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如是我闻一
45.形而聚气,气聚藏精,精凝孕质,质立含灵
姜白岩说:有士人走在桐柏山中,碰到一个仪仗队,从衣冠来看,似是鬼神,士人就悄悄躲到林中,谁知车里的大官已经看见了他,叫他出来聊几句,态度还算温和。
士人问:“您是……?”
答曰:“此地山神。”
又问:“什么朝代开始在此为神?您给我讲讲,也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长点见识。”
答曰:“你问的属于人鬼之间的事,而我只是个地神。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万物逐渐成型。形而聚气,气聚藏精,精凝孕质,质立含灵。所以说神灵是与天地共生的,只有圣人才能理解天地造化的原理,因此燔柴(祭天的)、瘞玉(祭山的)这些东西才出现在《六经》里。不过后来出现了小说杂记这些民间的东西,胡编乱造,说哪个神姓刘,哪个仙姓张,说天帝有兴废,说河伯姓吕和冯,这是两口子。严肃的读书人怎能容忍这些呢,于是宋朝起来个朱熹,用理来解释天地变化,否定了诗经中‘黄矣上帝,临下有赫’的说法,并把鬼神之事归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我看你像是个读书人,你帮我给世间儒者传个话,让他们要懂得圣人的用心。”士人行礼然后退下,之后他就经常把这些道理说给别人听,终于渐渐的被当成了神经病。
老夫认为,这番道理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不过不是什么山神所言,估计就是姜白岩自己琢磨的,假借鬼故事而已,人家神仙都那么忙,哪有功夫跟凡人计较这些事情呢?
故事完。
这次老夫要支持纪大官人的看法了,神话本来就是民间百姓的娱乐体系之一,给神仙起名字不仅形象化接地气而且好传播,这跟朱熹研究的那套没什么关系,世间儒生误解圣人之言大多是多受了朱子、王弼这些后来人的误导,真要是神仙的话,有空多教育教育那些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