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袁崇焕被杀之时,并没有人为他喊冤,但在袁崇焕死了一百五十多年之后,有一位大咖站出来为他说话了。
这位大咖名为爱新觉罗·弘历,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表示:袁崇焕本是大明的忠臣,却死于我大清的反间计。这样的人都不能得善终,大明不亡才怪。
观至此为之动心欲泪,而彼之君若不闻。明欲不亡得乎?——《四库全书》·总目
乾隆皇帝自封为“十全老人”,那自然什么都得是第一,他亲自考证出来的历史,当时谁敢说不是事实呢?
于是在乾隆皇帝发话之后,袁崇焕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尊崇,很多以前见不到的野史传奇也开始抛头露面。
按照乾隆皇帝的说法:皇太极为了让崇祯皇帝中计,估计放走了两位被俘的太监,并通过巧妙的安排,让他们得知了袁崇焕与后金勾结的内幕消息。这两个太监回到北京城之后,立刻将此事报告给崇祯皇帝,袁崇焕因此被当成叛徒。
在乾隆皇帝亲口说出这件事之前,没多少人认为,袁崇焕的死,居然跟两个太监有关系。
乾隆皇帝为什么会如此热心地,为一名前朝将领平反呢?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压制民间的反抗声浪。
很多人认为:在乾隆皇帝时期,大家已经习惯了满人当家做主的状态。可实际上,直到太平天国起事之时,“反清复明”的声浪都没有消停过。
只要出现一些风吹草动,“反清复明”就会被拉出来当大旗,大清的宣传部门,为这种事情简直是伤透了脑筋。
乾隆皇帝玩这么一手,就是要告诉大家:明朝的天是黑沉沉的天,明朝的地是血淋淋的地,在朱明皇室的万恶统治之下,没有正义与善良,只有邪恶与压抑。
你看袁崇焕,如此忠勇的一员良将,却落得一个活剐的下场,这样的政权岂不是活该灭亡?
这种玩法非常高明,我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大家讲讲。
前几年,我看过一部电影,名为《南京!南京!》,是陆川导演拍摄的,讲述的是南京那场劫难。该片甫一上映,就迎来骂声一片。大家都说,陆川导演虚构了一个高尚的鬼子军人(角川),这是在美化鬼子侵略军。
对此,我只有一个看法:说出这种话的人,一定不懂心理学,更不可能懂博弈和权术。
陆川导演有大才,这一手玩得相当高明,因为这才是刻画黑暗的最高境界:捧出一个忠勇无敌的个人形象,借此反衬敌方国家的邪恶与残暴。
按照心理学的定义,这种行为叫“反撇”。
一个拥有高尚品质的鬼子军人(角川),却只能被逼得自杀,这是什么黑暗世道?这是什么罪恶国家?我们为角川流下的每一滴泪,都是对那个罪恶国家的抗议和控诉。
什么叫高?这才叫高。
除了用反撇的方式抹黑大明之外,乾隆皇帝还要用这种方式,实现自我标榜。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求贤若渴,某天,他的相国管仲发现一位大才,名叫宁戚。管仲给宁戚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拿着信去找齐桓公,一定会受到重用。
可宁戚见到齐桓公以后,并没有拿出管仲的信,反而煽风点火地说怪话,讽刺齐桓公。齐桓公勃然大怒,立刻命令左右把宁戚拉出去砍了。
宁戚不慌不忙地说了一句话:“被昏君杀掉的都是忠臣,谢谢你帮我青史留名。”齐桓公一听这话,赶快把宁戚给放了,不想承担这个恶名。
如果袁崇焕是忠臣,那不管崇祯皇帝是不是上当受骗,他都逃不脱昏君的指责。
而乾隆皇帝则像李世民一样,来了个“以史为鉴”,表明自己绝不会像崇祯皇帝那样昏庸。
且不说崇祯皇帝是否真的中了反间计,如果袁崇焕争气一点,直接把皇太极赶走,崇祯皇帝就算心有疑惑,也不会把怒火撒向有功之臣。
退一步说,如果关宁军真敢与皇太极血拼一场,袁崇焕也未必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崇祯皇帝就是标准的“乱世用重典”:只要你能力不行,那就死路一条!
后金第三次杀入长城之后,梁庭栋(宣大总督)和张凤翼(兵部尚书)连活命的幻想都不敢报,直接自杀了事。
看看这两位老兄的遭遇,袁崇焕冤在何处?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祖大寿率领关宁军撤退,那么袁崇焕即使被杀,也就是砍头而已,不至于被活剐。
袁崇焕之所以会落得如此惨烈的下场,从某种意义上讲,祖大寿难辞其咎。崇祯皇帝虽然是动手的那个人,但他也是受害者。
袁崇焕最初的计划,大概就是保持现状。换言之,还把后金束缚在辽东。只要能做到这一点,袁崇焕就可以从崇祯皇帝那里要权要钱,名正言顺地把关宁部队军阀化。
到了那时,就算他不能兑现五年平辽的目标,崇祯皇帝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因为,袁崇焕手下的关宁军,已经变成了他袁某人的私军。
从结果来看,袁崇焕显然是过于乐观了,因为他缺乏维持现状的能力。换言之,当袁崇焕干掉毛文龙的那一刻,后金就已经走出了四面受制的困境。
崇祯皇帝在为袁崇焕拟定罪名的时候,特意加了一条:“袁崇焕携带喇嘛入城。”
及后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崇祯长编》
乍一看非常无厘头,带几个喇嘛进城怎么了?可只要仔细一想,立刻就会毛骨悚然。
袁崇焕绝不会带着几个不相关的人进城,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几个喇嘛是武林高手。那么问题来了:这几个喇嘛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最好的解释就是:这几个喇嘛背后的势力,完全可以充当明金之间和谈的中间人。袁崇焕带他们进城,就是为了和谈的。
因为袁崇焕立主与后金和谈,所以乾隆皇帝把袁崇焕捧起来,完全没有不妥之处。因为这可以证明一点:大明当初完全应该与后金和谈,崇祯皇帝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样一来,乾隆皇帝还可以说:我大清是非常爱好和平的国家,当初一直想和大明和谈,但大明的崇祯皇帝完全没有诚意,杀了和平使者袁崇焕。
这种说法其实很无耻。
“和议”二字说起来简单,代价却相当大:不但要付出大批白银,估计政治利益也要让出不少。依崇祯皇帝那种强硬的性格,怎么可能答应呢?
当初是你夸下海口,要五年平辽。现在敌人打到了北京城下,让你退敌你退不了,却带着喇嘛进城搞和谈。袁崇焕就专干这种破事,换谁不发火?
袁崇焕之死,其实比这还复杂。
到了最后关头,崇祯皇帝追究他擅杀毛文龙的事情,袁崇焕还想拉东林党重要人物钱龙锡垫背,直接把自己弄进了党争里。
好汉做事好汉当,袁崇焕在杀毛文龙后,实在没有必要拉别人当垫背的。但袁崇焕却非要拉钱龙锡一把,于是他在给皇帝的奏章上说,我杀毛文龙的时候向钱龙锡申请过,钱龙锡也同意了。
可袁崇焕说话前后矛盾,他自己承认过:杀毛文龙这事办得不好。
臣诛毛文龙之间与当时情事如此,但文龙大帅,非臣所得擅诛。……谨据实奏闻,席藁待诛,惟皇上斧钺之,天下是非之,臣临奏不胜战惧惶悚之至。——《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
崇焕虽诛文龙,虑其部下为变,增饷银至十八万。然岛弁失主帅,心渐携,益不可用,其后致有叛去者。崇焕言:“东江一镇,牵制所必资。今定两协,马军十营,步军五,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帝颇以兵减饷增为疑,以崇焕故,特如其请。——《明史》·袁崇焕传
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后,完全可以不提钱龙锡,但他却提了,更是白纸黑字写下来让世人皆知。无论袁崇焕当时是出于什么动机,但这样做显然是把自己拖入了党争的漩涡之中。
后人根据袁崇焕的这种说法,认定他也是东林党之一。
很多人或许不一定想袁崇焕死,但钱龙锡一掺和进来,性质就不一样了。钱龙锡所在的东林党得罪了不少人,他们都希望通过打击钱龙锡的方法来打击东林党。
既然如此,先收拾袁崇焕吧,这是他自己找死。
了解上述事件之后,再看袁崇焕之死,纯粹就是他自己找死。乾隆皇帝给袁崇焕翻案,居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