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以前我们还经常有这样的人生体验:起个大早,方便第二天赶路。这在古代更为广泛:古代交通工具效率低下,只能用更多的时间来弥补。
而这样的一个生活细节,也被善于发现生活中细节的诗人所发掘。他们把这一切的生活体验都融入了诗歌当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今天我们读到的这一首古诗产生于宋朝,写的主题是造成起来赶路他所看到的风景,还有他所思考的事情。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陈与义的《早行》,陈与义是南宋初年非常杰出的诗人。无论是写诗还是作词,都很有自己的风格。虽然流传下来的诗词数量不多,但得到的历史评价却很高。
而这样的一首古诗写早晨起来赶路。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第三四句则是写视觉,触觉和听觉。诗人就是凭借这样一首短短28个字的小诗歌,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立体画的画面。
让我们在读这首古诗的时候能够置身于其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诗人对于细节的把握,对环境整体的描绘,对各种触觉的捕捉,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句写感觉。感觉到什么了?感觉到有点冷。“露侵驼褐晓寒轻”,早晨,“露侵”露水降落,即便是诗人穿着“驼褐”也就是用骆驼毛制成的厚厚的毛衣,但是依然感觉到“晓寒”。
早晨就是如此,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温度最低的。诗人虽然穿了厚衣服,但并不能抵御寒冷。这句古诗用感觉的方式,向我们叙述了诗人所在的环境。
第二句写视觉,也就是诗人看到的。“星斗”、“分外明”,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散发着光芒,在这个凌晨显得非常的光亮。
后面的诗句从各个感觉方面进行描绘,力争还原出诗人所在环境的整体。“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孤孤单单的诗人,半睡半醒的过了这一座小桥,他听到了“稻田深处草虫鸣”,让他不再“寂寞”。
这首古诗最大的特点就表现在诗人通过各种感觉的交替结合,描绘出他所在的环境,描绘出他早行所看到的这一切景色。
但是在这首古诗产生之前,关于这一主题,我们很容易想起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在那首古诗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到千古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对比这首古诗,我们依然认为温庭筠的诗歌读起来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