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其辉煌壮丽的战争描写,作者描写了大小百余次战争,可谓是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一部战争史诗。

《三国演义》中的代表性战争
《三国演义》所记录主要是三国时期的战争,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场面之壮丽,种类之多样,都可以说是中外战争作品的一部代表之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堪称三大战役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作战双方是袁绍和曹操,战争发生在公元199年,袁绍挑精兵十万,以乌巢为粮仓,进驻黎阳,与曹军初交失利,改打持久战,曹军疲惫不堪。然而,得于从袁军叛逃的许攸的帮助,曹军转败为胜,获得胜利。这是三国时代的第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几万人战胜几十万人的惊人战役。

赤壁之战,作战双方是曹操和孙权,战争发生在公元208年,挥师南下,号称百万歼灭江东孙氏政权。而孙权与刘备在诸葛亮、鲁肃及周瑜等人努力下组成联军,史称“孙刘联军”。庞统献连环计,黄盖献苦肉计,曹操接连中计,此后孙刘联军夜晚发动急袭,点燃了连在一起的曹军战船,曹操大败而逃,狼狈逃回许昌。从此,曹操的势力,就再也没能扩展到江东,并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夷陵之战:作战双方是刘备和孙权。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成功的典型案例。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劝谏,毅然率大军伐吴。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猛烈地使用火攻,将刘备驻扎在山林之中的八百里联营付之一炬,刘备大败而逃,最终在白帝城悲怆地死去。

《三国演义》中战争描写的特色
1、《三国演义》描写战争,不是主要描写作战双方的武力对决,而更侧重于把主帅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智谋与政治上的阴谋,再配上对战争场面的渲染,完整地展现了战争的前因后果与过程,使整个塑造变得生动立体,削弱了战争的惨烈,使整个战斗成为了一场宏大的英雄史诗。

2、有张有弛,节奏感分明。在激烈的战争中,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去描写紧凑的战争场面,而是间接地插入了较为舒缓的画面,如曹操横槊赋诗、刘备挑灯夜读等等,这样以来便使得情节起伏跌宕错落有致。

3、在描写战争的进程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在于塑造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时,注重人物的刻画,在紧张激烈的战争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神态,成功的塑造出各种各样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如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就是如此。例在赤壁惨败后他却“三次大笑”,他在硝烟弥漫、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败局中仓皇逃命。这样的描写就把曹操这一形象鲜明地勾勒出来。

4、通过对典型环境描写,突出每次战争的个性。如“关云长放水淹七军”,于禁军屯兵于樊城外的山谷之中,地势低洼,而当时时令正值秋季,樊城一带是连日大雨连绵,再加上樊城毗邻襄江。这些都为关羽水攻创造了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最后打败于禁军。

《三国演义》不愧是一部描写战争的文学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