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朗朗皆为利往。张耳与陈余当时在贫贱时,相互许诺信任,同生共死,而富贵据有国土后却争权夺利,相互灭亡。这是因与利交,才得到的结果。
张耳相对于韩信、萧何等人在我们当代人眼中是一个不出名的将领。可能没有人知道,他也是汉初刘邦封的七大异姓王之一,为赵王。
而陈余也是秦末的贤士与张耳齐名。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位世人传颂的贤人,八拜之交,是怎么因为礼仪而相互猜忌灭亡的。
1.
张耳是大梁人,曾经是魏公子无忌的门客,后来逃命到了外黄。外黄有个富家女非常漂亮,嫁给了一个愚笨的人,后来逃离了夫家回到了她父亲朋友的家里。这个朋友与张耳非常相熟,知道张耳的为人及能力,于是就穿针引线对富家女说:“必欲求贤夫,从张耳。”于是富家女与夫家决裂,嫁给了张耳。从此张耳在女方家庭的资助下,得以开始游历,结交了四方朋友,做了外黄县令。
当时刘邦也是一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与张耳相熟,经常在张府一呆就是半个月,两人私交甚密。
陈余也是大梁人,喜欢儒家学说,多次游历赵国。富人公乘氏把他的女人嫁给了陈余。知道陈余也不是一般人。陈余年轻时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张耳,两人结为了生死兄弟。
后来秦灭六国,得知张耳和陈余是这一代的贤者,下通缉令抓捕他们。于是两人改头换面带着自己的媳妇一起逃到了陈县,为别人守门过活,也算是一起同甘共苦过。
后来因为有小吏殴打陈余,陈余想反抗,张耳提醒陈余让他忍受挨打,小吏走后,张耳对陈余说:“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
2.
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耳与陈余投靠了陈胜。张耳与陈余建议陈胜先灭秦再称王,或者先立六国后人为王,以求全国呼应,也算是顺应天意,这样灭秦大业会更加顺畅。陈胜不听,在陈县自立为楚王。
后来陈胜派张耳陈余与武臣一起去收复赵地,于是他们趁机立武臣为武信君,不费一兵一卒攻下了赵地十余城。后来因为陈胜听从谗言杀害了手下非常多的将领。张耳陈余担心会对自己不利,就在赵地封武臣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任右丞相,邵骚人左丞相。
后来因为部下李良背叛杀了赵王武臣和邵骚,张耳陈余因为在赵国眼线众多得以逃脱。收集残余几万部下,立赵歇为赵王,都信都。
当时秦二世封章邯为大将军,启用刑犯为先头部队,打败了很多的义军。张耳与赵王也被打败并逃进钜鹿城抵抗章邯。陈余在钜鹿北面收了几万的人马,并驻扎下来,章邯驻扎在钜鹿南面并封锁了钜鹿城。
章邯派王离攻打钜鹿城,钜鹿城弹尽粮绝,张耳多次派人叫陈余派兵前进进攻王离救钜鹿城,但是陈余担心自己的兵力少不少章邯的对手,不敢出击。
就这样僵持了几个月,张耳非常恼怒派张燕、陈泽前去责备陈余:“始吾与公为刎颈交,进王与而旦暮且死,而公佣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陈余答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简单来说就是张耳说:“我们是八拜之交,现在我都要死了,你手里有几万的兵马,为什么不肯救我,现在哪里是同生共死的表现。”陈余却觉得:“我现在军力不足,去救你也是送死,如果你当真死了,我会为你报仇的。”现在看来两个人都有道理,但是因为沟通的问题,两个人开始有了间隙,这是两人关系发生逆变的导火索。
后来还是项羽杀宋义夺兵权,楚军渡河,项羽破釜沉舟,楚军以一敌十打败了章邯,将赵王和张耳救出。
3.
张耳看到陈余后,责问陈余为什么不来救我,还问张黡、陈泽在哪里,陈余说他们两想以死回报你们,我给了他们五千兵马,全军覆没了。张耳认为是陈余杀了他们两,只是不承认而已。阵余觉得张耳这么不相信自己,就将自己的帅印给了张耳,以表示自己是无辜的。张耳乘着陈余去上厕所收了帅印。陈余回来后发现张耳果然不相信自己,于是带着几百的随从离开了,从此两人势同水火。
后来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以义帝的名义开始分封天下,立张耳为常山王。而封陈余几个小县城,陈余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陈余与门客说:“张耳与馀功等也,今张耳王,馀独侯,此项羽不平。”
因为项羽分封不均,田荣反叛,并资助陈余反叛。待高祖出汉中平定三秦后,张耳也投靠了汉王。
汉王命韩信与张耳攻燕、赵等地,韩信收复燕赵后,攻齐,与张耳和齐王在井陉决战,史称:“井陉之战”。这场战役,韩信以几万人的军力背水一战,打败了陈余二十万的兵力,陈余被杀。于是张耳与陈余的恩怨因陈余的死亡而落幕。
后来高祖称帝,封张耳为赵王。后来因担心张耳谋反,封张耳子张敖为赵王。高祖五年,张耳去世了。
张耳陈余,结识与两人最贫苦的时候,两人八拜之交,相约同生共死。但后来因为权势越来越大,他们的心变了,为了自身的利益及名利,忘记最初的诺言。
导致他们反目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是利益和权利使他们蒙蔽了双眼,没有了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