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更说到刮:那不待就,整个小苍由(山)的随园,不都是括地皮来的未?记得当时南京某人,曾送了他一对:'六十生儿天有眼,拾地知县地无皮。'"

这是1947年11月23日《真报》第二版所刊《袁枚的为官》中语句,作者一林。

文不雅驯,且有舛错。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其一,随园(原名隋园)是袁枚以三百金从前江宁织造隋赫德家购下的废园,怎是"括地皮"?

其二,袁枚33岁便告别仕途,为何到60岁时还提他当知县的事?

一般认为,袁枚政声不错。1936年第2期《乡心月刊》上,朱新炎在《袁枚》一文中指出:"袁氏不仅文名诗名,卓卓人上,亦一代循吏,历著政绩……庶民无怨声,可为父母矣。"

然而,2011年第1期《文史月刊》上刊发的《袁枚怎么那么富》一文称:袁枚任沭阳知县时,审案前暗示原被告行贿,再在堂上将双方贿赂公开,斥曰:"尔兄弟擅敢贿嘱长官,玷我清名。"当堂据理宣判,双方口服心服,可将"原银带回","归启视之,则原包内并非银,乃斤两相等之细碎沙砾也"。

此说绘声绘色,查其出处,来自《袁枚与沭阳》一书中《逸闻轶事话袁枚》部分,原题为《袁枚巧收礼》(作者徐浩),属民间传说,不足为据。

令人好奇的是,袁枚晚年"四方客至,坐花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樽酒联欢殆无虚日",开销巨大,不靠贪污来的钱,又会靠什么?

少年天才无奈家贫

1716年3月,袁枚(字子才,号简斋)生于杭州,是家中独男(有二姐二妹)。祖袁琦,父袁滨,"皆以贫游幕四方"。袁琦性旷达,但袁枚出生时已去世。

袁枚曾说"我家虽式微,氏族非小草",据学者王英志先生钩沉,袁枚高祖袁槐眉在明崇祯时任侍御史。

崇祯元年,深宫获一小画,上题:"天启七,崇正十七,还有福王一。"暗示明祚不久,崇祯下令追查,袁槐眉说:"此事不经,何由得至大内,如一追究,必有造讹立异,簧惑圣听者。"事遂止。

袁枚的母亲章氏性格温和,"其教枚也,自幼至长,从无笞督。有过必微词婉讽,如恐伤之"。

袁枚5岁开蒙,7岁入私塾,12岁与师傅史玉瓒同中秀才,18岁时,"受知于浙督程公元章,送入万松书院",毕业后,被补为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科举成绩一等的秀才由公家给以膳食),每年廪饩银四两。

袁枚坐等科举时,父亲袁滨因年迈退休,家中经济拮据,以致"家徒四壁,日用艰难"。

全家凑了2两白银,让袁枚去投奔叔叔袁鸿,时在广西巡抚金鉷幕中。走了近2个月,"忍饥受寒"到了桂林,没想到袁鸿生气地说:"汝不该来。"

袁鸿在金鉷手下不甚得志。金鉷是汉军旗人,善用兵,雍正评价他:"郭鉷(本姓金,父死后母改嫁郭家,故又名郭鉷)人明白,去得。郭维新之弟。好汉军……到(倒)似直爽。清瘦相貌。将来可以升用。上中。"

幸遇平生第一知己

经袁鸿介绍,金鉷接见了袁枚,试以文章,立刻惊呆了。特别是袁枚现场写出骈文《铜鼓赋》,后被金鉷收入《广西省志》,列为"艺文"首篇。

金鉷留袁枚3个月,并推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博学鸿词科是普通科举外的特别科举,由三品以上官员推荐考生,皇帝亲自出题,偏重文学,考中者可直入翰林院。

清代只办过两次博学鸿词科,一次在康熙时,雍正想办,因响应者少,不了了之。1736年,乾隆登基,重开已停57年的博学鸿词科。

高官可推荐多名考生,金鉷上疏却只荐袁枚一人,他说:"臣朝夕观其为人,性情恬淡,举止安详。国家应运生才,必为大成之器。"此举致"天下骇然"。

带着金鉷给的120两白银,袁枚奔赴北京。临别之际,袁枚写诗说:"万里投知己,千秋见伟人。"

共176人参加此次博学鸿词科,最长者万经已80多岁,袁枚最小,仅21岁。最终录取15人,第一名是刘纶,他后来当上了宰相,与刘统勋并称"南北二刘"。

出乎意料,后成为诗坛领袖的袁枚名落孙山。

几年后,袁枚考入翰林院,去看望金鉷,正值大雪,金鉷出门迎接,笑着说:"果然翰林耶?"表示自己没看走眼,后二人再未谋面。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袁枚去世前,在遗嘱中称金鉷是"六十年来,生平第一知己。"

章学诚说袁枚可杀

落第后,袁枚滞留在京,辗转借住于几位同乡处,常携诗文拜访权贵,遇左副都御史赵大鲸。赵也是杭州人,曾在万松书院执教,对袁枚诗文极表欣赏,袁枚"乞一授养所",赵便给他找了个工作——坐馆于翰林嵇璜家,为其子开蒙。

有了稳定工作,袁枚埋首八股。

1738年8月,23岁的袁枚中举,半年后,会试成功,第二次踏上保和殿,并取得二甲第五名。

在入翰林院考试中,袁枚的文章被批"语涉不庄",但名臣尹继善慧眼识才,力争道:"此人肯用心思,必年少有才者;尚未解应制体裁耳。此庶吉士之所以需教习也。倘进呈时,上有驳问,我当独奏。"遂平息众议,袁枚当上了庶吉士。

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3年后,通过考试,一般会被留院,可袁枚却遭外放,且是去当知县这样的小官,可谓奇耻大辱,因他清文名列下等。

其一,袁枚不用心,讥清文为"蝌斗"。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其二,京城风气奢靡,袁枚沉浸其中,与伶人许云亭和吴下歌郎吴文安、陆才官有染。后来他还撰文为此辩护,被学者章学诚斥为:"斯乃人首畜鸣,人可戮而书可焚矣。"

主持翰林院考试的是名臣鄂尔泰,他很欣赏袁枚,但考卷糊名,"故不知系袁枚试卷,据实批为下等。待启糊名,知是袁枚后惋惜之至,但已不可挽回"。

离京时,鄂尔泰特意请袁枚吃饭,鼓励说:"观汝状貌,天子必用汝。"

把乾隆皇帝拒之门外

自1742年起,袁枚先后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四地当了7年县令。

名臣史贻直说:"闻汝(指袁枚)宰江宁有善政,诚不负所言。惜杜牧之未免风流耳,远到者宜戒也。"

袁枚为官清正,但生活欠检点。妻子王氏一生未育,袁枚至少娶了5妾,仅一人貌美,故他常出入风月场所。

任江宁县令时,尹继善是两江总督,顶头上司江苏布政使王师和尹联合推荐袁枚任高邮知州,却被吏部否决。当年冬季,袁辞官回乡。

袁枚认为乾隆对他有偏见:

首先,袁枚外放后,钱维城在翰林院考试中也是清文下等,却留为修撰。

其次,只有乾隆能否决尹继善的推荐。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学者郑幸发现,反对来自户部。清重漕运,沿途各县需按例缴钱粮,地方官未完成任务,则"不及一分者,停其升转,罚俸一年",袁枚恰好当年未完成任务。

多年后,袁枚曾写《征漕叹》一诗,说:"吏云米色恶,重叠需舂臼。"这一"舂",则"来时一石谷,簸完盈一斗",且征粮者"狰狞貌粗丑"。袁枚不太配合,也在情理中,不料竟影响仕途。

离开官场后,袁枚专心经营随园,此园本属原江宁织造曹家(即曹雪芹家),后被隋赫德据有,《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可能就是随园。

乾隆第二次下江南前,尹继善到随园拜访,指出"楼高门小",望袁枚改造。袁枚后知是乾隆准备下榻于此,忙写信给尹,百般推辞。诗道:"门小原非迎上客,楼高贪得见江光。"

尹继善见袁枚态度坚决,只得作罢。

从穷人一跃成为大富翁

袁枚"解组入山时,囊橐萧然,只三千六百金",因经济困难,两三年后又谋出山。

据王英志先生钩沉,袁枚向吏部提出复职申请,被派到陕西去当县令。可到陕西仅一两个月,袁又离开。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当时陕甘总督是黄廷桂,曾任两江总督。黄性格耿直、粗豪,袁枚上万言书批评他"公之度可以得小人,不可以得君子","公之威可以治边防,不可以治中土也","公之察事,明于远而暗于近也",时人称"(袁)枚上书稽之如训子"。

有这层故事,袁枚自然难坚持,适父病危,袁枚又回了随园。

再隐居后,袁枚经济状况突然好转,据说与善于理财有关。

袁枚收入主要来自四方面:

其一,土地经营:将随园"东西之田地、山池分十三户承领种植",并在安徽滁州购置田产。

其二,卖文:替人撰写传记、墓志等,"卖文润笔,竟有一篇墓志送至千金者"。

其三,编诗话:据袁枚自述"余编《诗话》,为助刻资者,毕算山尚书、孙相田(慰祖)司马也"。且"有替人求入选者,或十金,或三五金不等",时人说:"此等诗话,直是富贵人家作犬马耳。所以郑板桥、赵松雪斥袁子才为斯文走狗,作记骂之,不谬也。"

其四,设帐教学:特别是收了许多女弟子,引起争议。

到袁枚去世时,已拥有"田产万金余,银二万"。

随园最终羽化为一个传说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袁枚发财,可能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横跨商、学、官三界。

袁枚与扬州盐商往来密切,他与两淮盐务总商江春有40多年友谊。江春去世后,洪箴远继任总商,袁枚的六卷《尽牍》就是洪家出资刊行的。

大盐商们给袁枚面子,因其对清廷政策仍有影响,袁枚与尹继善、毕沅交好,二人都是高官。他们支持袁,除了认同其才华外,也有借重其文坛影响力的因素。尹继善之子任吏部侍郎时,袁枚致信说:"江东士大夫,不为阁下称欢,而转向山人(指袁枚)贺喜。"可见人们已将袁枚视为尹家代言人。

此外,袁枚还和福康安、和琳(和珅之子)定交。章学诚曾讽刺说:"权贵显安,无不逢也;声望巨公,无不媚也。"

以随园为中介,官、商、学有了利益勾兑空间,以致"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新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善于借势,故桐城派大家姚鼐称袁枚:"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者,盖未有及君也。"

袁枚去世前,嘱咐两个儿子"撑持三十年"。袁家子弟在随园住了60多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清末袁家子弟曾想重修随园,但未凑够资金。

1922年4月24日,《时报》的第二张第3版发表新闻:"浙江袁枚后裔袁陈,呈请保护随园古迹,王省长已饬令江宁县吴知事,查明办理。"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1923年,占据此地,一代名园,再无遗痕。

相关阅读

  • 文豪袁枚真的是史上巨贪吗?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袁枚简介,"更说到刮:那不待就,整个小苍由(山)的随园,不都是括地皮来的未?记得当时南京某人,曾送了他一对:'六十生儿天有眼,拾地知县地无皮。'"这是1947年11月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