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文 | 烟雨客
历史如关山冷月,许多年之后,只剩下了冷静的余辉,当初的繁华盛景,都归于一地寒霜。
就如这把历两千余年风尘,依然寒光闪烁的越王勾践剑,陈列在博物馆的封印下,早已淡漠了刀光剑影的过往。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何其形象生动,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战士们都衣锦还乡。
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
见惯了历史兴亡之后,也只剩下了一声叹息。
这是李白游历越中时的感慨。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战功成,三千越甲不负众望,不久前还妄图争霸中原的吴国就此灭亡。越王勾践拒绝了吴国的八次和谈,绝不重蹈夫差的覆辙。
这把越王剑,是春秋晚期越国的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勾践知耻后勇,他任用贤臣,发展生产,用了9年时间灭掉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他的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然而,这一把剑不只见证了越国的兴盛,也见证了越国的败亡。它所出土的地方,不在越王墓,而是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普遍认为这把剑是战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间,楚国出兵越国时楚军缴获了此剑,带回了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
西施
唐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李白似乎对吴越春秋极为感兴趣,他写西施,也是感慨西施亡吴国,最终去不还。孰对孰错,是功臣还是牺牲品?那位在生在苎萝山下砍柴人家中的亭亭少女,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她的幸福与悲伤,早已无人理会。
清人李渔 《玉搔头·微行》:“常笑吴王非好色,不曾亲到苎萝村 。”《花月痕》第十回:“非有卞和之明,不能识荆山之璧;非有范蠡 之智,不能进苎萝之姝。”
事实上,吴国的败亡,与西施并无直接关系,然而却是灭吴策略中一环。美色、美酒、财物……通过物质与精神,全面麻痹敌国,而自己卧薪尝胆,砥砺农商,富国强兵,最终局势全面逆转。
《越女》
唐 汪遵
玉貌何曾为浣沙,只图勾践献夫差。
苏台日夜唯歌舞,不觉干戈犯翠华。
日夜歌舞,荒于国政,吴王夫差的结局也是注定的了,他的死也很悲怆,本来可以苟延残喘,但他说既然宗庙覆灭,就自杀殉国。他也感叹,若泉下无知还好,若有知,有何颜面见伍子胥?
历史总是重复。勾践灭吴后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战国时,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越国攻打楚国,楚威王发兵迎击越军,大败越军,杀死越王无强,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越国因此分崩离析。
浣溪沙
唐 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余,
几多红泪泣姑苏,
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
越王宫殿半平芜,
藕花菱蔓满重湖。
“试问越王歌舞地。佳丽。只今惟有鹧鸪啼。”看遍千古兴亡,所有王朝最后的结局都差不多,不过是断壁残垣,落日残照,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