖早春写得极有特色。由景及人,写出西湖的景美人也美。一切美如画,人如在画中游。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是一首怀古小令,抒发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起笔一“聚”一“怒”两字,不但写尽了潼关地势的险峻,而且在“聚”和“怒”的动态意象中,暗含着一幅千军聚集、万马怒吼的朝代争斗的历史画卷。因此开头三句可视为一种历史“空间”的制造和历史“意象”的再现。于是“望西都”,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陷入历史的沉湎之中。群雄逐鹿,朝代迭替,霸秦强汉,转眼焦土。接下来笔峰一转:“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给全文定下了基调,说出了作者要说的话。结句斩截有力。
[双调]庆宣和
张养浩
大小清河诸锦波,华鹊山坡。
牧童齐唱采莲歌。
倒大来快活,倒大来快活。
此曲描写田园牧歌式生活的一个截面,牧童的形象写得极为活泼可爱。他们少年不识愁滋味、凭着童心来看待一切,整个画面显得单纯活泼。作品也显示出作者与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双调]庆东原
张养浩
海来阔风波内,山般高尘土中。
整做了三个十年梦。被黄花数丛,白云几峰,惊觉周公梦。
辞却凤凰池,跳出醯鸡瓮。
《庆东原》可能是作者辞官归隐后所做。作者对官场生活十分厌恶,认为官场经历如同一梦;归隐后觉得无官一身轻。曲尾用“醯鸡瓮”比喻官场的追腥逐臭,尤为新鲜生动。
[双调]水仙子
张养浩
中年才过便休官,合共神仙一样看。
出门来山水相留恋,倒大来耳根清眼界宽,细寻思这的是真欢。
黄金带缠着忧患,紫罗襴裹着祸端。
怎如俺藜杖藤冠?
《水仙子》是一首以对比的手法描写“休官”好的小曲。其中隐藏着一个“翻过筋斗来的”人的深刻体验和反省。“黄金带”两句,揭示出“为功名惹是非”、功高官显给自己带来祸端这个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普遍存在的悲剧,表现出作者辞官还乡、寄情于山水的追求和向往。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张养浩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
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
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篱。
往常时俯仰承权贵,如今逍遥谒故知。
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徙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
作者在《雁儿落兼得胜令》中描述了为官时与退隐后两种不同的生活情况。全曲用对比的笔法,形成强烈反差:在朝时必须卑躬屈膝,秉笏立丹墀,处处仰承权贵意志,如对朝政有所论谏,则可能被判刑。辞官后的生活却悠然轻松,自在飘逸,人如在世外桃源中。这种比较完全是来自作者本人的亲身体验,因而对当时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格外有力,态度也极为鲜明。
[南吕]西番经
张养浩
累次征书至,教人去往难。
岂是无心作大官?
君试看,萧萧双鬓斑;休嗟叹,只不如山水间。
《西番经》抒发了作者不慕荣达、热爱山水的隐逸之情。征召文书“多次”下达,而作者却是进退两难,“岂是”一句设问,承上启下,引出对其原因的推究。作者先以“萧萧双鬓斑”回答,年老体衰,难以赴召,确是个理由;然而作者接着以“休嗟叹”一语,说明其真正原因是“只不如山水间”。小小短篇波澜起伏,一气盘旋,令人兴味盎然。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折腰惭,迎尘拜。
槐根梦觉,苦尽甘来。
花也喜欢,山也相爱。
万古东篱天留在。
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在《普天乐》曲中,作者引用陶潜解印归田的故事,说明自己辞官也是因为“折腰惭”。又引用《南柯太守传》的故事,说明自己对做官也觉得犹如南柯一梦。最后抒写辞官后的生活乐趣,事实上又是对在官与辞官两种不同的生活进行对比,表明自己厌弃官场生活,向往自由的隐逸生活。
[中吕]山坡羊
张养浩
休图官禄,休求金玉,随缘得过休多欲。
富何如?贵何如?
没来由惹得人嫉妒,回首百年都做了土。
人,皆笑汝;渠,干受苦。
张养浩的这支《山坡羊》,是针对追求官爵禄位,贪图金玉财宝这种腐败现象而发的。人生百年,终了还是变作一堆黄土,随缘得过似乎显得有些消极,甚至虚无,但是,结全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元代社会的具体情况来看,整个曲子所表现的思想情调,显然是与当政者不合拍的。
[中吕]山坡羊
张养浩
与人方便,救人危患,休趋富汉欺穷汉。
恶非难,善为难。
细推物理皆虚幻,但得个美名儿留在世间。
心,也得安;身,也得安。
张养浩这支《山坡羊》,是有所感而发。元代社会里,除了贪官污吏,豪权势要之外,还有一批地痞恶棍,恃强凌弱,欺压良善,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成为祸害。张养浩这支曲子就劝人为善,劝诫人们不要趋炎附势,欺侮贫弱;要多作好事,争取在世上留个好名声。这样,身心才得安稳。否则如何呢?曲中没有说,但言外之意,读者已体悟明白了,那只是心劳日拙,身败名裂,良心永远受到谴责。此曲颇具警世作用。
[中吕]红绣鞋
张养浩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
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
祸来也何处躲?
天怒也怎生饶?
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本曲对当官为宦者敲起警钟:平时作威作福,必然天怒人怨,最后大祸临头。开头活画出了一个气焰嚣张的官吏形象,第二句作者明白指出,如此猖狂骄横,正是招灾惹祸送人性命的根苗。接着告诫,人们得意忘形时,不知自己正在招灾惹祸。待到大难临头时,才会着急,但为时已晚。然后作进一步警告:灾祸降临时,躲是躲不掉的,只有严厉的报应。最后一句“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对这种作威作福的官宦,则给予嘲讽。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为异族统治者服务)的悔恨。最后两句化用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句,则又是隐晦笔法说自己有难言之隐,有些近于替自己开脱了。“人”与“黄花”互怜互叹的“对话”,构成了该曲独具一格的形式。
[双调]殿前欢-登会波楼
张养浩
四围山,会波楼上倚阑干。
大明湖铺翠描金间,华鹊中间。
爱江心六月寒。
荷花绽,十里香风散。
被沙头啼鸟,唤醒这梦里微官。
这首《登会波楼》写登上会波楼所见所感,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先从大明湖自然风光写起,末句说自己从做官的迷梦中清醒过来了,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全曲语言清丽,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双调]殿前欢-玉香球花
张养浩
玉香球,花中无物比风流。
芳姿夺尽人间秀,冰雪堪羞。
翠微中分外幽。
开时候,把风月都熏透。
神仙在此,何必扬洲!
《玉香球花》是一首写花的名曲。作者用拟人化手法,把花写活,写它如秀丽美人,极富灵气与神韵,似少女娇羞,使人如睹其色、闻其香、触其质、为其动心动容。
[双调]殿前欢-村居
张养浩
会寻思,过中年便赋去来词。
为甚等闲间不肯来城市?
只怕俗却新诗。
对着这落花村,流水堤,柴门闭,柳外山横翠。
便有些斜风细雨,也近不得这蒲笠蓑衣。
这首《村居》歌吟隐居生活的闲适安稳。前四句表达归隐的决心。他还把来往于城市,看成是会“俗却新诗”,进一步突出了官场豪门与乡野隐居的对立。后五句写隐居环境的优美和隐居生活的安逸。山水澄明,风光秀丽,垂柳落花,安宁闲适。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江畔垂钓,何等惬意。纵有斜风细雨,亦不必归去。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
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
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
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朝天曲》是一首完全用白描的手法写的记游曲。头三句是写堤上溪边的景色,下两句是写走近钓矶看到的景象,下三句是写作者羡慕农夫渔翁生活的优美环境,最后几句是写作者看到这种景象之后引发的感受与体验:便无酒也令人心醉。这“醉”当然是“心醉”,是“痴迷”,是全身心的浸透,沉浸在这比醇酒还要纯美的乡野生活中。“鸥鹭闲游戏”一句的“闲”字,是该曲的曲眼,也是作者闲适心态的写照。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
从前的试观,那一个不遇灾难?
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
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沽美酒兼太平令》是一首表明作者厌恶官场,决心归隐的曲子。此曲开头两句,作者就真实地写出了辞官前的心理矛盾:想“无官一身轻”,过隐居生活;待到真过上闲适生活时,想到自己寒窗十载,却壮志未酬,实不甘心,故而进退维谷。从前为官者都遭灾受害的事实使他还是选择了归隐之路。下片开头四句,则将前面所说,进一步具体化,所举四例,是极有作为的四个人,均对国家有大功,但最终结局惨不忍睹,令人寒心。于是,他决心以史为鉴,隐居五柳庄,还自己以逍遥自在。本曲由两支小令组成,但浑然一体,一韵到底,流水行云,畅达自然。又将抒情与议论结合,别有风姿。
[中吕]普天乐-平沙落雁
张养浩
稻粱收,菰蒲秀,山光凝暮,江影涵秋。
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州。
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普天乐》写的是清秋时候江边晚景。稻谷已经收割,水边的菰和蒲正是秀美之时。山光与暮色相凝相聚,江水倒影中蕴含着秋的神韵。江潮平静,显得秋水宽阔;秋空辽远空旷,反衬得孤帆更加瘦小。雁阵为秋寒所惊,穿过山边薄云,落在江边沙滩上。红日西沉,秋风吹拂着渡口,主人公凝目痴望,无尽的诗思与情愁在心中郁积。这篇写景之作,意境辽远,境界开阔,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漂泊异乡的无限忧思。锻字铸句尤有功力,如“孤帆瘦”的“瘦”字,既写帆小,又是诗人自身心理忧伤的投射。
[双调]折桂令-芦沟晓月
张养浩
出都门鞭影摇红,山色空蒙,林景玲珑。
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
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
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
“芦沟晓月”是名传千古的胜景。这首小令,为我们再现了元代“芦沟晓月”的风姿。出了京城的门,摇着红色的鞭鞘。策马前进。远山朦胧树林明彻。芦沟桥俯看着下面湍急的流水。车辆可以从此桥通向遥远的边塞,大桥的栏杆背靠长空。整个大桥,有如一条千丈巨龙从夜雾中飞腾而起;又像万丈彩虹从云端直扑水面。结尾三句把芦沟桥与晓月、天上与人间,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恬淡愉悦,深邃高远的境界。作者将芦沟桥置于一个阔大的时空背景下,准确又极富感情地描画出“芦沟晓月”景色的特点,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
[中吕]普天乐-渔村落照
张养浩
楚云寒,湘天暮。
斜阳影里,几个渔夫。
柴门红树村,钓艇青山渡。
惊起沙鸥飞无数,倒晴光金缕扶疏。
鱼穿短蒲,酒盈小壶,饮尽重沽。
这首《渔村落照》小令描绘了渔村傍晚的景象。写景如画,画中有诗,渔家生活的情致与神韵表现得历历在目;语言朴实,不加雕饰,与渔家生活本身的淳朴相契合。结尾“饮尽重沽”四字写尽了渔民豪爽乐观,无拘无束的性格,作者对水乡生活的喜爱之情也随之跃然纸上。
[双调]折桂令-诸葛武侯
张养浩
草庐当日楼桑,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
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
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
成败难量。
五丈秋风,落日苍茫。
《诸葛武侯》是一首凭吊诸葛亮的曲子。侧重点为诸葛亮的功业。诸葛亮,奠里用一个下的基础,“八阵图”、“出师表”、“梁甫吟”文治武功辉煌灿烂。虽说五丈原日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其功业与抱负,却令后人无限敬仰,由衷赞赏。
[双调]折桂令-李翰林
张养浩
醉吟诗误入平康。
百代风流,一饷徜徉。
玉雪丰姿,珠玑咳唾,锦绣心肠。
五花马三春帝乡,千金裘万丈文光。
才压班扬。
草诏归来,两袖天香。
这首《李翰林》小令,赞颂李白的才华与风范。李白醉酒吟诗,风流不羁;诗文压倒班(固)扬(雄);为唐明皇起草诏书(古小说戏曲所传“醉草蛮书”)归来,使我们感受到一个多才多艺、意气风发、具有立体感的李白。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
邓玉宾子
晴风雨气收,满眼山光秀。
寻苗枸杞香,曳杖桄榔瘦。
识破抱官囚,谁更事王侯?
甲子无拘系,乾坤只自由。
无忧,醉了还依旧。
归休,湖天风月秋。
邓玉宾之子历经坎坷,在官场中苦苦挣扎,却屡屡失败,所以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避世求闲,干脆出家当了云游道士。曲子先写他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晴风使得雨气收敛,进山采药,满眼都是秀丽的山光。他从枸杞丛中摘下香气四溢的枸杞子,又用竹杖击落桄榔花,非常惬意。然后进一步联系社会现实,认为做官与被囚禁一样,都失去了自由。只要悟透这一点,谁还为王侯卖命?现在终于跳出了尘俗,时光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酒醉酒醒依然如旧。有领略不尽的湖天风月佳景。其实,他这种闲散生活,包蕴着往日的辛酸和内心的不平。所以,他的“闲适”,亦可视为消极抗争的一种方式。全曲满含悲愤,直抒胸臆,颇为感人。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
邓玉宾子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
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
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
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
休干,误杀英雄汉。
看看,星星两鬓斑。
这首《闲适》小令抒写了作者厌倦世事、向往“闲适”生活的心绪,反映出对元统治的不满。连用班超、严子陵、李白等典故,阐明对仕途生活的厌弃。风格豪放,音韵铿锵,颇有阳刚之气。
[双调]殿前欢
卫立中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
数椽茅屋和云赁。
云在松阴。
挂云和八尺琴,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
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这首《殿前欢》小令,写隐士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境界。几间茅屋被松树的浓荫覆盖;道路难觅,欲与尘世隔绝。室内陈设简陋,挂着一张古琴,再无它物。睡在长满苔藓的石条上,把白云“根”当枕头,摘梅蕊将白云的“梢”沁透,使白云染满梅香,勾勒出一个幽静清新、闲适怡人的境界。最后两句造语更为独特:“云心无我,云我无心。”画龙点睛地交代出妙趣不尽的根源,无意为之,才能情趣自生。至此隐士的高洁品格和优雅情趣得到了升华。全篇风格素朴淡远,营造出纯净、高雅的艺术氛围,显示出一种摒弃功名富贵,淡漠尘世凡俗的旷达与超脱。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这首《雁儿落过得胜令》表现归隐田园之乐。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后八句是第二层。前四句说明了自己归隐的原因:听到杜鹃声声“不如归去”,看到燕子秋夜南归,由飞鸟尚且恋归,想到人也应如此。更何况久客在外,看透人情世相,无可留恋。后八句,写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趱入”,是作者归耕田园的迫切心情的反映。“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描画了作者的住房情况和农耕生活。末两句:是写作者的精神世界:陶潜与杜甫才是他的前驱与楷模。全曲朴实自然,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写照。
[双调]蟾宫曲-山间书事
吴西逸
系门前柳影兰舟,烟满吟蓑,风漾闲钩。
石上云生,山间树老,桥外霞收。
玩青史低头袖手,问红尘缄口回头。
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山间书事》小曲写作者隐居生活,作者游逸于山水之间,不再过问世事;读古史只为了消闲而不加评判,对现实则“缄口回头”,更不管其是是非非。一心只求醉赏明月,让水陶情,净化心灵,以花消愁,愉悦身心。看似欢悦,实则蕴含缄口避祸之意。
[越调]天净沙-闲题
吴西逸
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
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
这首《闲题》描写日暮江关的萧瑟景象,抒发离愁别恨。相隔万里的长江和阳关在联想中并列,既写出离别的遥远,又感叹分隔的久长。“依旧”一词则吐露出对“红尘”的厌弃和不能超脱的无奈。这默默的苦楚、绵绵的离恨、深深的感喟,即使把栏杆拍遍,又有谁能会意理解呢?满腹牢骚,虽未明言,早已蕴含其中。开阔的意象与沉重的感叹构成慷慨苍凉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