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有阳必有阴:曾国藩的双面人生之另一面,让人无法接受

有阳必有阴:曾国藩的双面人生之另一面,让人无法接受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曾国藩在近现代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人物。他有着一系列无比辉煌的头衔:文至武英殿大学士、谥号“文正”,武至世袭罔替一等毅勇侯,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学至开创文学流派——“湘乡派”的大宗师,子孙后代人才辈出,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完美典范。

有阳必有阴:曾国藩的双面人生之另一面,让人无法接受

曾国藩(1811一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长沙府荷叶塘白杨坪。6岁入私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14岁能读《周礼》、《史记》,20岁入湘乡涟滨学院,21岁中秀才,23岁读岳麓书院,同年中举人,27岁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授翰林,以倭仁、唐鉴为老师。

咸丰二年(1852年)母丧丁忧回家;咸丰三年奉诏帮办湖南团练,组建湘军;咸丰四年初出师东征。咸丰七年丁父忧,咸丰八年墨绖出山从戎。同年曾国藩援助闽浙皖,帮助弟弟国荃围攻安庆城。咸丰十年担任两江总督,推荐左宗棠负责浙江,李鸿章负责江苏,李续宜负责湖北,唐训方负责安徽,杨岳斌、彭玉麟负责长江水师,然后全力支持曾国荃攻打天京;咸丰十一年攻陷安庆城;同年十月督办东南军务,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同治元年(1862年)升迁为协办大学士,统帅湘军近五十万军队。同治三年攻陷天京,封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赏双眼花翎。同年八月,湘军大裁撤。四年北上平捻,督办直、鲁、豫三省军务;后因平捻无功,曾国藩回调重任两江总督。同治七年改调直隶总督,以“软弱屈服”的态度办理天津教案,最终在自己“外惭清议,内咎神明”的忏悔和国人骂为“汉奸国贼”的压力下,抑郁南京。于同治十一年逝世。清王朝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对曾国藩,褒之者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圣人、完人;贬之者则斥为伪善者、刽子手。

有阳必有阴:曾国藩的双面人生之另一面,让人无法接受

这次咱们谈一谈曾国藩之所以被称之为伪善者、刽子手的原因。

其实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嗜杀的人物。曾国藩不仅仅是因为厌恶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破坏,而是因为曾国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只要是他的敌人,他都想法设法要整死对方,不管是盟友还是政敌还是起义军领袖。

一、曾国藩对待农民起义军

  • 比如《曾国藩奏折》里面有这些内容:“各营生擒逆匪一百三十四名,仅予枭首不足恨,概令剜目凌迟”、“杀之以祭壕头堡阵亡将士,诸勇犹痛憾切齿,争啖其肉”、 “生擒老贼二百二十一名。每生擒一贼,辄剖肠,剥皮挂树,磔石,见者无不凛凛。”
  • 又比如《曾国藩家书》里面有这样的内容:“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此贼之多掳多杀,流毒南纪,天父天兄之教,天燕天豫之官,虽使周孔生今,断无不力谋诛灭之理。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

曾国藩对待任何敌人都是非常残忍,而且还不让对方痛快的死,而是实施剜目凌迟的残酷暴虐手段,让他们受尽折磨的死。

  • 同治三年,曾国荃吉字营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城内十几万太平军万加上几十万老百姓被屠戮一空,湘军在天京城内几乎是逢人便杀,沿街死尸十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令人发指!三十二年后,谭嗣同去南京仍听当地人说“太平军据城时并不焚杀,百姓安度如昔,而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入于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有阳必有阴:曾国藩的双面人生之另一面,让人无法接受

二、曾国藩对待救命恩人

李元度曾两次救过曾国藩的命,可是曾国藩怎么对待李元度的呢?

  • 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围困长沙,曾国藩亲自率领湘军水师偷袭太平军据守的靖港,不曾料到中了太平军的埋伏。湘军战船大多都沉没损坏,曾国藩羞愤的投水自尽。幸好李元度事先安排曾国藩幕僚章寿麟强行将曾国藩从水中捞起,还百般劝慰。这是第一次救命之恩。
  • 咸丰五年(1855年),湘军与石达开率领的太平西征军,在江西九江鄱阳湖口进行大战。曾国藩本想利用湘军水师的水上优势攻克湖口,但是被石达开识破,反而将计就计,反而被太平军诱入鄱阳湖。石达开派太平军不多的水师轻舟冲入湘军水师大营,焚毁湘军大量船只,连曾国藩的座船都被太平军夺走。眼看湘军水师损失殆尽,曾国藩就像赌输的赌徒,又一次想投水自杀,幸被李元度等幕僚死死拽住,才保住一命。这是第二次救命之恩。

但是曾国藩却为了自己的权力恩将仇报,先后三次弹劾李元度。

  1. 咸丰十年(1860年)8月,李元度受命防守安徽要塞城市徽州,结果因为曾国藩的战略部署的严重失误,导致多座城池被太平军攻破,安徽省糜烂,李元度防守的徽州也被攻破。曾国藩为了推卸自己战败的责任,在没有与李元度进行协商的情况下,将罪责全部推给李元度。这一次弹劾导致李元度被撤职。这是第一次弹劾。
  2. 咸丰十年(1860年)11月,李元度被撤职后,不想再呆在湘军这个伤心地,应浙江巡抚王有龄的邀请,打算到浙江另谋高就。李元度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朋友湖北巡抚胡林翼。胡林翼了解曾国藩与李元度之间的恩恩怨怨,就郑重的提醒李元度说曾国藩与王有龄有嫌隙,他这样做可能会遭到曾国藩的报复(真正的曾国藩心胸狭窄,远不是日记中记载的曾国藩那么心胸开阔,曾国藩开始心胸宽广是自己掌握大权以后),如果李元度真的想离开湘军,可以到湖北来找他效力。李元度因为早已与王有龄有约,就拒绝了胡林翼的好意。结果曾国藩得知此消息后,将李元度视为湘军的叛徒,必欲除之而后快。特别是李元度回湖南招募了8000新兵,命名为"安越军",远赴浙江为王有龄效力。 曾国藩认为李元度是在毁坏自己的根基,有明摆着和自己作对,再次将李元度弹劾。要不是王有龄、胡林翼、左宗棠、骆秉章等人上奏为其辩护,李元度必死无疑。经过朝议,李元度被革职留任,待罪立功。 这是第二次弹劾,而且和第一次不一样,这次曾国藩更狠辣,想直接置李元度死地。
  3. 咸丰十一年(1861年)12月,太平军攻陷杭州,太平天国再一次占据优势地位,浙江巡抚王有龄兵败自杀。曾国藩和浙江战场压根没有关系,但是曾国藩一直憎恨李元度,又一次以李元度谎报军功,救援王有龄不力的罪名上奏弹劾。此时湖北巡抚胡林翼已经病逝,浙江巡抚王有龄又战死,少了两个为李元度说话的人。曾国藩本以为这次可以置李元度于死地。结果令其意想不到的是,湘军内部重要将领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鲍超等人都上奏朝廷为李元度辩护,左宗棠甚至当众责骂曾国藩公报私仇,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曾国藩第三次弹劾李元度,而且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

这足以说明曾国藩在功成名就之前,对于权力的极度热衷和可怕欲望,任何触碰他权力的人,阻碍他权力的人,无论与他关系多么亲密,都可以翻脸不认人。

有阳必有阴:曾国藩的双面人生之另一面,让人无法接受

三、曾国藩对待非湘系将领

多隆阿是一员猛将,八旗正白旗出身,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与鲍超齐名,有“多龙鲍虎”之称,但是曾国藩却对多隆阿多有排挤。曾国藩对多隆阿负面评价较多,比如“好理坟山争斗等讼事,又凌辱绅士,颇为官民所憾”,比如说多隆阿才干“似宜将少,不宜过多”。

在使用多隆阿部队作战问题上,曾国藩先是在太湖—潜山战役中对多隆阿不信任,之后又在安庆战役中把最困难的一路布置给多隆阿,导致多隆阿军功虽大却赏赐微小。在庐州战役结束后,对于进攻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问题上,曾国藩又一次把多隆阿当枪使,让多隆阿防御太平军最精锐的陈玉成部,

多隆阿至此完全明白到曾氏兄弟让别人出苦力,自己坐收好处的鬼蜮伎俩,于是满怀怨气,开始消极怠工,再也不愿去当攻打太平天国的先头卒,后来找到机会向朝廷申请调往陕西,剿灭回民起义,坐视曾国荃在天京城下与太平军苦战。

可以说如果多隆阿不是八旗子弟出身的话,多半也不能全身而退。

有阳必有阴:曾国藩的双面人生之另一面,让人无法接受

四、处理天津教案

从鸦片战争爆发以来,随着中国的港口被迫开放,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可以自由传教,自由建教堂。

但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很多借用西洋教义,西洋人在中国有法外特权,很多中国奸猾之徒为了躲避法律而成为教徒,加上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互相抵触的地方,导致清王朝不管是统治阶级的保守派、洋务派还是底层民众,对传教士和中国教民特别厌恶。

随着传教规模的扩展,中国的反教会案件日益增多。比如江西南昌教案、湖南湘潭教案、台湾台南教案、安徽芜湖教案,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于曾国藩办理的天津教案。

同治九年,有人传闻有中国教民迷拐幼童,然后传出教堂挖眼剖心的传闻。 后有人捉拿用药迷拐幼孩的罪犯武兰珍到官府,审讯时牵涉到法国教会的中国教民王三,于是民情激荡。后法国领事丰大业、传教士谢福音要求面见武兰珍。教堂外面、围观天津百姓与教堂之教士、教民发生口角殴打,此时法国领事丰大业持枪进入三口通商衙门,并在衙门内放枪。丰大业情急之下向天津知县刘杰开枪,虽未命中刘杰,却伤到了刘杰的仆人。这一下局势彻底失去控制,群情激荡的天津百姓扯毁法国国旗,打死丰大业在内的法国人九名、俄国人三名、比利时人两名,美国英国人各一名,另有无名尸十具,毁坏法国公馆一处、仁慈堂一处、洋行一处、英国讲书堂四处、美国讲书堂两处,造成了震惊国内外的“天津教案”。

曾国藩一味迎合西方列强,一心委曲求全,保全所谓的“和局”。因为怕得罪法国,对于天津教案中丰大业开枪伤人这件事,明明是法国人的错在先,而曾国藩作为清政府总代表,不敢义正言辞的向法国抗议,向全世界宣告,却一味的强调是教堂蒙受了所谓的“不白之冤”;王三、安三、王三纪等人的供词已经牵涉到了教堂却不敢深究;惩办“天津教案”的百姓的时候,他甚至问法国人需要杀多少人才能“如数办到后,和局便可定否?

在曾国藩杀得16位天津百姓里面,他自知有的证据不足,但是为了所谓的大局,所谓的”和局“,而将他们判决极刑。

曾国藩对西方列强如此软弱屈服的态度,与他屠杀农民起义军的强硬刚强的态度完全相反,足以说明曾国藩的伪善性。

有阳必有阴:曾国藩的双面人生之另一面,让人无法接受

总结

在湘军将领里面投笔从戎的书生很多,比如左宗棠、比如郭嵩焘、比如李鸿章,但是只有曾国藩被称之为曾剃头,曾国藩的外号就代表着当时人们对曾国藩的真正看法,而这一称号代表的只有残暴与杀戮。

曾国藩的湘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生灵涂炭,太平天国运动短短几年,人口锐减几千万,甚至有人估算损失上亿人口,太平天国运动是内战,内战那么这上亿人口损失至少有一半的责任在清军和湘军身上,其实太平军和湘军、清军双方就是在比赛杀人,比赛抢劫,当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巨大的人间地狱。

有阳必有阴:曾国藩的双面人生之另一面,让人无法接受

曾国藩以道德完人自居,外披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皮”,内实为残忍好杀的杀人恶魔。

同样是湘军将领,左宗棠虽戎马一生,到了晚年还抬棺入疆,平定新疆,粉碎沙俄图谋,立下不世之功,在左帅手上也是杀人无数,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左帅喜好杀戮,性情残忍的名声,战争难免伤及无辜,但是不代表可以进行滥杀无辜。

自古以来,无论什么战争,百姓终究是无辜的,他们的命运被掌握在统治者的手里,无论一个人做过多重要的贡献,只要是无缘无故屠杀百姓的,均是中国之贼寇,国人不齿也。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