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古文贵达 学达即所谓学古也(上)韦力撰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古文贵达 学达即所谓学古也(上)韦力撰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公安派在晚明文坛上颇具影响力,其代表人物为袁氏三兄弟,即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因为兄弟三人都是湖北公安人,故而以他三人为中心的文学派别被称为“公安派”。

到晚明之时,前后七子的影响力依然很强大,归有光、唐顺之为代表的“唐宋派”对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进行了批判,然而这个批判并不彻底,真正对复古派构成强大冲击力者就是公安派。徐朔方、孙秋克在《明代文学史》中称:“嘉靖年间兴起的唐宋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扫除复古风气,万历年间,作为七子的强大反对派,公安派举起文学革新的旗帜,发起对复古运动的反击。”而此书中同时又说:“对七子复古风气的批判,是公安派文学理论的基础。”

关于公安派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力,前野直彬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有如下的论断:“直到万历初,反古文派的动向还是散发性的,但到了袁氏三兄弟的公安派,发展为有明确主张的文学集团,中心人物是老二袁宏道。宏道的文学论的基调继承李贽,在于对‘伪’的拒绝和对‘真’的追求。所谓诗,必须是性灵(这可以说是‘童心’的文学化)——纯粹自由的诗的精神的直接流露即真诗,严拒依靠规范的似古。”由此可知,三袁的文学理论是部分继承了李贽的思想观念。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古文贵达 学达即所谓学古也(上)韦力撰

袁宏道撰《袁中郎破研斋集》明周应麐刻本,书牌

三袁的父亲名袁士瑜,此人终生未考得功名,所以他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培养三个儿子身上,袁中道在《二赵生文序》中说:“先君子之教予三人,不宽不严,如染香行露,教之最有风趣者也。”如此说来,这真是一位好父亲,所以,他的这三个儿子而后都成了进士,不但如此,他们都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力。但对于他们思想的成熟,还是跟李贽有一定的关系。

万历十九年,袁宏道专程前往麻城龙湖去见李贽,虽然两人年龄上差距很大,李比袁大四十一岁,但两人却相谈甚欢,袁宏道住在李贽家中三个多月,而后才返回。这次的见面对宏道影响很深,袁中道在《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中谈到了二哥跟李贽的会面:“先生(宏道)既见龙湖,始知一向掇拾陈言,株守俗见,死于古人语下,一段精光不得披露。至是浩浩焉如鸿毛之遇顺风,巨鱼之纵大壑。能为心师,不师于心;能转古人,不为古转。发为语言,一一从胸襟流出,盖天盖地,如象截急流,雷开蛰户,浸浸乎其未有涯也。”袁宏道见到李贽之后,觉今是而昨非,尽弃以往所学,自此思想境界大开。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古文贵达 学达即所谓学古也(上)韦力撰

袁宏道撰《袁中郎破研斋集》明周应麐刻本,卷首

就社会影响力而言,三袁中宏道最有名气,故谈及公安派,其实主要说的是他的思想,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大哥宗道去世较早。宗道比宏道大八岁,比中道大十岁,而他在四十一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兄弟三人性格也不同,周群在《袁宏道评传》中称:“伯仲三人,虽然宗道位居清华,功名显卓,但与宏道、中道旷达任适的性格不同,宗道一生砥砺名行,小心翼翼。内心的忧苦始终伴随着这位清正文人。”其实宏道也不长寿,他在四十三岁就去世了,故而其弟遗憾地说:“若尚留在世三十年,不知为宇宙开拓多少心胸,辟多少乾坤,开多少眼目,点缀多少烟波。”

公安派的思想核心就是性灵说。关于何为性灵说,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是这样评价其弟袁中道的诗作:“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习气故也。”这段话收在了袁宏道的《锦帆集》中,虽然这只是二袁评价三袁的话,但却可以将此视之为公安派的思想主旨。袁宏道认为,直舒胸意,不抄袭前人,才是最好的诗作,哪怕这种胸意有瑕疵,不完美,也比抄袭要好,故而袁宏道所说的这番话,就是针对前后七子所提倡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而来者。

这种观念仍然是本于李贽的童心说,因此范嘉城、段慧冬所著《晚明公安派性灵文学思想研究》一书就认为:“王阳明心学为性灵文学的发端演变提供了哲学基础。”对此该书进一步地解释到:“性灵文学思想在阳明心学为哲学基础的大环境下,与中国传统诗教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在心与物的关系中,虽没有否定物,但主观性灵在文学发生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导,明显地表现出重视自我、重视主观心灵的倾向。”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古文贵达 学达即所谓学古也(上)韦力撰

袁宏道撰《广陵集》明周应麐刻本,书牌

最早将三袁并称的人是钱谦益,他在《袁庶子宗道》中说:“所谓公安三袁者也……(宗道)其才或不逮二仲,而公安一派实在伯修发之。”而后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卷十中说:“公安兄弟意矫正王、李之弊,而入于俳谐,又一变而之竟陵,诗道遂不复振。人但知竟陵之衰,而不知公安一派先之也。”这段话中沈德潜将三袁称为“公安一派”,这仍然将“公安派”中加了个“一”字。第一次将“公安派”作为一个词使用者,可能是朱彝尊,他在《静志居诗话》中评价公安派中的江盈科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进之与袁中郎同官吴下,其诗颇近公安派,持论亦以七子为非,特变而不成方者。”公安派作为一个独立的派别,渐渐地受到了文坛的关注。

也正因为如此,三袁的诗文在创作中极力的通俗,他们会把一些村言野语用进诗作中,而《竹枝词》则是袁宏道最喜爱的体裁之一,也有很多的创作。周群说,袁宏道是明代作家中写《竹枝词》最多的作者之一,且在书中举出了宏道所作的《竹枝词,时阻风安乡河中》:“一溪才顺一溪湾,一尺才过一丈还。船子山愁箭括水,儿童又指帽儿山。”这种写法已近于顺口溜。袁宏道还有一些诗作,被视之为口语入诗,他在《答李子髯》中说:“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看来,他认为真正的诗是出于民间,比如他所作的《余杭雨》就基本上是以口语入诗者:

不恨今日雨,却恨前日晴。

无端放隙光,诱我余杭行。

余杭有何趣,败寺老和尚。

若使在西湖,亦得闲眺望。

出门无去处,袖手东西顾。

桑下见蚕娘,泥滓沾衣筼。

只是去临安,已觉步步难。

何况径山路,千盘与万盘。

对于这首诗,周群在《袁宏道评传》中说:“全诗无一生冷之词,无一处用典,自然畅达如行云流水,用散文化的句式,娓娓道来。”也正因为如此,袁宏道所创作的诗从雅变俗,然而这也有矫枉过正的弊端,例如他的《别无念》:

五年一会面,一别一惨然。

只消三回别,便是十五年。

念我志参学,黄杨木子禅。

百遍听师语,终不破盖缠。

辟彼生盲人,生不识紫朱。

告以朱何似,转告转模糊。

别师既不忍,留师复苦难。

十月江风多,留毛盖脑寒。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淘炼不足,率意浅俗”,其实这样的诗还不是宏道所作最通俗者,他还作过一首《人日自笑》:

是官不垂绅,是农不秉耒。

是儒不吾伊,是隐不蒿莱。

是贵着荷芰,是贱宛冠佩。

是静非杜门,是讲非教诲。

是释长鬓须,是仙拥眉黛。

跟这首诗类似者还有一首《渐渐诗戏题壁上》:

明月渐渐高,青山渐渐卑。

花枝渐渐红,春色渐渐亏。

禄食渐渐多,牙齿渐渐稀。

姬妾渐渐广,颜色渐渐衰。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袁宏道所作的这一类的诗:“虽然没有刻意造作的腔调,但不恰当地插入了大量俚语俗语,破坏了作品的艺术美感,”故而认为宏道所作的各种诗“毫无诗意可言,不能不说是败笔”。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古文贵达 学达即所谓学古也(上)韦力撰

袁宏道撰《广陵集》明周应麐刻本,卷首

可能是袁宏道为了从民间吸取营养,他特别喜欢读小说,比如著名的《金瓶梅》,流传至今的史料,最早提到该书者,就是出自袁宏道写给董思白的一封手札,此札中有这样一段话:“《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看来袁宏道只读到了《金瓶梅》的一部分,仅这一部分就让他大感兴奋,他觉得该书写得要比枚乘的《七发》好得多。他的这个看法,有些极端,但也可看出《金瓶梅》对他极有吸引力,以至于他向朋友请问该书的后半部分从哪里能够抄得到。看来那时,《金瓶梅》是以抄本形式流传。

而袁宏道对《水浒传》也同样夸赞有加,他在《听朱生说水浒传》一诗中称:“少年工谐谑,颇溺《滑稽传》。后来读《水浒》,文字益奇变。《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一雨快西风,听君酣舌战。”宏道在此说得更过分,他认为《水浒传》要比儒家的六经以及司马迁的《史记》都要好。由此可见,他对民间文学偏爱到怎样的程度。那个时候,戏曲界常上演汤显祖的《牡丹亭》,为此宏道也同样给予了极高的夸赞:“精极、妙极、趣极,无处不是第一。”

这里的“趣”字是袁宏道的主要学识观之一,他在《叙陈正甫会心集》中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所以他认为学问是阻碍人有趣的主要关键。而宏道在此文中又进一步地说:“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宏道说,年龄越大,官位越高,品级越尊,入理越深,这样的人就离趣越远。

对于性灵说的审美旨趣,除了以上的这个“趣”字,范嘉晨和段慧冬还总结出另有“真”“露”“俗”,对于这一点,袁宏道都有相关的论述,并且身体力行地将这些观念应用在了自己的诗作中。宏道在《冯琢庵诗》一文中明确地说:“独谬谓古人诗文,各出己见,决不肯从人脚跟转,以故宁今宁俗,不肯拾人一字。”而对于他整体观念的总结,江盈科《敝箧集引》中引用了袁宏道的一段明确说法:“诗何必唐,何必初与盛?要以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尔。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触,心能摄之;心所欲吐,腕能运之。心能摄境,即蝼蚁蜂虿皆足寄兴,不必《雎鸠》《驺虞》矣;腕能运心,即谐词谑语皆足观感,不必法言庄什矣。以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达,是之谓真诗,而何必唐,又何必初与盛之为沾沾!”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古文贵达 学达即所谓学古也(上)韦力撰

袁宏道点评《徐文长四声猿》四卷,明万历四十二年钟人杰刊本

袁氏三兄弟中,以宗道成绩最好,因为他是万历十四年的状元,而后他成为东宫讲官,为皇太子朱常洛讲学。三袁虽然以老二宏道名气最大,但是对于公安派在社会上的影响,则大多是宗道为先声。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有《袁庶子宗道》,此文中称:“伯修在词垣,当王、李词章盛行之日,独与同馆黄昭素厌薄俗学,力排假借盗窃之失。于唐好香山,于宋好眉山,名其斋曰白苏,所以自别于时流也。其才或不逮二仲,而公安一派实自伯修发之。”即此可见,宗道对公安派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宗道却与他的两个弟弟在学术观念上有着一定的差异,宗道的学术思想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释诠儒”,也就是说,他把一些佛学思想渗入到儒学观念之中,其实这种做法应该本自王阳明。

宗道的诗作传世者有两百五十多首,《袁宏道评传》中举出了他的作品两首,其中之一为《题宫树春云卷》:

绛阙连宵回,重楼拂曙通。

山岚茜翠外,花气郁纷中。

鸣鸟骄芳树,轻烟散景风。

何须临曲 巘,幽意足帘栊。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古文贵达 学达即所谓学古也(上)韦力撰

闹市中的三袁雕像

对于这类作品,周群评价说:“流丽而不乏雅逸之趣。”跟他的诗相比较,宗道的散文更受关注,中道曾评价其说:“诗清润和雅,文尤婉妙。”周群认为,宗道所写的文,“以游记类最为可读”,举出的范例则是《游西山二》,而书中所举袁宗道所作散文的另一篇则是《上方山三》,我截取此文中的一段如下:

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曰须弥,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惊起龙神,亟呵止,不得,则令通诵佛号。篝火垂尽,惆怅而返。

相关阅读

  • 「古文探奇」观第五泄记|袁宏道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观第五泄记,☀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
  • 读黄裳:书海沧桑,文字风流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黄裳是谁,他曾在一篇文章中罗列了古代书痴的种种情状,生动地描绘了读书人的悦乐和寂寞。几十年笔耕不辍,出版有《锦帆集》《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珠还记幸》等专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