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平和是最重要的。
傍晚在校园散步时,发现一些树上开出了一团一团紫色或淡紫的小花儿,用识花软件扫了扫,是紫薇花。紫薇在夏秋时节开花,花期为6月—9月,因为花期长,宋代诗人杨万里赞叹:
“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
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紫薇花的花语之一是"平和",正是因为平和,紫薇花避开了百花争艳的春天,在满眼单调绿的夏日,贡献了一抹清雅柔和,又不失亮眼的色彩。"平和"也是目前国内PPP模式实现长远发展所需要的。
◆◆◆
近几年,国内PPP模式经历了从热到冷的巨大落差。PPP最热的时期,万亿PPP项目井喷而出,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PPP市场。同时,也促生了各种乱象,如明股实债、兜底承诺、无序竞争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飙升,财政部不得不着手严控PPP项目管理,清库不合规范的PPP项目,踩急刹车。
一拥而上的激进策略,反倒欲速则不达。发达国家公共项目中,采用PPP模式的仅有10~20%;发达国家保险、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PPP项目的投资额占比也就10%左右,何来遍地开花?
这几年的PPP乱象,可以用寻租理论来解释,包括地方政府的寻租和社会资本的寻租。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社会资本为了业绩,共同推动了PPP模式的非理性繁荣。在寻租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忽视了自身的债务负担,社会资本忽视了自身的资金实力。不仅地方政府因政府付费或担保承诺的PPP项目付款财政不堪重负,社会资本也因狂接PPP项目引发资金链断裂、陷入财务危机。
◆◆◆
政府公共项目,属于经济学概念中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给原本是归于公共部门,PPP模式的意义在于由公共部门(政府)与非公共部门(社会资本)共同提供公共物品时,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市场化运作可以带来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减少政府干预可以进一步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合作共赢。将决定公共物品完全由政府提供还是由PPP模式提供的因素定性、定量化,则设计出了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这两项标准规范。没有通过这两项标准,则不适合采用PPP模式。
在国内PPP模式推广的高潮期,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并未发挥出理性的评判作用,而是为“通过”而通过。咨询机构带着预设,往通过的指标上靠。社会资本的效率虽高,但由于项目方案政府付费、兜底承诺等设计,使社会资本的盈利依赖于政府,这种依附关系实际已经大大降低了效率,政府却浑然不知。
◆◆◆
林毅夫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中,把禀赋约束放在核心地位,市场内生于禀赋约束,任何经济活动都受到要素禀赋的约束。那么PPP模式受到的禀赋约束主要有哪些:
1.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催生出与之匹配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
2.人口,人口数量、结构等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多少;
3.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即使存在发行地方债券的融资渠道,也须遵循"量入为出"的财政管理原则;
4.价格,基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益属性,定价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监管,存在上限;
5.现有公共产品和服务,只有在现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确不能满足公共需求时,才能允许新建项目,避免重复建设、高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等。
若是硬要突破这些禀赋的约束,无非形成两种局面:一是地方政府承担后果,地方财政寅吃卯粮、捉襟见肘;二是社会资本承担后果,投资失败、亏损惨重。例如目前很多地方宣传的片区开发PPP项目经验,探究其本质,之中相当多的子项目都属于政府付费项目,片区开发完全市场化的盈利性根本不存在。
我们回顾PPP模式的初心,是为了走好未来的路。国家发改委将政府参与投资和提供前期补助的PPP项目纳入政府投资项目范畴,依照新颁布的《政府投资条例》严格管理,开展项目可行性论证,自然地包含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PPP模式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希望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保持平和的心态,理性看待每一个PPP项目规划,谨慎安排PPP项目投资,更重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发挥PPP模式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