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杜甫的名句
切当地道出了济南历史悠久、名家代出的人文景观在任职济南的众多历史名流中。曾巩是政绩与文勋都很出色的一位,而且曾巩可是咱们泉水的“铁杆粉丝”。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四轮。
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趵突泉》(《曾巩集》卷七
此诗是说,趵突泉从地下净洁的水质中分流出来,倾洒历山大地,滋润冬草早荣,冲泡春茶味香,路傍清流似明镜,沙边泉涌如车轮,成就了齐鲁乡邦的都会,这里还有娥皇、女英的传说令人惊叹。全诗由山泉的水质、作用写到它清澈喷涌的景象,末从山东全境和悠久文化等广大时空视角取材收结,字里行间隐涵着深湛的文化意蕴。
在济南任职虽只有两年,曾巩对济南的山川风物却情有独钟。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
明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阴成。
虹腰隐隐松桥出,鹢首峨峨画舫行。
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曾巩《西湖纳凉》
注释:这里的西湖就是当时的大明湖。
曾巩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作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创作了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71年至1073年,曾巩曾任齐州知州,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兴修水利,振兴教育,整肃治安,为民减负,为济南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1071年,曾巩到任之后,为治理、建设齐州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地的治安状况大为好转,他主持修建了北水门。在《齐州北水门记》一文中,曾巩介绍,济南泉水众多,这些泉水汇流至齐州城的西北处,该处修有城门以排泄积水。但如果遇上大雨,城外积水暴涨,人们就不得不用荆苇编网,装上泥土挡住,防止城外的水流入城内。但这样既不牢固,又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曾巩于1072年利用原来的城门,修建了水闸,根据水量的多少来开闭,解决了城北的水患。此外,他还主持修建了百花堤、百花台和北渚、环波、水香等亭,以及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等七桥,使当时的西湖(今大明湖)成为济南的一大名胜。
与此同时,曾巩还积极推行王安石新法,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重视发展教育,恢复汉以来的《尚书》之学;在集役疏浚黄河时,由三丁出一夫改为“九丁出一夫”,减轻了百姓负担。曾巩任职期间,齐州“仓廪实”“里闾安”,一派升平景象。
曾巩在济南任职期间,政绩卓著,齐州百姓对他爱戴有加。同样,曾巩对济南的山川风物也情有独钟,关于济南的诗文作品也最多。据统计,曾巩《元丰类稿》一书中所收录的其作关于齐州的文章有10余篇、诗达70余首(占其全部诗作数量的1/6多),其中题咏济南风物胜景的也有五六十首。
如今1000年过去了,曾巩留给济南宝贵的历史遗产仍在传承发展。他主持修建的北水门,至今仍发挥着调节大明湖水位的作用;他修建的“齐州二堂”历山堂、泺源堂,成为趵突泉公园的“三大殿景区”,其中的泺源堂被辟为泉水文化展馆。
“北渚云飞,泺水历山迎帝子;明湖波净,莲歌渔唱念曾公。” 曾巩没有忘记济南,济南的百姓也并未忘记这位造福一方的好官。济南人民先后在千佛山和大明湖东北岸修建了曾公祠。2009年,大明湖扩建工程中,在湖的东部修筑了“曾堤”,并再现了“七桥风月”景观。曾巩在任齐州知州时,为方便游览,在大明湖东南岸修建的一条堤路,当时称之为百花堤。为纪念南丰先生,传承那段历史,在大明湖扩建工程中,将南丰桥与南丰祠之间的一段路命名为曾堤,堤上杨柳垂荫,百花飘香,堤两侧湖水萦岸,波涛阵阵,不仅令人心旷神怡,也是一处赏景的佳处。
近年来,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不仅修复维护了原有的名胜古迹,还改扩建了一些历代名士的展厅纪念室等。北水门历经岁月洗礼,至今巍然屹立于大明湖北岸,元初在北水门上建汇波楼,1981年重建汇波楼。在曾巩诞辰1000周年之际,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在大明湖汇波楼建设“曾巩展览馆”,与南丰祠遥相呼应,进一步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曾巩在此主政期间所做出功绩和他深厚的文学艺术造诣。
据了解,曾巩展览馆共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展示曾巩的人生经历,二层展示曾巩的文学成就。展馆内提取宋代建筑元素符号和曾巩文学元素符号作为艺术元素,色彩上使用老木红、城砖青、国画白和宣纸黄作为穿插色调,同时采用声光电系统重点部位重点展示,包括水墨三维动画、文学成就影片、动态影像半景画、复原模型、互动查询系统等等。
今天新馆正式揭幕。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建曾巩展览馆亮点十足,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进一步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曾巩为这座城市做出的贡献。相信曾巩展览馆将使济南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更加熠熠生辉。
此外,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还对南丰祠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打破传统单调的祠堂模式,增加了展板展示,铸造曾巩铸铜坐像,整个祠堂质朴大气,凸显曾巩一代文学家、政治家的独特气质。
(来自:济南都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