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不过在现代技术创新的情况下,考量到城市规划或国家战略,许多国家通过迁都将政治中心移转到其他地方,以避免与原本的经济中心重叠。例如缅甸原本定都仰光,于2005年考量军事战略将首都迁往奈比多;巴西原本首都为里约热内卢,1960年考量内陆发展,而将首都迁至巴西利亚;韩国首都首尔距离北纬38度分界线过近,曾在1970年代计划将中央部分机关南迁至世宗特别自治市,目前虽还不是正式首都,但韩国政府已将部分政府机构迁往世宗特别自治市。在东南亚历史上,首都的变化通常与外敌入侵有关,比如高棉王朝原本以吴哥窟威震四方,但被暹罗大城王国毁都,政治中心才改为金边。而大城王朝原本定都阿瑜陀耶(即大城,曼谷北方80公里左右),后因遭缅甸大军攻陷,新的曼谷王朝和流传至今的却克里王朝将政治中心南迁至曼谷。
越南首都的变化可以依稀透露对外关系之消长;通过越南的几个世界文化遗产景点,来看看越南王朝势力的兴衰与迁徙的轮廓。
壹
处在华夏边缘
早期在华夏王朝疆域边缘的政治体大多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最显著的两个例子就是现今的越南和韩国。韩国历史上,从十世纪初建立的高丽王朝到二十世纪初被日本殖民,期间近千年历史大抵只出现高丽和朝鲜王朝,王权稳定性相当高。
而越南从10世纪建立的丁朝到二战后阮朝保大皇帝退位的千余年间,出现过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后黎朝、莫朝、南北朝等,其朝代更迭比较像是华夏的翻版。
贰
上古之都:古螺城
古螺城是越族传统红河三角洲势力范围以及越南所有史籍最原初的历史起点,能够帮助了解越南民族的源起。古螺城兴建于西元前3世纪,也有学者认为是由当时建立欧雒国的安阳王蜀泮的杰作。
现在的古螺城分成外城、中城及内城墙,外城长8公里,中城长6.58公里,内城长1.6公里,内城面积约有2平方公里左右,已看到古城的规模,仅仅可以看到城墙遗迹,以及后世修建的安阳王庙和第一仙祠。古螺小村落里的上祠中祭拜的正是建立越南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安阳王。
相传兴建者安阳王当时建造古螺城时遭遇许多困难,土堆建后即塌,所幸后来遇到神龟教导安阳王依照其爬行的痕迹建城,后来神龟又赠予安阳王神弓;当时属于秦朝将领的赵佗每次入侵古螺均遭安阳王的神弓击退,因此遣其子仲始与安阳王女儿媚珠和亲,再用计窃取神弓,使赵佗成功攻克古螺城。战败的安阳王带着女儿逃到海边,这时神龟出现并直指媚珠就是叛贼,安阳王一气之下砍下自己女儿的头。如今媚珠庵里供奉的无头公主,让人不胜唏嘘。
根据考古结果显示,古螺城墙遗迹设有防御设施,可施放弓箭,同时也有东山文化之代表“铜鼓”以及箭簇遗物出土,显示古螺城当时的统治者在当时已是具备发动军事攻守以及制作精密青铜器具的领导阶层。这个考古历史至少能应证当时赵佗进攻古螺城时,应曾遭到弓箭的攻击。
欧雒被南越王赵佗击溃后,越南北部基本上成为秦汉时期的范围,虽然二征夫人曾在东汉时起义,但立即遭平定;直到唐代以前,整整千年间,越族的先祖在此时似乎无对抗的能力,即便是在五胡乱华的南北朝时期,南朝陈霸先都还能推翻当时在越南称帝的李贲,努力将此区域维持为属于“交州”。
贰
复国基地:华闾古城
到了盛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国力渐无法及于北越区域,唐朝原本的道州县行政区划已有名无实,实权掌握在节度使手中。公元905年,由于藩镇割据之乱,越南当地豪族曲承裕掌握静海军节度使一职,统领北越区域,并迫使唐朝认可,定都大罗城(即今日河内)。后续越南军阀如杨廷业、吴权(后建立吴朝)等人夺权后依旧定都大罗城;与此同时,以大罗城南方约100公里宁平省为基地的丁家,在此取得较为稳固的军事基础,丁部领在公元968年一统北越各地军阀后称帝,史称丁先皇,并建都于今日宁平省之华闾。
华闾古城内祭祀丁朝开国皇帝丁先皇的庙宇,背倚群峰,此区不失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华闾古城目前是越南境内唯一自然与人文复合式之世界文化遗产。
华闾所在的宁平省和清化省一带也是越南后世王朝,往南避锋养锐的基地。公元960年宋朝时,宋不以军事侵略著称,越南从此时期开始展开更多属于越南民族的文明发展,而公元1010年李太祖迁都升龙城,也见证了越南独立王权中心北迁进驻红河三角洲的时代。
叁
万世帝王之上都:升龙皇城
升龙皇城于2010年正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也刚好是李太祖迁都升龙城1000年纪念,河内市各地举办盛大仪式,见证这座古城千年历史变迁。
李太祖当年原本仍居华闾,也许觉得华闾太过狭小,也许想回到他临近河内的出生地,他在1009年颁迁都诏写道:
“遍览越邦,斯为胜地,诚四方辐辏之要会,为万世帝王之上都,朕欲因此地利以定厥居。卿等如何?”
显然“卿等”也没有置喙余地,隔了一年,朝廷就迁到今日的河内。
升龙皇城虽建于李朝,但后世帝王多定都于此,城墙遗迹已非当年李朝原貌。从11世纪开始,到13世纪的陈朝均都定都于此,也对升龙皇城进行增修的工程。
登上皇城端门向南远眺可见此旗台,旗台是阮氏王朝期间所建造,属西式堡垒风格,目前位于军事历史博物馆范围内,成为越南抵御外敌的精神象征。
直到13世纪末,陈朝遭受南边占婆扰边导致国力衰弱,加上国内权臣夺权,才让明朝军队有机可趁。
肆
萧墙之内:西都
陈朝末年权臣胡季犁把持朝政,又对抵御南方占婆入侵有军功,权倾一时。胡季犁出生地在现在的清化省,1397年时下令在其根据地内建造城郭,命名为西都,城墙部分据正史纪载仅花3个月即完工。胡季犁在1400年篡位称帝建立胡朝,起初原本还向明朝请求册封,但越南陈朝遗民逃入北方后请明成祖帮忙归国复位,胡季犁知道这个消息后,于1406年派兵在谅山一地附近突袭明朝军队,同时俘虏陈朝王室后裔。
明成祖一怒之下,挥军进攻胡朝,朝中官员多为陈朝旧部,也不愿抵抗,明军在1407年灭胡朝,胡季犁的皇帝生涯不到10年就灰飞烟灭,也让越南再度进入所谓“第4次北属时期”。其实第4次北属时期也不过20年左右。
胡朝西都遗址与邻近村落融为一体,居民每日都必须从此地经过。虽说明朝军队压境迫使越族王室不得不放弃红河三角洲地区,不过未来后黎朝的开国皇帝黎利则带领手下展开反抗。
后黎朝以后,越南已经成功巩固红河三角洲的势力范围,甚至有余力向南征伐殖民,灭占婆、征高棉。有了站稳在河内的根基,才有后世以顺化、会安为权利中心的阮氏王朝。
伍
大航海贸易时代的痕迹:顺化皇城
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国家于16世纪初起开始在亚洲建立据点,并试图与中国和日本展开贸易,当时明朝已不再严守明初海禁政策,默许葡萄牙人在澳门通商,此贸易政策转变促使东亚海港城市兴起。其中,顺化皇城的外港会安也是在此背景之下蓬勃发展。
顺化皇城是在1803年阮朝嘉隆皇帝阮福映统治下开工,阮氏王朝开国君主为什么会选择此地作为权力中心,就必须从16世纪因为海洋贸易而兴起的“广南国”说起。
16世纪的越南陷入分裂,黎利建立的后黎朝已无法掌控国家,实权落在两个军阀手中,郑氏控制北越,阮氏控制南越,阮氏以顺化和会安为根据地,透过海上贸易获得向南方拓展的实力。会安是顺化的外港,位于当时广南地区,公元1615年时,阮氏同意葡萄牙人在会安建立费福港,并借此进行国际贸易,虽然阮氏名义上仍奉后黎朝君主为正统,但外国人多称阮氏控制之区域为广南国。
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之间,广南国君主向南扩张,击败占婆和高棉,甚至与当时的曼谷王朝有军事冲突,显示广南国透过国际贸易取得的经济利益足以成功向南扩张,奠定现在越南领土的雏形。广南国虽在公元1777年因起义而灭亡,但其流亡曼谷的后裔阮福映卷土重来,在1802年上演王子的逆袭,统一越南全境,建立了直到1945年才告终的阮氏王朝,阮福映便以先祖的基地顺化作为王朝首都。这个城市历经143年整个越南和新首都的地位,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将顺化皇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陆
从区域史看越南王朝权力中心变迁
汉、唐强盛时期,越南北部基本上在北方势力范围之下,但越南逐渐在河内红河三角洲地区巩固基础,随着藩镇割据,越南王朝便开始着手打造属于自己的王朝,各王朝开拓者的权力中心不断在河内和清化之间徘徊,但红河三角洲基本上已经成为越南民族稳固的根基了;明朝初期虽强,却因越南内部自乱阵脚,随后的黎朝马上就恢复自主,甚至开始向南殖民扩张。阮氏王朝迁都顺化,则是因为祖传根据地受益于国际贸易而蓬勃发展,但越南北方依旧在阮氏的控制范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