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导读]
《冰鉴》是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受各界人士的重视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冰鉴》是曾国藩吐尽毕生的心血于临终前写成的“压案之作”。

第六章
声音
人生如戏,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里,基本每一个都不会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几乎每个人都会带着一个面具,在人前是一副模样,回家以后又换了一副模样。一个人有着这么多的面孔,这个时候我们就特别的想要分辨出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他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在古代的曾国潘,他就拥有了一双慧眼,擅长靠声音挖掘人才。

61、[笔者絮语]
当年的曾国潘在朝廷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来投奔他的有不少人,那么在这么多的人里边,曾国潘不可能把每一个人都调查的清清楚楚,这个时候曾国潘就利用他在人的面相和人体特征的研究,来辨别一个人的好坏,最终也真的找到了很多的人才。后来随着年纪大了,老眼昏花,就不能对一个人做出很好的分辨了。后来曾国潘又研究除了一套新的方法,利用自己的耳朵来,听一下这个人的声音,来判断这个人的祸福前程。——枕畔耳边都悄悄,忆伊模样声音。

[原文]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

[译文]
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变,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

62、[笔者絮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声音非常的飘,也就说明这个人底气不足,当你教给他一个任务的时候,不能对他报很大的希望,并且一个人的音色会根据他的情绪变化,你紧张的时候跟你放松的时候肯定不是一个音色,如果你非常自然的向外人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侧面的反映出你没有吃过很大的苦,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事情上可能很容易就会慌。——笑貌声音等如梦,十年参学在长途。

[原文]
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译文]
看相识人的时候,听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合,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要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所以不一定见到其人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63、[笔者絮语]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声音非常的洪亮,说明这个人底气十足,并且十分的有把握,也说明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这个人只是单纯的声音比较高,但是一点底气也没有,那就说明他是一个下等人,做不成大事。怎么分辨一个人的有没有底气呢?当一个人的声音特别具有穿透力,让人有一种想要继续听下去的欲望,就说明这个人是一个上等人。相反若是声音只是高高的却非常难听,那么曾国潘就会感觉他是一个下等人。——声音中改变,形质外羸孱。

[原文]
声与音不同。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

[译文]
声和音看上去密不可分,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的闭合之时,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辨识声相优劣高下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着重从人情的喜怒哀乐中去细加鉴别。

64、[笔者絮语]
听一个人在远处的声音和近处的声音。如果你离一个人比较远的时候,他的声音若是像笛声一样,你又特别想要捕捉到的欲望,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一个人才。曾国潘会委以重任。近距离的时候,若是一个人发出的声音跟蛇一样,让人很不舒服,这样的人肯定是一个小人。欣喜如翠竹折断,清脆悦耳;愤怒如平地一声雷,豪壮强烈;悲哀如击破薄冰,破碎凄切;欢乐如雪花飞舞,宁静轻婉。——轻鸥闲态度,孤雁苦声音。

[原文]
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为上。

[译文]
欣喜之声,宛如翠竹折断,其情致清脆而悦耳;愤怒之声,宛如平地一声雷,其情致豪壮而强烈;悲哀之声,宛如击破薄冰,其情致破碎而凄切;欢乐之声,宛如雪花于疾风刮来之前在空中飞舞,其情致宁静轻婉。它们都由于一个共同的特点——轻扬而清朗,被列入上佳之口。

65、[笔者絮语]
曾国藩认为,最好的声音如同天籁一样,总有一种余音绕梁的韵味。可如果声音散漫、干涩,还漂浮不定,没有任何回音,如同荒郊野外一头落单的牛所发出的哀鸣之音。发出这种声音的人,一般都没有太大出息,也没有什么能力,不可大用。不过,有这种声音的人,一般都比较老实本分,适合干一些苦力。——色相声音空不染,法语喃喃尽归依。

[原文]
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

[译文]
如果是刚键激越的阳刚之声,那么,像钟声一样宏亮沉雄,就高贵;像锣声一样轻薄浮泛,就卑贱;如来是温润文秀的阴柔之声,那么,像鸡鸣一样清朗悠扬,就高贵;像蛙鸣一样喧嚣空洞,就卑贱。

66、[笔者絮语]
声音虽然急切,却无任何秩序和规律。曾国藩认为,遇到有这种声音的人一定要小心。声音急切却无规律可循,如同黑夜里耗子啃噬东西时发出的怪异叫声。有这种声音的人,其心眼一般都比较多,尤其不讲诚信和脾气暴躁,喜欢和人争执。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否则会被其所累。远听刚健激越,充满阳气。近听,温润悠扬,充满阴柔,乘风悄动,悦耳愉心,琴师拍琴,雍容自如,乃声中最佳。——高言不大张其口,低语牙齿含不露。

[原文]
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

[译文]
远远听去,刚健激越,充满了阳刚之气。而近处听来,却温润悠扬,而充满了阴柔之致,起的时候如乘风悄动,悦耳愉心,止的时候却如琴师拍琴,雍容自如,这乃是声中之最佳者。俗话说“高声畅言却不大张其口,低声细语牙齿却含而不露”,这乃是声中之较佳者。

67、[笔者絮语]
声音虽然能字句相连,却喋喋不休。有些人很喜欢说话,但说了半天,总让人听得如腾云驾雾一般,不知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曾国藩认为,拥有这种声音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缺点,他们善于表达,而且生怕别人听不懂其话中的意思,因此喜欢喋喋不休地唠叨。这部分人的声音,如同酒醉后的喃喃自语,字句虽然能首尾相连,但没有丝毫生机,更谈不上有感染力。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怨妇一样的心态,除了满腹的负能量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腾云驾雾唠叨嘴,喋喋不休让人烦。

[原文]
出而不返,荒郊牛鸣。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较?

[译文]
发出之后,散漫虚浮,缺乏余韵,像荒效旷野中的孤牛之鸣;急急切切,咯咯吱吱,断续无节,像夜深人静的时候老鼠在偷吃东西;说话的时候,一句紧接一句,语无伦次,没完没了,而且嘴快气促;说话的对候,口齿不清,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这几种说话声,都属于市井之人的粗鄙俗陋之声,有什么值得跟以上各种声相比的地方呢?

68、[笔者絮语]
声音吐字不清,混混沌沌。曾国藩认为,有这种声音的人,其精神状态往往也很差,总是萎靡不振。他们说话时,总让人感觉声音是从喉咙里蹦出来一样,混沌、模糊。这样的人虽然平时少言寡语,但内心比较阴暗,性情比较粗暴,不适合做朋友,也不适合提拔和重用。——贫穷鸟鸣无声气,卑贱兽叫声无音。

[原文]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元音”是也。

[译文]
音,是声的余波或余韵。音跟声相去并不远,它们之间的差异认细微的地方还是可以听出来的。贫穷卑贱的人说话只有声而无音,显得粗野不文,圆滑尖巧的人说话则只有音而无声,显得虚饰做作,俗话所谓的“鸟鸣无声,兽叫无音”,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69、[笔者絮语]
普通人说话,只不过是一种声响散布在空中而已,并无音可言。如果说话的时候,一开口就情动于中,而声中饱含着情,到话说完了,则是温文尔雅的人,而且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名流。如果说话的时候,即使口阔嘴大,却声未发而气先出,即使口齿灵俐,却又不矫造轻佻。这不仅表明其人自身内在素养深厚,而且预示其人还会获得盛名隆誉。——声未发而气先出,开口声中饱含情。

[原文]
凡人说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

[译文]
普通人说话,只不过是一种声响散布在空中而已,并无音可言。如果说话的时候,一开口就情动于中,而声中饱含着情,到话说完了尚自余音袅袅,不绝于耳,则不仅可以说是温文尔雅的人,而且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名流。

70、[笔者絮语]
说话口阔嘴大,声未发气先出,口齿灵俐,不矫造轻佻。其人素养深厚,还会获得盛誉。我们常说面有心生,相由心生,声由心生,曾国潘就充分的利用了起来,通过这些去快速的辨别一个人。最后小编想要提醒大家,社会越来越复杂,通过声音来辨别一个人是远远不够了。在辨别一个人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一点,多多观察他的言行举止。——相由心生勤修练,声由心生动人心。

[原文]
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译文]
如果说话的时候,即使口阔嘴大,却声未发而气先出,即使口齿灵俐,却又不矫造轻佻。这不仅表明其人自身内在素养深厚,而且预示其人还会获得盛名隆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