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嵩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华夏民族创立者的诞生地、建功立业地和安息地,是中华文化圣山,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嵩山文化圈方圆数千里,天地之中登封历史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起源于登封的二十四节气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称:中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缩影,嵩山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精髓。
嵩山文化区是中原文化的泛称。嵩山之名,早在黄帝以前就已经流传。不论叫嵩山、太室、外方、嵩高、少室、嵩高中岳、崇山、黄室,或嵩高维岳、中岳太室等等,其意不外说嵩山是高大的山,是神圣的山,是古老的山。它是自然的山,也是神秘的山和文化的山。一句话,嵩山之所以成为我国五岳之中的名山,自有其特殊的含意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太室祠是黄帝部落以及夏人的太庙,也就是说太室祠是华夏民族之太庙。《逸周书》 载:中央土黄,其曰戊己……天子居太庙太室。《礼部上三十八》:以大室经为太室。《初学记》以太庙为太室。《周易述卷十九元和惠栋撰》“中央土天子居太庙太室。故云中央太庙太室也。《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至秦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自五帝以至秦,轶兴轶衰,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其礼损益世殊,不可胜记。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中岳嵩山主体太室山、少室山位于登封市境内,以轘辕关分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5米,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嵩山古称72峰,峰峰有典,峰峰有名。嵩山60峰的命名源于西汉,兴于唐代以前。明代以前太室山有24峰,知县傅梅又命名12座峰,加起来共72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咏嵩山的诗句中写道:“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白居易也曾写道:“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一是太室山。太室山在登封城北,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5公里,五指岭在东,轘辕关居西,颍河位南,黄河、洛水在其北。太室山胜景多在山阳,绵亘横阔,高耸如立。正面仰望,浑沦端正,如巨龙盘 卧,素有太室如龙眠之说。近则岭壑开绽,入则峭壁参差。南多悬崖,北多峻岭,东多断峤,西多重嶂。唐代诗人杜光庭在《咏太室》诗中写道:“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仙;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
峻极峰海拔1492米,俗称嵩顶或中顶,也称华盖峰。巍然居中,登上峻极峰可环顾群峰。大周武则天、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制碑于其上,故峻极峰亦称“御碑峰”。宋代大文豪范仲淹在《登太室中峰》诗中写道:“白云随人来,翩翩疾如马;洪崖与浮丘,襟袂安足把;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
青童峰:青岗坪海拔905.0米,位于峻极峰138°18'方向3051米处。汉武帝游嵩山时至此,遇二青衣童子捧书迎驾,欲问忽不见人影,故名。宋代诗人楼异在《咏青童峰》诗中写道:“斩新高髻掠云开,翠色罗衣一样裁;知有真仙此中住,故令天女捧书来。”
黄盖峰:海拔635.9米,在峻极峰152°48'方向5377米处,中岳庙在峰南,相传汉武帝游嵩岳时黄云盖其上,故名。宋代诗人楼异在《咏黄盖峰》诗中写道:“一片黄云驻不飞,中天帝子欲何知;不须更问玉人事,自有嵩高峻极诗。”
浮丘峰:海拔880.9米,在峻极峰162°50'方向4278米处,因浮丘公曾居住此山而得名。宋代诗人楼异在《咏浮丘峰》诗中写道:“谁知方丈与瀛洲,尘世纷纷漫白头;不到嵩山最高处,世人容易揖浮丘。”
三鹤峰:海拔1414.0米,在峻极峰136°40'方向562米处。道士李八百炼丹于此,有三鹤翔其峰上,故名。宋代诗人楼异在《咏三鹤峰》诗中写道:“昔有仙翁住此间,炼成青发与朱颜;一朝跨鹤参天去,涧草岩花岂复攀。”
遇圣峰:海拔930米,在峻极峰160°40'方向3942米处。汉武帝登嵩山遇仙人,高约一丈二尺,两耳垂肩,说:“吾九嶷山人,听说嵩山上有石菖蒲,一寸九节,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特来采食。”说罢忽然不见仙人。后命此峰为遇圣峰。宋代诗人楼异在《咏遇圣峰》诗中写道:“汉家天子学神仙,曾遇真人耳过肩;不待菖蒲长黑发,须知逸乐自延年。”
万岁峰:海拔999.0米,在峻极峰167°20'方向3360米处。汉武帝元封元年,登中岳嵩山太室,路过此峰时,惊闻山呼万岁而得名,峰上建有登仙台和万岁亭,峰下建有万岁观。宋代诗人楼异在《咏万岁峰》诗中写道:“仙仗西来感百神,泥金检玉尚清新;山灵知是真天子,万岁声中第一人。”
玉镜峰:海拔1068.0米,在峻极峰155°42'方向3247米处。峰下曾见一镜浮空,光色如玉,故名。宋代诗人楼异在《咏玉镜峰》诗中写道:“皎皎冰盘莹百围,广寒宫殿见依稀;春山万叠浑如洗,浮翠光中一镜飞。”
狮子峰:海拔945.9米,在峻极峰159°45'方向3865米处。以此峰像狮子,取名。宋代诗人楼异在《咏狮子峰》诗中写道:“苍苔藤蔓饰须眉,狮子标形是与非;果解嚬呻作哮吼,窟中狐兔定魂飞。”
虎头峰:海拔964.0米,在峻极峰173°50'方向2992米处。此峰如虎伸颈,取名虎头峰。峰上有虎口崖,为唐李荃得《黄帝阴符本经》处。宋代诗人楼异在《咏虎头峰》诗中写道:“万里封候相不知,道人曾此获阴符;轩牙露舌惊樵采,猛士还当捋尔须。”
起云峰:海拔1334.7米,在峻极峰152°20'方向1370米处。因该山峰每出云,必下雨,故名。宋代诗人楼异在《咏起云峰》诗中写道:“触石孤飞一叶蓬,雷公电母昼鞭龙;但知四海为霖雨,不道中天第几峰。”
凤凰峰:海拔1005米,在峻极峰168°05'方向2510米处。唐高宗游嵩山时,有凤凰集其上,亦称为凤凰台。宋代诗人楼异在《咏凤凰峰》诗中写道:“当年翔凤此徘徊,曾为真人览德来;今日飞鸣天外过,纷纷燕雀不须猜。”
金壶峰 :海拔1285.6米,在峻极峰174°06'方向887米处。传说浮提国人用肘后金壶墨,佐老子写道德经,余墨泼石上淋漓成蝌蚪文,故名。宋代诗人楼异在《咏金壶峰》诗中写道:“相见金壶写墨河,皂林余润郁嵯峨;伯阳当日传经后,肯向山阴与换鹅。”
玄龟峰:海拔1477.8米,在峰极峰347°48'方向410米处。亦称元龟峰,取北方玄武之义。山形如龟,且多墨石,故名。宋代诗人楼异在《咏玄龟峰》诗中写道:“玄武名峰古所传,晨昏吐气作云烟;虽无钻灼刳肠患,岁晚风霜亦可怜。”
卧龙峰:海拔1440.2米,距峻极峰294°55'方向3783米处,峰势蜿蜒,状似卧龙。宋代诗人楼异在《咏卧龙峰》诗中写道:“头角低回藓蔓封.蜿蜒端似卧真龙;旱地岁祷多灵应,时见油云出此峰。”
会仙峰:海拔1441.0米,距峻极峰298°13'方向2113米处。因汉武帝登嵩山时见有八仙围棋于此,故名。后建八仙坛于峰顶。唐武后时重修。宋代诗人楼异在《咏会仙峰》诗中写道:“鹤乘云軿下九天,玉盘星子竞谁先;相应汉武题花品,留作人间聚人仙。”
子晋峰:海拔1073.0米,距峻极峰209°42'方向5582米处,周灵王太子晋跟随浮丘公学道30余年,此为其所居之地。上有饮鹤池,下有太子沟、太子庙、太子池。宋代诗人楼异在《咏子晋峰》诗中写道:“当年曾悟镜中形,道骨仙气拟紫冥; 二十四峰明月夜,玉笙须向揖仙听。”
玉柱峰:海拔1229.4米,距峻极峰217°55'方位911米处。峰矗立陡峭,远看如玉,近观接天。宋代诗人楼异在《咏玉柱峰》诗中写道:“丹楹未羡人间侈,玉柱一峰天外高;自古大材须大用,扶持广厦岂辞劳。”
老翁峰:海拔1010.9米,距峻极峰222°25'方向1288米处。峰巅有石,青苍瘦劲,佝偻天成。宋代诗人楼异在《咏老翁峰》诗中写道:“翳雾埋云皓首翁,难将书传考前踪;商山羽翼朝家后,化作中天一石峰。”
玉人峰:海拔1443.7米,距峻极峰215°50'方向310米处。汉武帝于峰上得玉人,高五寸,色甚光润,为庙神之像,传为明公。宋代诗人楼异在《咏玉人峰》诗中写道:“汉武求仙未得仙,玉人何事落峰前;故知弟子乘人下,神盖峰头居洞天。”
玉女峰:海拔1365.3米,距峻极峰229°05'方向563米处。峰北石如玉女,上有大篆七字,人莫能识。宋代诗人楼异在《咏玉女峰》诗中写道:“玉仙曾此驻云车,日薄窗纱映雪肤;七字天书人不辩,定知玄女手中符。”
金匮峰:海拔1405.0米,距峻极峰290°50'方向2921米处。世称独秀峰,山状方形,石呈金色。宋代诗人楼异在《咏金匮峰(或云独秀峰)》诗中写道:“孕玉怀金不待媒,蓊然佳气罩崔嵬;天教秀拔诸峰上,未信狂飚解折摧。”
积翠峰:海拔892.0米,距峻极峰258°12'方向4192米处。峰多碧石,且草木独茂。名刹会善寺在其峰下。宋代诗人楼异在《咏积翠峰》诗中写道:“翠幄笼云自一家,萝梯夜碾七香车;举头雨过馀霞散,绿芰池开菡萏花。”
太白峰:海拔936.0 米,距峻极峰295°40'方向6571米处。在太室山最西,峰上多白玉。明登封知县傅梅新增太室12峰,共为36峰,与少室山等数,以后称嵩山二室有72峰。宋代诗人楼异在《咏太白峰》诗中写道:“仰攀日月风云近,俯瞰岗峦培塿低;绝顶光芒长不断,人言太白此中栖。”
鸡鸣峰:海拔997.0米,距峻极峰125°48'方向2880米处。《纪异》云:“嵩岳东北一峰叫鸡鸣峰,五更之初便见日出卢鸿勒铭其上”。当地群众称羊旦山。明代诗人傅梅在《咏鸡鸣峰》诗中写道:“海日未生红,鸡声闻四野;试问山下人,谁是起舞者。”
春震峰:海拔1020.0米,距峻极峰87°46'方向1895米处。在太室山正东,为春龙乘阳之意,该方向为震。往下有龙潭,雷乃发,声自此峰始,故以春震命名。明代诗人傅梅在《咏春震峰》诗中写道:“山上几缕云,山下几片水;时间霹雳声,应有蛰龙起。”
悬练峰:海拔733.0米,距峻极峰124°40'方向3806米处。卢崖寺后有瀑布水,此峰踞其上,从下边观望,如白练高悬。明代诗人傅梅在《咏悬练峰》诗中写道:“峰头瀑布水,寒色动诸天;远望青林外,还疑匹练悬。”
周道峰:海拔762.3米,距峻极峰143°00'方向3538米处。在黄盖峰之后。汉、唐帝王登嵩山,乘座舆经过此地。老百姓称为御路。明代诗人傅梅在《咏周道峰》诗中写道:“千载登封地,銮舆曾此过;一片荆榛色,几声樵牧歌。”
胜观峰:海拔1161.5米,距峻极峰160°30'方向2580米处。在此峰望嵩阳形胜,一目了然。道边有古时凿出的圆孔数处,人称“槊旗孤朵”。明代诗人傅梅在《咏胜观峰》诗中写道:“岸帻坐高峰,聊用祛尘俗;云气荡宽胸,岚光送远目。”
石幔峰:海拔1104.0米,距峻极峰159°10'方向1920米处。陡峭高矗,壁立千仞。其南峭直而围圆,上接云端如幔垂。游人从下经过如行幔中。明代诗人傅梅在《咏石幔峰》诗中写道:“山名太室古,峰名石幔新;如何常人室,不见幔中人。”
松涛峰:海拔1407.0米,距峻极峰147°48'方向410米处。前边为白鹤观。该峰形如龙鳞,峰上古松覆盖,长风吹来满山松涛滚滚,借以命名。明代诗人傅梅在《咏松涛峰》诗中写道:“半空响秋涛,倚然下白鹤;不似泰山松,辱以秦时爵。”
河带峰:海拔1487.0米,距峻极峰314°57'方向797米处。比峻极中峰稍低,踞其上北眺黄河明灭一线。明代诗人傅梅在《咏河带峰》诗中写道:“山足陟山颠,天中见天外;黄河万里流,隐隐如衣带。”
桂轮峰:海拔1336.7米,距峻极峰137°38'方向870米处,亦称天门峰。两崖对峙,中豁如阙,故称天门,登其上南望诸山,皆在百里之外。峰西有蝌蚪岩,为汉张芝获蝌蚪古书的地方。明代诗人傅梅在《咏桂轮峰》诗中写道:“双厥拔地起,一镜绕天飞;每遇中秋夜,游人不肯归。”
立隼峰:海拔1220.2米,距峻极峰276°50'方向3488米处。山峰之巅有一石如柱,立秋时节,常有立隼居其上。明代诗人傅梅在《咏立隼峰》诗中写道:“突兀峰头石,穿云复几重;近天常立隼,我欲射高墉。”
观香峰:海拔1371.0米,距峻极峰287°50'方向4165米处。在太室山西边。南边为永泰寺。明代诗人傅梅在《咏观香峰》诗中写道:“仙子本王姬,学道辞世荣;至今深山里,如闻环瑕声。”
望都峰:海拔1284.0米,距峻极峰293°46'方向4952米处。太室山西北最远之山峰,洛都遥遥,望之可及。《纪异》云“岳之西北一峰号望都峰,天气晴暖,可望见洛阳。隐如车盖之状,卢鸿勒铭其上”。 明代诗人傅梅在《咏望都峰》诗中写道:“嵩山望洛都,一朝一兴败;洛都望嵩山,万载常不坏。”
二是少室山。又称御寨山、九朵莲花山,别名三皇寨。少室山位于太室山西偏南,相距8公里,峰壁耸立,形似凤舞。36峰,各具典故。连天峰耸入云端,险奇雄秀,千枝叶蕾,凤翔九天。与太室相比,可谓平分秋色,各领风骚。登上御寨,目睹群峰,削如寒玉,缥缈堆翠,身置天际,步在云端,云游金宵,飘然如仙。清代隐士、诗人体乾道人在《登少室顶》诗中写道:“翠削孤峰霄汉齐,层云穿尽万山低;梵音一发长天暮,西北黄河落绛霓。”东13峰,曰:
连天峰:海拔1512.4米,峰势最高,从下看仿佛连天接地,因而得名连天峰,为少室主峰。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连天峰》诗中写道:“天连嵩岭岭连天,与天连也未相连;见说匡庐高万丈,晓抹青云晚带烟。”
迎霞峰:海拔1138.1米,距连天峰95°50'方向2182米处。为朝霞最先照到的山峰。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迎霞峰》诗中写道:“ 一望峰头万丈光,看到天葩更异常;杏花不用夸红艳,锦霞著体舞霓裳。”
朝岳峰:海拔976.0米,距连天峰116°40'方向2516米处。东望岳祠,形似朝贡,故名。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朝岳峰》诗中写道:“巍巍乔岳立中原,箕颍相连洛水缠;谁领万山来拱揖,此峰端肃独居前。”
太阳峰:海拔1086.5米,距连天峰49°00'方向2678米处。山峰顶部平坦宽敞,日光普照。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太阳峰》诗中写道:“榻摇轻影来山麓,锡拄晴光出岭头;独步高明时正午,顿令万壑失阴幽。”
少阳峰:海拔1077.0米,距连天峰63°35'方向2162米处。比太阳峰稍低,早晨太阳出来普照全峰。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少阳峰》诗中写道:“晓星才彻曙方明,乘兴探奇陟少陵;忽觉丹霞来袭体,不知旭日自东生。”
明月峰:海拔1240.0米,距连天峰40°00'方向1958米处。宋登封县令楼异写道:“峰中时现圆如满月”。在太阳峰的西边,因相对峙,故名明月峰。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明月峰》诗中写道:“ 风扫长空桂魄清,峰头光照万山晴;时人不用多惊讶,月到中天分外明。”
紫霄峰:海拔1488.0米,距连天峰78°40'方向575米处。自东望两峰相依并矗,直刺云天,且双峰高挂天上,亦称并玉峰。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紫霄峰》诗中写道:“一峰直上插云汉,万里霞光彻两眸;欲识仙人何处是,此间必是凤麟楼。”
天德峰:海拔1019.4米,距连天峰88°00'方向2160米处。山峰上有石呈天然“帝”字,旧名帝字峰,后改为天德峰。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天德峰》诗中写道:“试登天德发豪吟,未羡禅房花木深;欲对此峰无愧怍,须存一点好生心。”
檀香峰:海拔1271.0米,距连天峰50°15'方向1483米处。山峰有檀树,木紫而香。 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檀香峰》诗中写道:“峰顶香生峰下香,金炉异品岂寻常;万年不断烟云袅,一炷长留答上苍。”
丹砂峰:海拔886.0米,距连天峰34°02'方向3767米处。山峰色为红色石英岩,也产丹砂。 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丹砂峰》诗中写道:“仙人去后几多时,玉粒丹砂到处遗;试向峰头寻逸趣,神光点点照罗衣。”
玉华峰:海拔1039.8米,距连天峰65°28'方向1917米处。峰上有质地细腻的白色云母,闪光发亮,故又名玉华山。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玉华峰》诗中写道:“丛丛夭草涵甘露,种种灵芝发紫芽;不是峰峦多秀丽,应知宝玉吐精华。”
药堂峰:海拔1273.1米,距连天峰92°58'方向772米处。多产草药的山峰,亦称之为药匮峰。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药堂峰》诗中写道:“膏术参苓九节蒲,灵根种种识秦卢;闲登峰顶寻真味,举目疲癃得更苏。”
白道峰:海拔1485.0米,距连天峰69°28'方向430米处。古时有隐士白道猷居此峰。山峰上有一石洞,人迹罕至。 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白道峰》诗中写道:“铅汞煎成不用金,当时谁识白公心;道人已入神仙侣,留得峰名说至今。”
南11峰,曰:金牛峰:海拔642.0米,距连天峰128°45'方向3040米处。颜色金黄,状如卧牛。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金牛峰》诗中写道:“ 桃林放后入嵩冈,目闪金光色正黄;愿言莫作山泉伏,为我民开万顷荒。”
宝柱峰:海拔1387.0米,距连天峰209°28'方向800米处。石头多色,高耸如柱。称之为宝柱峰。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宝柱峰》诗中写道:“ 芳名宝柱镇中原,六六峰中第一先;莫道止为登邑重,万方赖尔作擎天。”
卓剑峰:海拔1495.0米,距连天峰11°40'方向361米处。山峰形如宝剑,卓立地上。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卓剑峰》诗中写道:“一峰卓立列嵩中,紫气腾腾射斗虹;昨夜洞宾经过此,却遗长剑倚崆峒。”
清凉峰:海拔1159.0米,距连天峰206°27'方向1157米处。峰下有清凉寺。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清凉峰》诗中写道:“ 一陟峰头万虑消,烦襟渴思不须浇;呼童收拾蒲葵扇,此处清风分外饶。”
宝胜峰:海拔729.0米,距连天峰207°18'方向2662米处。峰下原有尼姑寺,名为宝胜寺。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宝胜峰》诗中写道:“玉气光腾射斗星,临潼会后蕴真精;传闻嵩土多金矿,可看峰头宝藏兴。”
紫薇峰:海拔1451.5米,距连天峰197°28'方向297米处。此峰上多紫薇花。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紫薇峰》诗中写道:“曾闻天上紫薇宫,户牖玲珑境界空;露冷夜寒人不到,移来此处伴群峰。”
紫盖峰:海拔1499.0米,距连天峰74°50'方向758米处。此峰紫色,亭亭如幢盖,云烟中像仪士挺立。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紫盖峰》诗中写道:“紫盖亭亭闪碧空,其间谁是主人翁;岳神昨夜鸾舆去,御伞飞扬锦片重。”
翠盖峰:海拔1507.0米,距连天峰34°58'方向242米处。翠霭华茂,以其形状及颜色得名。 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翠盖峰》诗中写道:“玉女飞空着羽翰,翠翘华饰尽慵妆;而今化作仙峰立,赢得人间带笑看。”
琼壁峰:海拔1487.0米,距连天峰232°50'方向388米处。峰上石头光滑玉润,日出照射,明亮照眼,故名琼壁。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琼壁峰》诗中写道:“琼壁含灵积满堆,餐烟吸雾迥尘埃;邑人莫把寻常看,此是郊天享帝才。”
凝碧峰:海拔1410.2米,距连天峰46°24'方向1162米处。山峰上多白色石英石,远望光洁明亮。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凝碧峰》诗中写道:“ 瑞霭祥云色色浓,晴光荡漾锦重重;一团真趣无人解,不用丹青赛画工。”
瑞应峰:海拔1018.5米,距连天峰157°13'方向798米处。相传有神人在其山峰上,遍身红色。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瑞应峰》诗中写道:“芙蓉削玉一峰青,上应天垣会景星;家国祯祥何所兆,须知山韵比河清。”
西有12峰,曰:望洛峰:海拔1393.8米,距连天峰292°30'方向867米处。登其山峰之巅,洛阳依稀可见。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望洛峰》诗中写道:“凭高懒上三山顶,望远偏惊两月空;试向此间登眺处,洛阳形胜在嵩中。”
石城峰:海拔1250.0米,距连天峰293°41'方向1821米处。山石壁立,望如城墙。明代诗人傅梅在《咏石城峰》诗中写道:“御砦云连处,高城亦石头;乍看如白下,只少大江流。”
石笋峰:海拔1177.0米,距连天峰339°10'方向1358米处。石立如笋,尖直挺出,其状如笋。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石笋峰》诗中写道:“天作高山耸碧嶔,浑如新笋出丛林;根深莫措耕锄力,孝子无劳此处寻。”
钵盂峰:海拔958.0米,距连天峰350°00'方向2080米处。峰顶圆平,状如钵盂。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钵盂峰》诗中写道:“钵盂峰上一仙庵,卓锡飞泉六月寒;曾向炼磨台上望,万山如在掌中间。”
香炉峰:海拔1234.6米,距连天峰262°45'方向3090米处。形似香炉。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香炉峰》诗中写道:“天是神兮地是祗,何须立庙向山隈;此峰峙立崧山内,一缕心香更莫疑。”
罗汉峰:海拔1256.0米,距连天峰25°10'方向1565米处。状如罗汉。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罗汉峰》诗中写道:“五百阿罗列佛门,谁令一汉此中存;年来立雪心如铁,料得安心法已闻。”
系马峰:海拔1228.7米,距连天峰266°17'方向3428米处。峰像栓马柱子。明代诗人傅梅在《咏系马峰》诗中写道:“黛色满千林,清光连四野;吾自爱山游,峰头堪系马。”
七佛峰:海拔963.0米,距连天峰12°00'方向2390米处。峰峰连接,似七尊佛像。明代诗人傅梅在《咏七佛峰》诗中写道:“七觉开世迷,七花屏尘相;分兹黄金身,偶现此峰上。”
灵隐峰:海拔1166.0米,距连天峰255°48'方向3269米处。传为群仙所隐居之地。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灵隐峰》诗中写道:“天地藏灵在此峰,隐然未肯露真踪;何当尽泄峰中秘,申甫明时又再逢。”
来仙峰:海拔1064.0米,距连天峰248°05'方向3400米处。峰上有大洞,传为仙灵居住的地方,古人作赋:“灵隐来仙,洞府深兮。” 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来仙峰》诗中写道:“玉佩铿锵月夜鸣,霓裳羽袖两亭亭;峰巅不许闲人到,常有仙人采紫英。”
白鹿峰:海拔1456.7米,距连天峰307°25'方向610米处。当地人曾见有白鹿在山峰上,寻又不见,疑是仙鹿。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白鹿峰》诗中写道:“乘鸾驾凤作仙游,天上知居第几楼?欲访真踪无觅处,空遗白鹿在峰头。”
白云峰:海拔1499.0米,距连天峰5°35'方向413米处。不时出现白云,山民祈雨,若见岩谷生雾,三日内必下雨,屡屡应验;若见片云朵朵,油然入谷,白云转瞬忽失,知天必晴。 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白云峰》诗中写道:“三祖传灯去不还,卢田岩下月生寒;面前壁立应何物,一派白云尽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