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一、征伐日本
中国元朝多次派使臣要求与日本通好,但是都遭到拒绝,甚至杀害了使臣。元朝对日本发动战争是合理的,首次是征讨无礼,第二次为杀使问罪,尽管失败了,但是不能否认战争的正当目的。
这次失败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有人说是中国军队内部矛盾造成的失败,有的说是中国水军舰船质量差,更多的把责任归结到天灾上,这种观点在日本尤其流行,日本作了坏事,遭到元朝讨伐,结果被飓风挽救,给日本人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迷信影响,也膨胀了其狂妄、自负的民族性格。
这种错误的民族感情在以后历史和二战中,给日本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宿命。
二、失败原因
现在客观地看待那次战争,元朝的失败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是简单的天气因素。
首先是选择战争时机,至元八年,日本通事曹介升等请伐日本,九年,史枢、郑温、忻都、洪茶丘等攻占了眈罗(济州岛)。十一年,忻都(忽都)和洪茶丘、刘复亨、三没合等人首次攻打日本,有的史料说兵力有1.5万(4万),同日军十万人作战,依然取得了些胜利,只是因为没有后援,被迫撤军,可见在战斗力方面元朝军队占优势。
第一次东征途中遭到飓风损失严重,如果说这次有些偶然因素,第二次就完全是因为战略失误造成的失败。至元十二年,元朝发动了统一战争,战争爆发后不久,他让耶律希亮征求南宋降将是否可以进攻日本,他们都说可以,而耶律希亮反对,认为应该在统一中国后过几年再说。
元朝统一战争直到至元十六年才基本完成,可是忽必烈立即就开始了对日战争,明显是操之过急,当时贾居贞、赵良弼、王磐、崔彧等很多人反对,十七年朝议也要求延缓,而元世祖不从。
另外在选择统帅上也是错误,首次东征没有让攻占济州岛的史枢、郑默参加,第二次连刘复亨和三没合也没参加。但是东路军的忻都和洪茶丘至少还参加了对日战争,有些经验,而指挥南路的范文虎等人,从后来情况看是用人失误。即使用降将,当时的平章政事程鹏飞也是勇将,却没有担任指挥。
在军事作战部署上也有重大失误,东路军离日本近在咫尺,在至元十八年第二次东征时,却要等候从浙江出发的南路军,让人费解。应该让战斗力强的东路军在日本列岛先登陆,他们有四万军队按照当时战斗力对比,只要避开坚固的工事在日本各地作战是不会有危险的,却等着南路军十万人远路来会合,结果东路军长期困守孤岛消极作战。
本来要在六月以前会师,结果七月两军才会合,此时东路军在沿海和小岛上停滞约两个月,士气下降。南路军远来疲惫,斗志衰弱,多是归降的南宋水军,战斗力也不强。可是即使这样依然对日本保持军事优势。
若象诺曼底登陆那样,选择敌人防御薄弱的地方,在宽大正面抢滩,扩大登陆场,组织、集结向纵深推进,还是能够攻入日本列岛,可是两军会合后却依然顿兵海上。直到一个月后再次遭到飓风,元军在前线指挥也不利,虽然阿塔海六月临时担任最高职务,却留驻三海口。
实际具体海战指挥者是范文虎,他深受忽必烈宠信,整个行动都由他负责,他为人怯懦,在不能攻克日军坚固海岸防御后,便束手无策,在飓风季节到来后依然没有采取应对措施防风,导致舰队损失严重。
他抛下十万大军,带领三百多条船逃回。可是忽必烈居然也没有将他治重罪,只是下令让阿剌海接管了他军权,范文虎比忽必烈活的时间都长。这次战争损失严肃,有的资料说东路军损失三分之一,南路军损失一半,《元史》甚至记载只有十分之一二元军侥幸回国。
不能认为是飓风决定了战争结局,元军失败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