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北宋御史中丞李之纯

北宋御史中丞李之纯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北宋御史中丞李之纯

李之纯画像

■ 齐鲁名士

□ 高士东 任连巨

李之纯(1022年~1097年),字端伯,北宋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宋熙宁三年(1070年)登进士第,步入仕途。他满腹经纶、廉洁奉公、忠心体国,朝野皆有名声。李之纯在文学、史学等方面俱有成就。在北宋的文学革新中,他和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人一样,作出了卓越贡献。

忠君爱民多义行

李之纯初任主薄,擢度支判官,出为江西转运使。时有御史周尹弹劾广西提点刑狱许彦先受贿。朝廷御令李之纯前往调查此案。李之纯经过深入调查,摸清了实情。原来这一事件是由一个曾在许家当侍女的人一句话引起的。李之纯认为仅仅凭着仆人的一句话就弹劾朝廷命官,不足为凭,因此未予立案。不久,李之纯被擢为成都路转运使。

成都路地少人稠,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靠官府减价发售官米6000石,供应民食。言官上奏,认为这虽然给百姓带来了一定好处,却损害了国家利益,应予免除。皇帝下诏,令朝臣们讨论这件事情。李之纯尖锐地指出:成都老百姓仰仗皇恩浩荡,依靠这些粮米已经生活了百余年,今天凭什么要剥夺他们的饭碗?经过一番争论,皇帝还是听从了李之纯等人的意见,依旧例行事。

在成都路,李之纯任期届满,因其政绩颇佳,朝廷特命继续留任。

李之纯回朝任职。皇帝诏见李之纯,并宽语抚慰:“爱卿,几年前你本该回京复命,但朕不想更换命臣,为的是让你这样忠于朝廷、有所作为的大吏在地方任职,使边远地区保持靖宁,五谷丰登,民心安顺,以昭彰朝廷的绥远之意,爱卿你可知晓朕之心意?”皇帝一席言,令李之纯感激涕零。

宋元祐元年(1086年),加龙图阁直学士衔,除职沧州。后诏还任户部侍郎。时由苏轼为之撰修任职诰书(译文):保护国家,就像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样,靠药品来滋补,还不如颐养血气;驾御黎民,就像驾御马匹,用鞭子抽打,不如让它们拉轻车。所以,用兴利来使民富,不如省事让民自富;用广求的办法,使国家丰裕,不如靠节俭的措施,让国家自然丰盛。我将上述主意,颁发给仕、农、工、商,希望共同照此志向行施。因你龙图阁直学士李之纯,在知事沧州期间,经屡次政绩考核,都以循良著称,虽然配备有主持者,但对钱粮的出纳,还是不吝气力,事必亲躬,理应受到超越等级的提升。几乎无虚受之议的话,责承你服从我的训词,借以满足公议为是也!

未几,又改集贤殿编撰,再出任河北都转运使。旋以宝文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开封府起火,烧得府廨一空,李之纯仅以身免。不久,以直学士衔再知成都府。

宝贵文化遗产《大慈寺画记》

李之纯要到苏辙的家乡成都任知府,苏辙对他寄予期望,建议他“民习礼义,易与为善,难与为非”。言下之意,就是要让他教育、引导当地人们学习礼仪等道德规范,这样人们就容易去做好事,而不容易去做坏事。

宋廷实行以文治国的方针,把尊师重道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其尊师重道的主要内容是以崇儒为中心,儒、佛、道并存。儒、佛、道三教并存的政策,拓宽了以文治国方略的实施范围,为其统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历届成都知府对孔庙的修缮和为先贤兴建祠堂,就是宋廷尊师重道文化政策在地方上的具体落实。李之纯在担任成都太守的两年中,他在恪尽职守、秉公处理政事的同时,还在努力完成多年来积淀于胸的一桩大事。他虽系朝廷命官,但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史学家。在成都的数年间里,他被秀丽巍峨的巴蜀山水所陶醉,为当地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所吸引,闲暇之时徜徉于其中,常常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优秀文化击掌。

宋神宗年间,李之纯在成都前后做官九年(后任成都太守),多次到大慈寺观壁画,待其离开成都时,“而未见者犹大半”。

李之纯在他的《大慈寺画记》中言:“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他深知这些唐壁画的价值,命令侍从会同该寺僧官逐一清数统计,造册保存,以传后世。“总九十六院,按阁、殿、塔、厅、堂、房廊无虑八千五百二十四间,画诸佛如来一千二百一十五,菩萨一万四百八十八,帝释、梵王六十八,罗汉、祖僧一千七百八十五,天王、明王、大神将二百六十二,佛会经验变相一百五十八,诸夹绅雕塑者不与焉。像位繁密,金彩华缛,何庄严显饰之如是……。”这是李之纯留给川蜀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料。但更为关键的是,大慈寺之所以“大”不仅仅是它的规模,还在于寺之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该寺的讲学风气绵延不断。如悟达国师升座讲学于“大慈寺普贤阁下,黑白众日计万许人,注听倾心,骇叹无已”。人们称赞云:“方今海内龙象,非师而谁?”可见大慈寺在当时已成为蜀中的佛学研究中心,并且寺内还按类别分为超悟、宣梵、严净三院,“使学禅者居超悟,学律者居宣梵,学讲者居严净”。其中超悟院“创建禅宇凡为屋千楹,且阐龙宫具藏贝叶,规模恢敞,气象雄峙。”形成这一盛况,与李之纯一贯重儒兴教的做法不无关系。

同时,李之纯在成都周公礼殿的东面,为仁宗庆历兴学的建议者范仲淹修建了祠堂。“元佑戊辰,宝文阁直学士李公尹蜀,诚于应物,乐于为善,凡可以成法者皆欲举之。客有告曰:‘蜀有学自文公始,本朝郡邑有学自范文正公始。……愿正公祠,使天下为善者劝。’李公乐其请,命成之于礼殿之东,与石室对峙焉。”

受党祸牵连宦途多舛

李之纯与苏轼、苏辙兄弟交厚,在政见上俱属于“后党”;在文化上惺惺相惜,经常在一起切磋词句,互有唱酬。

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丞相文彦博向皇帝表奏李之纯、楚建中等人,建议堪以重用。他对李之纯评价甚高:“中散大夫、直龙图阁、知沧州李之纯,累任转运使,忠厚淳正,颇有时誉。”

诏还,晋宝文阁侍制,授太仆卿,再擢户部尚书,三迁御史中丞。辗转数任,皆以善治仁厚吏称。

李之纯为人耿直,做事不喜声张。他为国家兴旺、百姓福祉计,向皇帝建言:朝廷有事下达六部,不应由胥吏专处,若各部大臣无时间过问,应令各司官员根据分工,提出意见,禀告后再作决定,以便使下情上达,避免胥吏舞弊弄权。他还奏言:贤明的大臣们和衷共济辅弼朝廷,那么天下的百姓就能和睦共处,百业兴盛。齐心协力甄辨好坏,把不好的东西转化为好的东西,是每一位臣子应尽的职责。现在一些观望的人,看到国家法令规章执行不力,朝廷稍有一些不睦,就会乱加评论,四处传播,这不利于国家安定兴旺,朝臣们不可以不谨慎行事。皇帝称善。

李之纯识大体,知大义,性情耿直,公私分明,不拘小节。元祐七年(1092),皇帝亲祀南郊,苏轼为卤薄使,引导圣驾进入太庙。几近太庙,忽见几辆赭黄色、青蓝色顶盖的犊车吵吵闹闹地争抢道路,竟不避皇帝仪仗。苏轼差人前去问询,才知是皇后及大长公主。时御史中丞李之纯为仪仗使,苏轼对李之纯厉言道:“中丞职当肃政,不可以不闻之!”李之纯垂首不敢言。于是苏轼在车中请奏,诏李之纯昭整肃仪卫。

元祐八年(1093年)二月,李之纯又上《论边帅屡易疏》:“臣伏以西戎未附,边鄙用兵,守土之臣不宜屡易,必须假以岁月,况帅臣总握中权,指授规画,日久而后士心信服;料敌折冲,立威制胜,日久而后敌心知畏。未有岁月浅近,施设尚疏,而可立武也。近者庆、渭二帅,召还移替,皆为成资。若以护边有功,犹宜增秩以久任;若以备敌亡状,岂当免过而优迁?欲望精选才臣,付以阃外,应机制变,得以专行;明示三载考绩之限,非以功进,非以罪黜,更不先期除代。庶几边事整备,而戎人款服。”

李之纯赤心为国,忠于职事,深得朝廷重视。时御史董敦逸连上四状言,弹劾苏辙;黄庆基连上三状弹劾苏轼,言苏轼在任中书舍人时,所行制词,指斥先帝,诋毁朝廷;而苏辙以名器私赠友亲,相与表里以紊朝政。丞相吕大防、御史中丞李之纯等人于朝堂之上,言之凿凿,极力为二苏申辩,指责董敦逸、黄庆基挟私以害忠良。于是,经廷议斥董敦逸、黄庆基为湖北、福建转运判官。李之纯及御史杨畏、来之邵等人又言二人诬陷忠良,其责罚太轻。由是朝廷贬斥董敦逸知临江军,黄庆基知南康军。

因李之纯身患疾病,改任工部尚书。绍圣中,御史刘拯劾李之纯阿附苏辙,降职单州太守。旋卒,年75岁。留有奏议5卷,文集20卷。

因受“党祸”牵连,李之纯仕途多舛,曾被列入“后党”名单,屡受责难和迫害。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十二日,宋哲宗驾崩,宋徽宗赵佶继位,皇太后向氏垂帘听政,共同处分军国重事,先后召回并重用一批被贬逐的守旧派大臣担任朝廷要职,并追复已故的守旧派重要人物官职,被时人称为“小元祐”。范纯仁、李之纯、吕陶、杨畏、苏轼、苏辙等25人恢复职位,或调回内地。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韩忠彦等人又奏言:“以元祐生者已被恩,而死者殊未甄复,不有追复,孰慰幽魂?”于是,五月二十二日,下令给予已故的元祐党人文彦博、吕大防、司马光、范祖禹、李之纯、高士英、孙升等33人,追认恢复官职与封号。

文史学俱有成就

李之纯在文学、史学等方面俱卓有成就。在北宋的文学革新中,他和范仲淹、王安石、苏轼等人一样,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他强调文章的内容重于形式,反对内容浮浅、单薄而又空泛,提倡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李之纯的各种体裁的文章,大都写得简洁明畅而又丰满生动。

李之纯因与后唐宰相李愚是隔朝的同乡,又有大体相同的经历,故作《真味堂》诗一首:

问渠真味苦作传,不着盐梅也自全。

鼋鼎大夫徒染指,曲车公子漫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听三两弦。

此区清馋何所嗜,宦途嚼蜡已有年。

李之纯一生交游甚广。与苏轼、苏辙昆仲及“苏门弟子”黄庭坚等人关系密切,多有诗词文赋唱酬。与冯山、沈遘、元绛、王安国、吕陶、范祖禹等朝中重臣多有文字交。与理学家程颐等交厚,如祠部郎中、赠太师冯山的《安岳集》中,有赠李之纯宝文二首,对其为人为官赞誉甚高。

其一:

平生玉帐耻论兵,劝学儒风已自成。

惟有爱民常惨怛,况曾廉俗旧澄清。

直将经济为仁术,不假中和助政声。

从此回翔归柄用,更推忠厚福群生。

其二:

邂逅当年最见知,台光云雾阻重披。

忽闻颍上还朝日,正是漳滨养病时。

剑外江山愁别远,天边鸿鹄望归期。

西南遗爱情何限,千载羊公堕泪碑。

李之纯淳厚、博学,门徒甚广,著名学者王从之乃其一。他逝后,王从之以诗歌之、颂之,对尊师为人、为文、为官甚为感佩。

李之纯晚年曾回故里无棣祭奠祖灵,并建李氏书斋《真味堂》。清康熙六年《海丰县志》、民国十四年《无棣县志》及《山东通志》皆有载:真味堂在海丰县。抗战前夕,《真味堂》之匾额仍存。

相关阅读

  • 北宋御史中丞李之纯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御史中丞,李之纯画像■ 齐鲁名士□ 高士东 任连巨李之纯(1022年~1097年),字端伯,北宋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宋熙宁三年(1070年)登进士第,步入仕途。他满腹经纶、廉洁奉公、忠心
  • 「诗词鉴赏」诗词中的酒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关于酒的诗句,☀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
  • 永远的苏东坡:美到骨子里的词十首!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苏东坡的词,编者按:说起诗词,恐怕立刻会联想到唐宋;提起唐宋,那么李白、苏轼马上就跃入眼帘。这两位一诗一词,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上两颗最璀璨的明星!苏轼苏东坡一直是我最
  • 苏东坡的朋友圈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苏东坡,说到苏东坡后半生一直处于被贬!贬!贬!官当中换成别人都要哭了贬到哪里吃到哪里这是朝廷派你去当美食博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