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 杂诗· 其二》赏析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 杂诗· 其二》赏析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 杂诗·   其二》赏析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草书】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尽显艺术之美。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 杂诗·   其二》赏析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

郭赋林,1959年生人,字 釜麟;堂号:赋集堂主,慈林居士;学者、诗人、社会活动家,著名书画家、慈善家、艺术品鉴定专家。他出生于书法世家,“为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游仙诗的祖师、中国风水学鼻祖郭璞”的后人,自幼受父亲和祖父的启迪。秉承祖荫,初萌家教,钟情绘画、书法,临、摹、读、览先祖郭璞书法,同时,以唐欧虞入手、上溯魏晋得龙门之骨力,下沿颜鲁公、赵松雪、取麻姑、告身三门记之筋骨。行书于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永禅师学字文,气势磅礴走宋代大家米芾、岳飞之气运。几十年不辍,遍读典籍。踏遍山河大川,广访名家石刻,广拜贤师,潜心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下,直根于北方黑土地,驰磅礴之气运,汲中原之灵性,慧兰亭之雅风,拓中华古韵之风范,吸华夏之精髓,堪称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

郭赋林先生,不断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探索过程中体会:书法发乎于笔, 运乎于心,呕心沥血,苦苦探索,深悟古意,在笔笔有宗,字字有法,章章有道中潜心精研。进而在书法的艺术基础上 ,不断追求笔墨的变化 ,并着重书出作品的意境与精髓,同时,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将传统书法精神与哲学、美学相融合,从而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书法艺术风格,在创作、创新中见其深厚的笔墨功底。多年文化底蕴的积累。展现作品充满创意的艺术构思,努力追求独具个性的艺术书风。其书体真·草·隶·篆·行,无论焦墨、浓墨、淡墨、轻重、虚实、枯润都笔笔清晰,气运生动,这已经成为其书法艺术的主要特点。

郭赋林之书风,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更注重作品布局谋篇之气运。体现古人六书之意,表现精、气、神、骨、肉、血交融的理论,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追求大尺幅、震荡性、榜书的视觉效果和冲力,多以侧峰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书体线条、墨韵处处都透着艺术之美,洋溢着独特的审美气息,颇具独到的北方豪放派风格。

他的翰墨之玄妙,章法之严谨,沉着稳健的表达隐于其作品之中,深得书法名家和书法爱好者的赞誉。

在雍容中见清峻,在清峻中见挺拔,在挺拔中见英武,在英武中见儒雅。郭赋林先生他的作品予以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喷发而出。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现为:中国社会艺术榜书委员会会员,全国名家书画艺术界联合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北方的年》总顾问,中国中央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原培训部主任,《水墨丹青栏目》特约书画家,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会员,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

院士,釜麟艺术馆 馆长,釜麟书画院 院长,嘉豪典藏(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董事长。

郭赋林先生于2014年,在钓鱼台国宾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中国梦,慈善中国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为助航中国梦亲笔题写:中国梦,慈善中国万里行!其作品被纳入中共中央党校《慈善中国》大型系列丛书;同年并为中共中央党校书写《党魂》、《中国梦》、《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墨舞风云》等作品。2014年8月郭赋林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由公共外交中心举办的中外文化友好交流活动,其作品《无声》被外国使臣收藏。2015年3月日,郭赋林老师的典籍:《询道》、《问道》、《书道》、三部曲著作第一卷完成。2014年至2017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次成功举办郭赋林个人书画大型展览,展览主要内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水墨艺术精髓”。以文化兴企结合企事业单位共同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国内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草书鉴赏


杂诗· 其二

作者: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 杂诗·   其二》赏析

著名书画家郭赋林作品


《杂诗·君自故乡来》也称《杂诗(其二)》,是盛唐时期大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诗歌前两句以记言的方式询问从家乡来的友人,后两句则仅问寒梅是否开花一事,出人意外。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思念。此诗化复杂为单纯,变质实为空灵。全诗平淡质朴,却诗味浓郁。

注释译文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著花未:开花没有?著(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创作背景

王维在孟津住了十余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了是作者强烈的乡思,因此做此诗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

作品鉴赏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应知"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是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汉族,唐代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公元721年(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一,为大乐丞,累官至给事中。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为安史乱军所获,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约四百首,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作有《王右丞集》。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相关阅读

  • 太白楼是个年轻的古董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太白楼,风格仿古,内部却用西式建筑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创新引起了时人的不满,济宁著名画家刘枕青先生认为这种设计不伦不类,老先生在政协会上大声疾呼,但他的意见未被采纳。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