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
频率:FM107.3; AM1026
首播:17:30-- 19:00
重播:7:00-- 7:30
闹元宵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与汉初平息诸吕之乱有关。有人则认为元宵节的起源与汉武帝正月十五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神的活动有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与道教有关。道教中有“三元”和“三官”。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三官则为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将“三元”与“三官”相配,因此上元为天官赐福之日。元宵节本来叫做“元夜”、“元夕”或者“正月十五”,后来受到道教影响又叫“上元”。
《教育面对面》为您带来意想不到开讲啦,让我走进元宵节:
在悠久的历史中,元宵节形成了各种风俗,如闹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当然要数闹花灯了。而关于燃灯风俗的起源,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解释。古代农人有燃烧火把来驱赶虫兽的习俗,希望借此保护庄稼不受侵食,以获得好收成。还有富于神话色彩的传说,言因为人类在打猎时打死了一只神兽,因此天帝震怒,想要派一位天女烧尽人间,而天女怜悯人类,就偷偷告知了这个消息。人们因此想出用燃灯结彩的办法来欺骗天帝,让他以为人间已经陷入了火海之中。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燃灯与佛教有关。灯在佛教中一直是佛性光明的象征。而且传说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佛祖示现神变以降服神魔的日子,所以此日须举行燃灯法会。东汉明帝时,开始在寺庙中张灯,后传入民间。
历代灯期的长短略有变化。汉代为一天,唐代为三天,宋代达五天,明代则自初八点灯,至正月十七才落灯,清代又缩短为四五天。唐代两京有宵禁的制度,在元宵节这一天则彻夜纵士民游乐。唐诗中写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一首诗当属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了: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这首诗作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是武则天治下神都洛阳元夜观灯的场面。“火树银花合”将绚烂的灯火比作一株株花树是历代传诵的写元夜观灯的名句。“金吾”是京城负责戒备的官名。《唐两京新记》载:“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可见当时盛况。
宋词中写元宵节景象最有名的一首诗莫过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了。从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元宵节的热闹场面: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东风夜放花千树”这句实际上是化用了苏味道那首诗中的“火树银花合”,但显得更为洒脱轻快,给人以喜悦之情。“更吹落,星如雨”将纷纷坠落的烟火比作星雨,想象奇妙。“一夜鱼龙舞”是写舞动鱼形和龙形的彩灯。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写宋代都城元宵节时:“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下片的“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元宵节时女子头上戴的装饰物。李清照在她那首回忆汴京元宵节的《永遇乐》词中也写到了这些装饰品:“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吃元宵的风俗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代民间流行吃一种食品叫做“浮元子”,因为在元夜所食,而元夜又称元宵,所以这种食品也就被称为“元宵”了。如今北方人吃的“元宵”和南方人吃的“汤圆”在制作工艺上是很不同的。“元宵”是将馅放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一次次地滚成的,而“汤圆”则是先做好糯米团,再将馅儿放到里面去。清代诗人李慈铭在他的《贺新郎》词中写到了阖家团圆吃汤圆的情景:
年时最忆家园里,簇团乐、生盆彩胜,母妻兄弟。饤座汤圆同拜祝,百岁清门风味。
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在古代还有祭祀一位叫“紫姑”的女神的风俗。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祭紫姑的记载了。李商隐的诗《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记载了这个风俗: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据说紫姑还能够占卜来年的蚕桑之事。可见古人往往有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占卜来年蚕桑收成的活动。杨万里也在一首七言古诗记载了这样的风俗,并提到乡人用粉米做成茧丝,在其间藏着祈求来年蚕事好运的话语:“儿女炊玉作茧丝,中藏吉语默有祈。”
元宵节可以说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了。元宵节的各种习俗中积淀着中国的历史、宗教和文化。而这些美好的诗词除了蕴含着诗人的情志,也成为了习俗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