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伍子胥既死,越王勾践顿时放下心来。
他问范蠡:是否可以伐吴了?
范蠡说:别着急,再等等吧。
他觉得时机还是不够成熟。
越人屏息凝神,像猎人一般,伏在树丛中,躲在阴暗处,等待发起攻击的时刻,而夫差则大摇大摆,横行于中原大地。击败齐国之后,夫差自认为已经无人能够阻止吴国称霸了。公元前483年,他连续两次召集北方诸侯会盟,欲图显示霸主之权威。两次相会,诸侯们的确是参加了,但态度阳奉阴违,显然不服。
第一次相会在此年夏天,夫差召集鲁哀公姬蒋到橐皋(吴地,在今安徽省巢湖市西北之拓皋镇),重温鄫邑之盟。姬蒋对鄫邑之盟没什么好印象,不想重温,让子贡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第二次相会在此年秋天,夫差召集鲁哀公姬蒋、卫出公姬辄(公元前493年即位)以及宋大夫皇瑗相会于郧(大约在今山东省莒县南)。此次相会,自始至终弥漫着不和谐的气息,正式的会盟举行之前,三个心怀不满的人——姬蒋、姬辄与皇瑗先偷偷盟了誓,而盟誓的内容是大家齐心协力拒绝与吴国结盟。三国联手辞了吴盟之后,夫差心头不爽,随便找个理由,派兵围了姬辄的馆驿。
形势顿时紧张起来。
鲁大夫子服何对子贡说:要不你去见见吴太宰伯嚭,替卫君求求情?
子贡带着五匹锦缎去见伯嚭,也没说是为姬辄求情,但是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姬辄的事情。子贡故作惊讶,问伯嚭是怎么回事,伯嚭说:寡君想要事奉卫君,可是卫君故意姗姗来迟,寡君颇有忧虑,就把他扣下了。子贡说:卫君此来,必定要和卫国大夫们商议,那些人有的支持他来,有的反对他来,所以才会迟到;那些支持者是您的朋友,反对者则是您的敌人;如果扣留卫君,岂非舍弃朋友而让敌人得志?再说了,吴国召诸侯相会,却又捉了卫君,以后哪个国家还敢再来?如此,吴国何以称霸?
伯嚭一想有理,就把姬辄放了。
这两次失败的会盟没能让夫差认识到自己的劣处,他不知道在如此不得人心的情况下,即便勉强争得霸主之位,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且很可能招致中原诸侯的仇视。他更不知道,在吴国背后,更大的危险正在悄然袭来。
公元前482年秋,夫差终于等来了梦寐已求的时刻,他召集晋定公姬午、鲁哀公姬蒋以及周天子的代表相会于黄池(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南),强硬地要求霸主之位。
会盟坛上,吴、晋双方为谁先歃血争得不可开交。吴人说:于周室,我为长。晋人说:于姬姓,我为伯。双方争来争去,结局似乎遥不可期。此时晋国执政赵鞅不耐烦了,下令司马寅摆开阵势,做好战斗准备:两边打一仗,先后次序不就分出来了嘛!司马寅回道:别着急,我先去观察一番。少顷,司马寅回来向赵鞅回复:吴王气色不对,莫非其国内有乱?我们不必费力去打,耐心等候就是了。
司马寅猜对了,夫差果然同意让晋国先歃血。
于是,曾经的晋、楚双霸变成了晋、吴双霸,南方风水流转,恍惚若梦,而北方的霸主依然是晋国,尽管晋国早已不能在事实上掌控北方。
夫差更无法掌控南方,他得到的,是一个纯粹的虚名。
因为,二十多天之前,他的国家,那耗尽民力修筑的姑苏大城,他的温柔乡与花花世界,已经被越王勾践轻而易举地,攻破了。
越国军队进入吴国的时间,是六月十一日。
当时,吴王夫差刚刚抵达黄池不久,正在筹划会盟的细节。精锐部队大都被他带到了北方,国内空虚,留守的太子姬友等人,所率兵力有限,而且多是老弱残兵。越王勾践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向吴国发起了袭击。
勾践尽起国内之兵,分作两路,直逼吴都。二十日,先行的一路在姑苏城郊被吴军击败,主将畴无余、讴阳被俘。二十一日,越王勾践亲自率领另一路大军赶至,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即大败吴军,斩杀吴太子姬友等人。次日,勾践进入姑苏城,此时距其会稽受辱已有十二年时光。
随着这一次突袭的成功,南方的局势再度发生巨变,越国成功取代吴国,成为太湖流域的霸主。
当国都被破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至吴王夫差耳中时,夫差正忙着与晋人争先。太子被杀,退路又被越人截断,噩耗如晴天霹雳,令夫差方寸大乱。为防走漏消息,他将自己帐幕中的七名随从全部处死,而后咬牙切齿让晋国先歃了血……
他急着回国。
或许是担心晋国看出自己的慌乱,返回途中,夫差令人放火烧了宋都商丘的外城。
他一度想攻入商丘城中,杀其男子,夺其女人,但是太宰伯嚭劝阻了他:虽可取胜,却不能久留,何必呢?
必须尽快返回南方,以免吴国被越国所灭。
事实上,此时夫差不必担心勾践会一口吞掉吴国,因为越国还没有那样的能力。而且,吴都虽破,大部分兵力仍在夫差手中,若誓死相抗,越国纵然能胜,也要付出相当代价。所以,吴、越双方都在观望,都不想来一场天崩地裂、你死我活的终极决战。只不过,此时局势的主动权掌握在越国手中,夫差要想使越国退兵,只能向勾践求和。
是年冬,越王勾践接受了夫差的请和,撤兵而去。
当夫差一扫当年的骄狂和尊严,重礼卑辞请求与越国达成和约时,不知他是否会依稀想起当年勾践在自己面前的屈辱姿态,也不知他是否记得那早已死去的伍子胥对自己的谆谆告诫。
夫差心中必定有恨,有耻,有悲痛,但这些东西并没有化为复仇的力量,他登位之初为父雪耻的雄心早已不复。他以为勾践攻入吴都,只为洗去当年之耻,缔结和约之后,便不足为虑,于是让国人和士卒休养生息,却没有加强防备。
或许,夫差从心底依然认为越国实力不如吴国?或许他被那个霸主的虚名弄昏了头脑?又或许,他已老迈,真的昏聩到了不能看清局势?
不知道。
只有一点是清楚的——他的松懈和大意,为越王勾践继续增强实力并最终灭亡吴国创造了时机。而他只要稍微意识到这一点,在边境上增派重兵,结局就有可能是另一副模样,最起码,吴国不会那么容易灭亡。
(《大梦春秋》105,待续。文图原创,盗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