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熟悉的陌生人——科学家张衡的文学道路。
张衡大家肯定都熟悉,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数星星的孩子》那个孩子就是张衡。大家都知道他是天文学家,发明了地动仪。除了这,大家还了解什么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下,作为天文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的张衡,为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这位我们从小学就熟悉的陌生人。
张衡,字平子。出生于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9年)他出生的时候,正值他们家家道中落的时候。他的祖父张堪是东汉初年的大名士,因为受他爷爷的影响,张衡从小就立下志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最终能够名垂史册的人。
于是张衡从少年时代起,便开始出外游学,积累知识。《后汉书·张衡传》记载:“衡少,善著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三辅即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这三个地方是当时汉代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长安的直辖地区。山川秀丽,名胜古迹非常多。他揽尽这里的山河之后,变成石像东都洛阳进发,途经骊山时曾写过一篇《温泉赋》初步显示了张衡的文学才华。洛阳是当时的都城,它的繁华不亚于长安。许多著名的大学问家,大文学家都集中在洛阳。张衡在洛阳住了五六年,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达到了博古通今的地步。
“学而优则仕。”23岁的张恒开始踏上了为官生涯,担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薄。张恒本来不想当官,在他担任这个小官职之前,朝廷多次要求他出来做官,他这次之所以出任南阳的这个小官主要是敬重南阳太守鲍德的为人,同时也是为了解决自己生活的经济来源。毕竟他也是凡人,也得吃饭。在他担任南阳主薄的这八九年间,他一方面协助报得处理一些基本的事务,一方面专心文学创作,这一时期他曾经写过著名的《同声赋》又名《同声歌》这是一首五言诗。代表了张衡这一时期最高的文学成就。
然而真正使他声名大噪的,这是稍微往后创作的《二京赋》。《后汉书·张衡传》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也就是说,当时东汉社会虽然安定繁荣,但是一些人只知道吃喝玩乐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张恒做这篇文章是想提醒统治者,是为表现了一个文学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这篇文章风格典雅,显示了张衡在文学上卓越的才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
张衡由此才名大著。汉顺帝曾经请他入朝为官。但是由于宦官的排比和他本身性格的刚直,使得没有多久,他便出了京城。皇帝实在是不舍得让他归隐田园,于是让他到河间任河间相,面对政治的腐败张衡写了《四愁诗》和《归田赋》来抒发自己的忧愤和不平。
《四愁诗》是一篇著名的怀人愁思而抒发的伤时忧世之情的作品——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这首诗采用民歌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咏叹,具有浓烈的抒情性,通篇出彩华丽,感情真挚动人,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比较完备的七言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归田赋》是张衡晚年的作品,这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赋中抒写了作者不满现实的黑暗,厌倦官场生活,决心归隐田园的心情,它篇幅短小清新秀雅。标志着我国汉赋庄严宏丽的汉大赋转向了抒情小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归田赋》内容多写归隐田园的乐趣与官场的黑暗,影响了后来陶渊明
的田园诗。并受苏东坡元好问的深切喜爱,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这篇辞赋写完不足一年,公元138年,时年62岁的张恒溘然长逝。
参考资料《文史探微》《后汉书》《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卷》
原创作者 旧人旧事历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