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二战在欧洲战场爆发后,德国迅速击溃了法国,法国投降后,日本以对法国宣战的名义,出兵南下,占领越南,又和泰国结盟,东南亚形势顿时紧张起来。
日军此时在东南亚搞这么大动作,究竟意图何在,盟军一时判断不清,中国方面认为可能会进攻印度、缅甸、马来西亚,乃至进攻澳大利亚,但英国方面的判断却并非如此。英国判断,日军下一步的方向可能会是从越南绕道,进攻广西,然后进攻西南,逼迫已经退缩到西南的国民政府投降。
国军此前获取国际援助物资的主要通道是云南到越南的铁路,但这条路当时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一方面是龙云对国民政府的物资过境要征税,这项收入一度成为龙云控制下的云南省财政的主要来源,国民政府此时对龙云也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则是,随着越南被日军攻占,原本囤积在越南待运的大量物资和武器装备都被日军缴获,只能转而依赖滇缅路。
滇缅路此时已经成了国民政府的生命通道,所以国民政府格外重视。虽然云南到缅甸的这条路都是崇山峻岭,只能在山上修筑盘旋式的公路,但国民政府仍然征发夫役,从1938年春一直修到年底,12月份才终于通车,成为和滇越路一样的生命大动脉。因为英国和日本早就有同盟协议,加上英国担心中国抗战会刺激其在东南亚殖民地的反抗,所以对滇缅路经常刁难,时通时断。
法国投降后,英国在东南亚驻军很少,担心自己难以抵挡日军进攻,一时六神无主,但在亚洲则仍然梦想以绥靖换和平,所以,在英国要求之下,于1941年7月18日于日本达成了封锁滇缅路的协议,随即开始执行。到9月,日军已经占领越南,又与泰国签订条约,直接威胁到英国在缅甸、马来西亚的殖民地,英国才转而企图利用中国来牵制日本,帮其保住东南亚殖民地,尤其是避免日军进攻印度。
眼看着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日本日渐壮大,终于现在要反噬英国,英国才终于改变了对日本的态度。因此,到1940年10月,滇缅路被封锁三个月之后,又恢复了通车,同时提高了驻华武官的级别,开始考虑和中国成立军事同盟。并且,英国还邀请中国派出一个军事考察团,到缅甸、马来西亚和印度一带考察,商讨共同防御的事。
中国派出的军事考察团规格不算低,团长商震,副团长林蔚,团员中包括海陆空三军将领,时为少将军衔的杜聿明也是其中之一。经过为期三个月的一番考察之后,考察团根据搜集到的相关情况,编写了一个三十多万字的《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报告书》,详细分析了在缅印马一带的敌情,并提出了一个抵抗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是由林蔚和杜聿明起草的。按照这个共同防御计划,预订英缅出兵两三个师,中国出动三到五个军,部署于泰国和缅甸边境的毛淡棉、克耶邦和景东之间,并在毛淡棉附近形成重点,构筑半永久性的纵深防御阵地,形成主阵地带,对日军进行决战防御。很显然,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确保仰光港的安全,因为中国从滇缅路运输的物资就是从仰光港上岸的。同时,很显然的,重庆也很希望借此获得英国的武器装备,来提高国军的战斗力。
但英国这时候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英国的重点在欧洲战场,一时还无力在东南亚投入太多兵力来和日军对抗,而在印缅的英军驻军部队数量很少,战斗力低下,不堪一击。所以,如果要防御,英军当时唯一能够借助的力量就是中国。但英国又担心中国军队过早进入缅甸,会危及其在缅甸的殖民利益,因此在共同防御问题上推三阻四,很不积极。
这个方案经过修订之后,中国1941年夏天正式向日本提出。但英国丝毫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认为,强调中国应该在中国和老挝、中国和缅甸的边境地带布防,防止日军截断滇缅路。所以,英国只想着通过签订中英军事同盟条约,来吓唬日本,让日军不敢轻易进攻缅甸,但却并不希望中国军队进入他的殖民地。
当然,英国也不是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国军身上,也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调集部队进入缅甸,增加驻军,调整人事安排,提高军事指挥能力。比如中国的军事考察团去访问时,英国在缅甸只有一个装备尚未完成的师,而到珍珠港事件爆发时,不仅这个师已经装备完成,还增调了英印军十七师,英澳军六十三旅及英国装甲第七旅及炮兵、工兵、空军等。
中国这方面反而很积极,从1941年6月,就成立了相关的筹划和指挥机构,并调集相关部队,提前向中缅边境地区移动。珍珠港事件发生三天后,远征军就发布了动员令,但却并未马上出动,真正出动是在两个多月后的1942年2月。在这期间,因为中国、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外交博弈迁延时日,久拖不决,而日军则在这期间进攻缅甸,占领了仰光以及其它相关的军事要点,以致远征军出动之后,只能被动攻击这些日军已经坚固设防的据点。
而在缅甸作战期间,英军表现糟糕,遇敌辄溃,一退再退,等到远征军出动到达缅甸时,战局已经严重恶化,仰光港也已被日军占领。所以,远征军第一次出征缅甸的作战任务就是打通滇缅路,夺回仰光港,并夺回在腊戌被日军缴获的物资。而在指挥体系上,又非常混乱,导致远征军第一次出征缅甸铩羽而归,在回国途中又遭受疟疾等传染病,伤亡严重。所以,杜聿明在回忆中说:“东拉西扯,一无所成,徒使我将士浴血,丧师辱国,回想起来,实深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