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过节故事:月到中秋时 哪个不想家

过节故事:月到中秋时 哪个不想家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过节故事:月到中秋时 哪个不想家

中秋节假期,隆生大桥的建设工地仍然一派忙碌的景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少人趁着3天的中秋节假期回家团圆,但有些人却在坚守工作岗位或因各种原因而无法与家人团聚。昨日,东时记者采访了几位的不同职业的工作者,听听他们这个中秋有什么不一样的故事。

过节故事:月到中秋时 哪个不想家

为了回趟家 要了3天假

人物介绍

陈廷山

年龄:40岁 家乡:清远英德

岗位:焊工

戴着近视眼镜,穿着一身牛仔工作服,脚踩解放鞋……憨厚的陈廷山是隆生大桥建设工地的一名焊工,他来自清远英德的一个乡村。15年来,他走南闯北,用他的话说,自己是“行走江湖”的人。在外工作的15年,大多在外过中秋节的他,今年特地休了3天回家团圆。

过节故事:月到中秋时 哪个不想家

陈廷山是一名焊工。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摄

虽有3天假 2天在路上

常年在外工作,家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离惠州300余公里的家中,有年迈的父母、贤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儿女。“我们就是离家的孩子,天天想家是肯定的。”陈廷山说,但有时赶工期或人手紧,在外工作15年有一大半时间都在外过中秋。

“很少回家,以往大概一年也就回一两趟,这两年在惠州工作算回得比较多的。”陈廷山介绍,他是去年7月份开始到惠州工作的,“去年中秋没有回,今年特地让老板放了我3天假,回了一趟家。”他介绍,9月14日8点半,他就带上月饼、水果等坐上了回家的大巴。“坐4个小时到英德市,再转中巴,回到家都下午2点多了。”

陈廷山说,虽说是3天的假期,但花在路上的时间基本上都用了2天,“回家也没做什么,回老家看看父母,走走亲戚,也就这么过去了。”他介绍,自己给妻子买了件新衣服,给儿子买了双球鞋,“衣服是下班后逛夜市买的,运动鞋是国产的,也不贵。”陈廷山说,女儿已经出来工作了,就没给女儿买礼物。难得中秋节回一趟家,陈廷山笑着说,“当然开心,因为一家人可以团圆。”他说,妻子特地给他做了爱吃的糍粑,还煲了靓汤,别提多幸福了。

在家还没待够就要匆匆离开

不过一家团聚的时间很短,前日中午饭过后,陈廷山就坐上了开往惠州的大巴,因为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对家还是有亏欠的,但是身不由己。父母已经80多岁了,而我也没办法陪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

作为一名焊工,最难受的就是大热天还必须与高温电焊相邻,“必须要穿长衣长裤,有时隔着衣服也被烫伤。”陈廷山边说边挽起左手袖子给记者看伤口,这就是放假前一天烫伤的。他介绍,建设隆生大桥,最难受的日子是6月到8月,“记得当时焊接11号桥墩的套箱,我都快中暑了。”在套箱中,就跟蒸笼一样,还需要顶着烈日焊接,“别提多难受了。”陈廷山说,虽然如此,但工作还得继续……陈廷山说,他是穷人家的孩子,夫妻工作多年供养小孩赡养父母,并在镇上购买了商品房,“每月2000多元的房贷,得省着点不敢乱花,至于做焊工做到什么时候,走一步看一步吧。”

《东江时报》记者朱丽婷

过节故事:月到中秋时 哪个不想家

只有半天假 加菜庆中秋

人物介绍

侯伟

年龄:25岁 家乡:广西

岗位:木工

精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90后”木工侯伟来自广西,这个中秋节,他只有半天的假期,只能留在惠州与工友们下馆子庆祝,“过节了,当然会想家,可是也只就能想想。”

过节故事:月到中秋时 哪个不想家

中秋佳节,侯伟几乎都是在加班工作。

已习惯了春节回家

作为一名“90后”,侯伟年轻有活力,性格直爽。工作时,他裤兜里的手机播放着劲爆的音乐;别人叫他帮忙,虽然不是自己分内事,但也爽快应允;接受采访时,谈及工作的辛苦,他只是一笑而过。“我2008年就出来工作了,因为那时不想读书呗!”侯伟说,常年在外,一年也就只有过年时回家,“以前会比较想家,现在都习惯了,不会特别失落。”

给爸妈打电话解乡愁

侯伟坦言,中秋节并没有给父母寄钱和买礼物,“我自己都没钱,工资都存在工头那里,留着过年回家娶媳妇。”他笑着说,自己是为了钱离家工作,“要建房子,要买房装修……”他介绍,3天的中秋假期,而自己只有半天假,“中秋节那天上午还要上班,下午放假。”他说,为了庆祝节日,他和几个工友一起外出吃饭,“午饭和晚饭都是在饭馆吃的,自己给自己加菜庆祝,那天玩到晚上10点多才回,回到就睡觉,睡醒就继续开工。”看似潇洒,其实也有牵挂,“打了两个电话回家,也没说什么,就祝爸爸妈妈中秋快乐咯!”下下馆子,喝喝酒,睡一场大觉,这或许是侯伟缓解思乡情绪的最佳方式之一。

《东江时报》记者朱丽婷

过节故事:月到中秋时 哪个不想家

社工陈婷(穿蓝衣者)和困难群众拉家常了解情况。 《东江时报》记者王照冰 通讯员廖玉霞 摄

首在救助站 陪人过佳节

人物介绍

陈婷

年龄:25岁 家乡:惠阳淡水

岗位:市救助站社工

“90后”社工陈婷在市救助站工作已经3年了,今年中秋节她第一次没有和家人一起度过,而是和站里的困难群众一起度过。

首次在救助站过中秋

“我们都是轮流排班的,今年刚好排到我。排到就上嘛,反正也习惯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好。”陈婷说。

中秋节当天,在家和家人吃过午饭后,陈婷从淡水出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到陈江,赶在上班时间下午3点半之前来到站里。来到站里后,陈婷换上义工服装就立刻赶往二楼的儿童活动室,看滞留站里的儿童小游和小华做手工的情况。

陈婷说,两年前小游刚来时成绩很差,什么都不会,连数学都要十个手指头数来数去还数不清,但他读书非常刻苦,今年上三年级了,已经是班里的前几名了。“每天都要辅导一个小时的作业,但只要看到他的成绩单,就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中秋夜,陈婷和站里工作人员带上小游和小华一起去赏月。大家一起吃月饼,聊天,玩游戏,十分尽兴。“我们也有正常的行政班,大家轮流排的。”陈婷说。

32名困难群众在站里过中秋

当晚11点,陈婷下班了,此时外面已是一片漆黑,陈婷走回市救助站院子后面的宿舍,准备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坐车回家。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东时记者,中秋节当天共有32名困难群众在站里面过中秋,这几天也陆续有群众前来求助,其中14人符合入站条件,便让这些困难群众进入站里短暂生活。截至17日下午4时,中秋期间市救助站已为17人买了返乡的车票,帮助他们回家。

《东江时报》记者王照冰 通讯员廖玉霞

相关阅读

  • 过节故事:月到中秋时 哪个不想家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月到中秋,中秋节假期,隆生大桥的建设工地仍然一派忙碌的景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少人趁着3天的中秋节假期回家团圆,但有些人却在坚守工作岗位或因各种原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