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作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居庸关,在保卫京师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从西部北部入侵北京当然是不止居庸一处。在北京西南,太行山脉往东北延伸出的紫荆岭上,一道关隘雄踞其间,名为紫荆关。明代大将于谦曾说:“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可见在历史的硝烟中,紫荆关一次又一次成为漠北塞外敌寇入侵北京的孔道。更加凸显了在此处设防的重要性。
▲紫荆关遗址
紫荆关的地理位置——京西的屏障
在北方边境上,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为人们所熟知。但在北京西部,起自居庸关,沿太行山北麓,到河北涞源、山西境内,还有一段长城,从明朝初年,就开始在此构建防御体系,《明史·兵志》里称,“皆峻岭层冈,险在内者,所谓次边也”。这就是内长城,而紫荆关就在内长城之上。
紫荆关位于今天河北保定易县城西北四十五公里处的紫荆岭上,因领上遍布紫荆,遂得名紫荆关。它北临拒马河,直通居庸、大同、宣化重镇,西倚临头、雁门和宁武诸关,南靠倒马关、龙泉关要塞,东连河北平原。与北部的居庸关、南部的倒马关并称为“内三关”也就是内长城上的三个重要关隘。
太行山纵贯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从黄河北岸的王屋山,向东北逶迤至北京西山,又延伸至与燕山山脉相接,盘亘河南、山西、河北、北京四省市的交界地带。其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200米以上,与隔壁海拔在50米以下的华北平原形成鲜明对比,从地图地势上看就一目了然:太行山是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之间一道天然的屏障。
▲太行山脉地势图
虽然太行山阻隔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但由于太行山是断裂上升形成的块状山体,内部有很多横向的断崖,加上许多发源于黄土高原,经华北平原入海的河流的切割作用,形成众多幽深狭长的峡谷,虽然非常险峻,但地势较为平坦笔直,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也就成为了崇山峻岭中的通道。这些通道,古人谓之为“陉(xíng)”。
《说文解字》解释:陉,山绝坎也。意思就是说,陉指的是指山脉中断的地方,因为太行山山体连绵广阔,所以这样的中断之处构成了一个延绵的狭长地带。这些“陉道”自古以来就是穿越太行山,沟通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间的要道,其中最著名的有八条陉道,也被统称为“太行八陉”,由南向北依次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和军都陉。除了这些狭长的陉道以外,在太行山脉中还有断陷于山间的盆地,同样也成为了历代屯兵设关的重地。
欲拱卫北京,必控扼这些孔道,这个道理历朝历代自然明白,尤其到了明朝,由于首都在北京,加上蒙古部落的侵扰,这些陉自然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太行八陉上设置防御关隘,也就成了必然。最北边的军都陉,设有居庸关。稍南的飞狐、蒲阴二陉,亦设两关,其一为倒马关,在蒲阴陉所设的便是这紫荆关。
▲太行八陉
“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古人是这样描述紫荆关的,而这也正是紫荆关地理位置重要之处的体现。东汉时,这里就成了抵抗西北乌桓的重要关隘,明朝蒙古瓦剌部土木之变以后也是攻破此处,进而逼近北京。最后由明朝大将守卫北京,这才解了北京之困。
险峻难攻——畿南第一关
紫金关所在的内长城极为特殊,它是在涞源东北迤逦而入,又经乌龙沟长城南行,再转而向西,分布着白石口、插箭岭等零散多段长城,最终在西南延至山西境内。其中,从北部起点到西部白石口的绝大部分,都隶属于紫荆关所管辖。那内长城·缘何会有如此走向呢?
▲内外长城大致示意图
河北涞源县位于太行山脉中的断限盆地中,四周山脉环绕,是进攻华北平原的重要张略补给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涞源以北,则是为飞狐道南口,再一直延伸到蔚县盆地南缘的北口,这一路“两崖峭立,一线微通,逸通宛延,百里有余”。古人评价飞狐道的险峻:“山谷崎岖,易于控扼”。从飞狐口出山,经蔚县的壶流河谷地,可以通往桑干河谷地,西至大同,东至张家口出塞。从涞源向西,经滱水(今唐河)河谷,向西北经灵丘、浑源,也可到达大同。
而从涞源向南,则有两条陉道通往东方,一条是沿唐河河谷向西南,在今河北唐县附近出山;另一条则沿涞水(现今拒马河)河谷向东南,在今易县附近出山,最终通向华北平原,注入大清河。这两条道路是控扼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交通的咽喉要道。如此重要的位置,自然需要派兵把守,于是汉代在西南设置了常山关,在东南设置了五原关。常山关就是现在的倒马关;而五原关,又称五阮关,北魏时称子庄关,宋代称为金陂关,金元以来改称紫荆关,一直沿用至今。
从紫荆关向西北,沿拒马河河谷到涞源,这一段“崖壁峭矗,状如列屏”的陉道,就是“太行八陉”中的蒲阴陉。其实,蒲阴陉实际上和飞狐陉是同一条陉道,是飞狐道的延伸,也是穿越太行山路程最长的一条交通要道。
▲飞狐陉地势
春秋后期,燕文公在今天易县东南修建了燕下都,其着眼点之一就是控制这条交通路线。自古以来,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条广义的飞狐道上。而中原王朝对北方民族政权作战,飞狐陉也是运兵输饷的要道,东汉光武帝为消灭勾结匈奴、侵扰晋北地区的军阀卢芳,下诏整治飞狐道,沿途修筑亭障,直通平城。
在冷兵器时期,地势的高低往往对于战争双方来说十分重要,所以从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进军往往拥有军事上的主动权和优势,再加上晋北地区又连通蒙古草原,这种“朝发穹庐,暮至城郭”的交通便利使得蒲阴陉成为华北平原必须防守的重地。
自古以来,草原上的柔然、突厥、匈奴、蒙古等游牧民族强盛,由于游牧民族的特性,使得他们经常南下掠夺居住在边境的农耕百姓,有的更是通过飞狐陉直接进攻河北地区。而这经常性的骚然使得当时飞狐道防守的压力非常大。
到了明朝,游牧骑兵的边患依旧存在,甚至愈演愈烈。如何防守飞狐陉,仍是一个难题。于是时人便提出在此处再修长城,这便是内长城。涞源境内呈折线的长城,如同包饺子一般,将飞狐陉的出口围裹在内,再以紫荆关和倒马关直面镇守出口的两个方向,防线不可不谓之紧密。而紫荆关在倒马关东北,更接近北京,地位尤为重要。故有“畿南第一关”之称。
▲紫荆关位置图
相对于居庸关而言,虽然居庸关成为北京的北大门,但是事实证明,紫荆关仍然具有居庸关无法替代而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明朝大将于谦曾经说过:“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正如秦人守备函谷而武关不周,咸阳遂倾;蜀人守剑阁而不知阴平已喻,成都先丧也,欲保京师,则紫荆不可不防。”元朝成吉思汗就是久攻居庸不下,转而从此处登入,又从内夹攻居庸才得手,攻克金朝。可见紫荆与居庸互为犄角之势,失一则另一危矣。
紫荆关关城——不断修筑,日渐完善
公元1367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大都,元朝大势已去,元末代皇帝顺帝携众蒙古北退草原。第二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正式称帝,国号为明,建元洪武。
元顺帝虽然无奈主动退出大都,但蒙古部落仍然拥有雄厚的军事和政治力量,能作战的依然有百万之众。新生的明朝依然面临着沉重的军事压力。
为了应对来自北方草原的压力,洪武六年四月,镇守北平的淮安侯华云龙提出在紫荆关设立千户所进行驻防。千户所是明朝卫所制度的一环,重要的关隘通常皆设有千户所以为守御。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
▲明朝蒙古部落分布
此外,明朝还对紫荆关进行了整修和展拓,为历朝之最。在对秦汉以来旧城改建的同时,又修建了一座新的关城。新旧关城的墙体都是用花岗岩条石砌筑,用包砖封顶,十分坚固。
正是因为紫荆关的重要,所以明朝开国以后,直到灭亡,由于天灾人祸,在不同时期紫荆关都有所损坏,明朝政府也就在不同时期内都会对其进行维修和扩建工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紫荆关城的规模,正是明朝政府不断修筑、加固、修缮的结果。
紫荆关关城一共包括四座城堡,以城内真武山为中心,城墙靠山而建,大城套小城,环环相套,形成了一个完整坚固的防御体系。在这种复杂的体系之下,如果敌军不提前了解紫荆关关城的结构布局,即使攻进关城,也难以辨别方向。
▲紫荆关长城
紫荆关的关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南门有三重,第一重又称南天门,明英宗正统初年改筑成,券拱城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横书“畿南第一雄关”,这块石匾和南天门因战被毁。二重门上没有匾额,三重门则位于真武山南侧,门额上嵌有“紫塞金城”四字,进入三重门,也进入了紫荆关的内城。西城称“阳合门”,原来有一瓮城,后于文革期间被砸毁。紫荆关城建在拒马河南岸,所以北门并没有朝北开,而是坐西朝东。
在关城外,还建有三道翼墙进行护卫,向西与涞源县的浮图峪城堡相连,向东也有延伸,直抵两侧的绝峰峭壁。在关城外,沿着城墙还建有四座小城堡,名为:小金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这几座小城堡与关城互相应援互为呼应,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北京保卫战——紫荆关地缘位置的重要体现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也先进犯明朝,侵扰宣府、大同等地,直逼居庸关。在这种情况之下,明英宗决定亲率大军同瓦剌决战。在亲信宦官王振的支持下,明英宗出居庸关,经宣府至大同,因接到前线战败的消息,明英宗决定退兵,在退兵过程中准备取道紫荆关回京,但最后仍然选择了从居庸关回京。但在途中,就被瓦剌拦截包围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土木镇),最终明军死伤惨重,很多扈从大臣尽数被杀,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虏。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堡之变以后,瓦剌首领也先便挟持明英宗至先后到宣府、大同城下,要求明朝军官开城。但是明朝朝廷得知明英宗被俘以后,立即奉明英宗弟弟朱祁钰登帝位,改元景泰。瓦剌以明英宗为要挟的计划落空,便以“送帝还朝正位”的旗号进犯北京。
也先在选择进犯北京之道时并没有选择由居庸关而入,而是进攻紫荆关。由于当时紫荆关兵力不足,再加上精兵甚少,守卫的曹泰便上奏朝廷,请求增派援兵。收到报告后,朝廷不敢怠慢,派山东都指挥使司佥事韩青率军一千前往紫荆关。后又陆续增派两千名官军,补充一千把火器。
此时的明军已经过万,而据史书记载瓦剌进犯有近3万人马,其中精兵2万。而明军虽已过万,但多少经验不足,懦弱无能的散兵。为此,明代宗与群臣商议决定再派遣都督孙镗率精兵一万六千、战马五千匹,又增派两万精兵,一万补给孙镗,另一万由都督毛福寿、陶瑾率领策应。但此时为时已晚,瓦剌已经发起了对紫荆关的攻势,由于紫荆关寡不敌众,守将被杀,而后瓦剌又从紫荆小道绕过紫荆关,两边夹击,攻占紫荆关。
▲于谦
突破紫荆关以后,瓦剌军队两日便陈兵北京西直门门外,城内人心惶惶,朝堂之上有不少南迁南京之声,惟有于谦力排众议,坚请保卫北京。在于谦的指挥下,临时组建起来的22万明军列阵九门之外,终破瓦剌,取得了北京保卫战大胜,可见在这种情况下,紫荆一失,北京就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藤树先生说:
虽然居庸关离北京比紫荆关更近,但战无定式,舍近求远也未必不可。再加上紫荆关歧路众多,非常容易被人从小路绕道包抄,可见紫荆关的防御未必就比居庸关简单,为此明朝吸取教训,不断加强紫荆关的防御体系,但也从侧面认证出明朝军事力量不断削弱的的现实。承载了数千年风霜与硝烟的紫荆关,如今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的鲜活见证,也是研究长城关隘、建筑的绝佳个案。置身拒马河畔,远眺险峻的蒲阴陉,遥思大同边塞,昔日的战马嘶鸣,仿佛就在耳边。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文献:
《明史》
《紫荆关:意外的突破口》
《紫荆关的历史烟云》
《太行八陉》
《居庸关和紫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