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一,大秦治下的漏网之鱼
秦破诸侯,水灌魏国,城破。魏王投降。身为外黄县令的张耳也当不成官了。
张耳少年时代,正是战国四公子养门客倾天下的时候。张耳也跑到信陵君门下,当了个门客。由于信陵君死后,门客散尽,张耳就到了外黄县。正好碰上外黄富户家的女儿嫁了个很笨的奴才,她不甘心就跑回家,不去了。娘家人没有办法。就对她说,如果以后要嫁人, 张耳可以。女人就同意了,嫁给了他。女人给的财富非常的多, 张耳有了钱就交到许多的朋友,他也交到了刘邦,因为刘邦也是信陵君的粉丝,这就打下了友谊的基础。两人往来有几个月之久。
陈馀也是魏国大梁人。好儒术。这在秦始皇时代是很危险的。但陈馀就是喜欢,而且深刻研究。他比张耳年轻,娶的是赵国公乘氏的女儿,公乘氏当家的认为这小子非庸人,才把女儿嫁给他,妆奁相当富厚,陈馀以此脱贫,广泛游历赵代地区。
两个国破逃亡的人,在逃亡路上结下深厚友谊。陈馀年少,张耳可以作他的父辈。两个人结盟为"刎颈之交"。秦灭大梁之后几年,秦始皇听说这两个人是魏国名士,就召他们为国出力。但两人不愿意,秦国就悬赏捉拿: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两人马上潜伏,改名换姓,昼伏夜行到了陈县。陈县有个里正的手下,因为一点小事暴打了陈馀一顿。陈馀气不过,要打回来,张耳踢了他一脚,让里吏打完算事。张耳说,早对你说要低调,不听,这点小事都受不了,还打算杀了人把自己赔进去吗!
张耳陈馀逃亡于陈县没于民间。张耳救了陈馀一命,不然陈馀杀秦朝官吏,必死无疑。他们结为兄弟,为"刎颈之交"。
二,儒生陈馀的崛起
秦二世元年七月,大泽乡暴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各种反抗暴政的势力遍地开花。张耳陈馀的机会来了。
1,投奔陈涉,不见重用而失望,远走赵地,另谋发展。
"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张耳陈馀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陈县城中父老豪杰劝陈涉自立为楚王。陈涉问张耳兄弟,两个人反对,但反对无效。陈涉不听,固持己见当了楚王,国号"张楚",就是要发扬光大楚国的意思。这让二人非常地不爽快。计谋不被采纳,进身就没希望。陈馀又给陈王出主意,开辟北方战场,分化秦军力量,减轻秦兵对陈县楚军的压力。陈涉认为这计划不错。就同意了陈馀的要求。其实,这是陈馀的智能之处,借此另外创业。而他早年就熟悉赵国,况且这又是老丈人家乡。
陈馀乃复说陈王曰:
他们一行就以陈王的名义北去赵国,开辟新的战场。
2,武臣自立为赵王,张耳陈馀居高位。
武臣一行,从白马津渡河,一路上对秦治下的民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号召大家起来推翻秦朝的统治。
秦朝的统治实在太暴虐了。武臣等人所接触的人,听说是打秦朝官吏的,马上松开锄把,不是参加进来,就是拿出吃的来让他们吃饱了去打万恶的秦朝官吏。从白马津过河开始,三千人的队伍,己经壮大到几万人了。碰到的秦军不作认真抵抗,一碰即走。武臣因此打下赵地十几座城池。就连顽固分子范阳县令也在蒯通的劝说下举城投降了楚将武臣。武臣因此厚待范阳令,并让他坐在车上,在赵国,燕国交接的地方驱驰,秦官吏因此认为投降有"礼",越早越好。于是出这个"传檄而定"的点子的蒯通名声大振,而赵地不战而投降者再增加三十余城。赵地几乎被武臣等人平定。
蒯通因此成了秦楚,楚汉间的第一说客,刘邦说他的倾国,是非常说到点子上。这里不说他。武臣,邵骚,张耳,陈馀等人进了邯郸城。开始了赵国的武臣君临时代。
3,武臣自立为赵王,陈馀成了大将军
有了这么大块地方,又是他们不偷不抢不篡位不禅让而得来的。这就激发了他们"独立自主,能者先王"的野心。尤其陈馀,他听说周章百万义军在戏下被章邯攻破,南方战事因秦军强大而激烈,又听说陈涉王以私徇法,对攻城掠地而稍有犯错的将领严惩。大多数被诛杀。他更埋怨陈涉先前不听良言,又不让他当将军,而让他为校尉……他马上就怂恿武臣自立当赵王。这赵王一确立,陈余,张耳,邵骚等必登高位无疑。武臣一介莽汉,哪里经待起儒生陈馀的胡吹,竟然同意了。
武臣当了赵王(自立的),他封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馀为大将军。陈馀壮心得酬,从此自誉为儒将。武臣是在儒将陈馀的鼓动下先斩后奏,造成既成事实后才报告陈涉王的。陈涉王大怒,要斩杀赵王及左右的家属。在左右劝解下忍了这口气,表示祝贺,但要求赵王出兵去打秦军。
武臣犹豫不定,问左右丞相和大将军。张耳陈馀反对出去攻打秦兵,主张扩大赵国领土,壮大赵国力量,与诸侯国抗衡自保,以图自强。
4,李良汗颜袭邯郸,兄弟闻讯夜逃命
武臣听了陈馀的话,不理会陈涉王要他西去攻打秦国。他分派手下去扩大赵国的领土。派韩广去略定燕国,李良去攻取常山,张黡去安抚上党。
韩广去了燕国,因为他是赵燕地区的人,有深厚的人脉关系。燕国上流社会富豪侠客就怂恿他效法武臣,自立为燕王。韩广也不是怂包,他有兵有人拥护,为什么不当个王呢?于是,韩广自称燕王,不回去了。武臣拿他没法,也是鞭长莫及,承认了。燕国在秦灭燕王喜后,又复立起来。
张黡很顺利,安抚了上党地区的民众。因为这个地区的民众特别仇悢秦朝的统治,上党屡经战火,每次均是秦国兼并引起大规模的屠杀。韩国时的上党,引起秦赵长平之战,这才几十年的痛苦经历。张黡的到来,秦朝官吏望风而逃,民众出郭支持。张黡取得了很大成功。
李良去常山。事情很顺利。向武臣汇报平定常山后,武臣派他去攻取太原。李良到了石邑,秦朝调长城军王离南下平定赵国,大军截住井陉。李良兵少,返回邯郸向武臣汇报前线情况发生了变化。李良本是秦国将领,因为得罪秦二世,出逃赵地,适值天下大乱,在武臣等人到赵国后,他投到了赵国为将。
这天他与随行几百人回邯郸去请求援兵。在半路上碰上武臣的姐姐。这个姐姐喝醉了酒,正在平时赵王的专车上不知人事。李良以为是赵王车驾,就下马拜伏在路旁。姐姐的车队一过,李良才起身,一打听才知道不是赵王,而是赵王的姐姐。在几百剽悍士兵面前,李良脸上羞愧难当。众人一见,一齐发吼,反他娘,杀了这娘们,再杀回邯郸去!李良劝不住,被士兵们裹挟着,冲向前面尘土不尽的车队,可怜那个姐姐,在醉酒中被乱刀砍死。随行的人一个不剩地杀掉。李良先前收到秦人招降书,本来就有反意,被这件突发事件一激,干脆彻底反个干净,带着这伙杀红了眼的士兵,杀回邯郸城。邯郸城门一开,他们逢人就杀。赵王武臣,左丞邵骚耳竟然被杀死。张耳陈馀耳目多,消息快,才逃过一劫。
复立后的赵国政权第一次破灭。李良攻打陈馀,反被陈馀打败,李良投归刚从定陶杀了项梁的章邯,两股秦军合在一块儿,处于极盛时期。
三,巨鹿之战时的河北之军
1,赵歇的运气
陈馀张耳收恰残余军士,共有几万人。武臣,邵骚死于乱兵,韩广在燕国称王。南来俩兄弟孤掌难鸣。数十万秦军卷土而来,赵地反秦力量遭到沉重打击。
张耳陈馀听从当地人士建议,找到赵国王室的赵歇,立为赵王。赵王立他们为左右丞相,掌权。章邯到了邯郸,把民众赶往河内郡,修筑甬道送粮食给围困巨鹿城的王离。在这之前,秦军把张耳和赵王赶入巨鹿城。陈馀去代地收兵回不到邯郸城,只好把几万人马驻扎在巨鹿城北。这就是著名的"河北之军"。
2,王离围巨鹿,诸侯救赵国
王离是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在赵高杀扶苏和蒙恬后,成了长城三十余万众的元帅。起义爆发后,秦二世置长城边防于不顾,调回到河北战场,以策应郦山军団迅速扑灭反秦势力。于是到了赵国。王离一到,围困只有数万人马的张耳赵王,不分昼夜攻打。眼看就要被攻下。
赵王就派人向各诸侯国求救,使者到了楚国,楚怀王派宋义领着项羽等大将北救赵。项羽在安阳杀了逗留不进的宋义,夺了兵权,连夜开拔渡河北上。而赵王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3,张黡陈泽之死,陈馀弃印,兄弟反目。
张耳在巨鹿城里支持不住。他派张黡陈泽去责让陈馀为什么不救有"刎颈之交"的兄长张耳。陈馀说,几万人救不了巨鹿城,与其白白送死,不如保存点实力,待到诸侯们来后,合兵一处,也许有救。张黡陈泽说,要以死立信,不能不救呀!陈馀只得让他们带五千人先去,自己领兵从后跟上。
张黡陈泽的五千人一到战场,瞬间被杀干净,一个不剩。陈馀不敢动了,退了回去,扎营固守。
项羽到巨鹿城后,与秦军九战,杀了涉间,俘虏王离,消灭秦军三十余万,解了巨鹿城之围。
张耳问陈馀关于张黡陈泽的下落,陈馀说了事情经过。张耳不信,认为陈馀杀了二人。陈馀百口莫辩,一气之下,把将印解下来扔给张耳。带着几十个亲信打渔去了。张耳收了将印。让赵王守国,自己跟着项羽入关而西。
四,常山王与南皮侯
张耳入关封为常山王,陈馀逊封南皮侯
张耳在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里,当了常山王。常山在赵地。赵王歇被迁往代地。实际只是赵国灭亡,常山国兴起。常山覆盖了赵国,张耳其实就是"赵王"了。按说张耳与陈馀功劳差不多,陈馀只得了南皮三县,是南皮侯,这相差也太大了。之所以如此,张耳"雅游",有许多朋友帮着说话,其次是跟着入关。这两个条件非常重要!陈馀没人吹风,又不紧跟项羽,所以为南皮侯!
陈馀由此嫉恨张耳绝情寡义,又怨恨项羽不公平。他就向刺头儿田荣借兵,田荣也恼火顶羽一根毛也不给他,相反把他的地儿封给了別人。他爽快答应了陈馀要求给了许多兵。陈馀集中三县兵力和齐兵,出其不意地打垮了常山王张耳。张耳只好走归汉王刘邦。陈馀接回赵歇,又让他当赵王,赵王让陈馀当代王兼赵国丞相。陈馀权倾一时,掌了两国大权,这在历史上少有。
赵国在秦末风云变幻中,先是武臣赵国,次是赵歇赵国,再次是张耳常山国,再次是赵歇赵国。以后是韩信灭亡赵歇之国,而汉王立张耳为赵王。在陈馀手中恢复过来,时隔三年之久。
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陈馀在赵国屡败屡起,出将入相,在秦末,楚汉间实在罕见。这条漫漫的富贵权势之路,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也就只有五六年时间。由于刘邦和项羽的争锋,许多人把这片战场给忽略了。让人们记住的也许就只有巨鹿之战里的项羽和王离,章邯等重量级人物。而陈馀等常常给忘记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