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西施之名,最早见于先秦诸子的著作,《庄子》、《墨子》、《荀子》、《管子》等都有关于西施的记载。屈原《九章》和宋玉《神女赋》也提到过西施。不过,文字都相当简略,并未涉及西施的身世。
(1983年版电视剧《西施》的扮演者董智芝)
把《史记》、《国语》中所述的越国献给吴国的美女,坐实为西施,并在吴越之争中掺入其中,实始于成书较晚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书的依据,很可能一部分系采自民间传说,也不排除相象和虚构的成分。
西施故事的起源,大致如此。再经过历代文人的艺术加工,就更显得丰富多彩了。但后世对西施的评价,褒贬不一。如唐诗人刘瑶曾斥西施为“妖娥”,认为西施乃是导致吴国败亡的罪魁。清代诗人蒋士铨亦持此说。他在《响履廊》一诗中,认为正是西施的木屐踏碎了吴国的山河。
但也有为西施辩护的。如与蒋同时的袁枚认为历朝衰亡,“其过终在男子”。晚唐诗人罗隐则指出:“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意谓,若说亡吴是由于勾践施了美人计,那么亡越又该归罪与谁呢?
另外还有些人,是赞扬西施、甚至把她奉为功臣的。唐诗人崔道融在《西施》一诗中说:“一笑不能亡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宋诗人郑獬则说得更为明确:“若论破吴功第一,黄金只合铸西施!”这一观点,在明传奇《綄纱记》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从此,西施的名字更为人所传诵,作为古代爱国妇女代表的形象也更加鲜明了。
关于西施的结局,历来有几种说法:
一、吴亡,随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
二、沉水而死。此说最早见于《墨子》:“西施之沉,其美也。”李商隐和皮日休也确认死于水一说。至于这“沉”,是自沉,抑或被沉,亦人言人殊。
三、西施最后回到了故乡。初唐诗人宋之问《綄纱篇》:“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此说为不少人所沿用。新春秋2015年曾到绍兴,便道访问萝村时,发现当地人都深信西施确曾重新到过若耶溪畔。
四、范蠡同西施双双隐居于钱塘湖畔陶公山以终天年。对此,宁波人说得言辞凿凿,山名“陶公”,其上有西施遗迹,也是事实。但据《史记》,范蠡出走前,曾致书文种,却未言及去向。又,范本楚人,入越称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后,称鸱夷子皮。经商致富后,“止于陶”(今山东定陶),自谓“陶朱公”。于是,天下称之。
(作者系头条问答文史类专家、问答优质奖得主,更多精彩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新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