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诗词赏析 > 海瑞、包青天大家都熟悉,敢顶撞汉文帝的张释之你知道吗?

海瑞、包青天大家都熟悉,敢顶撞汉文帝的张释之你知道吗?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海瑞、包青天大家都熟悉,敢顶撞汉文帝的张释之你知道吗?

张释之,字季,堵阳(今河南南阳)人。

注意他是有字号的人,之前我们就说过,一般古人名字有字号的人,都是非富即贵者,当然这张释之也不例外,只不过不同的是,张释之家里的钱,不是他的,他的生活也仅仅是能糊口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早年的张适之混的并不怎么样,汉文帝压根就不知道在宫廷中,还有他这么一个人存在。

当时张释之的官职是骑郎,这是一个官级不高的职位。

他不像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吴公和贾谊,是凭借自己的政绩和才能,被汉文帝破格提拔上来的。

张释之这个官,那可是用真金白银买来的。

古代的时候,若是想当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当官的途径无非就是举贤良,还有一种就是若是你们家的钱比较多 ,可以拿一些出来送到朝廷去,然后用这些钱换一个品级不高的官来当。

这样买来的官,在当时恐怕不仅仅是张释之一人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通过这种途径来当官的,有几个是有真材实料的。

这就难怪汉文帝对张适之视若无睹了。

由于官职比较低,张释之在这个骑郎的位置上,并没有做出过什么贡献来。

因为他对国家没有做什么贡献来,所以,他的俸禄也仅仅够他日常开支而已。

在他花销比较大的月份,都是他的哥哥在资助他。就是他之前的官,也是用哥哥的钱来买的。 张释之在朝中做骑郎,这一当就是十年呀。

眼瞅着他这一辈也可能就这样了,这时候张适之就有了新的想法,与其在这里混吃等死,不如回家跟着二哥学点赚钱的买卖来做。

其实张释之想辞职的真正的原因,就是他对二哥有愧疚。他不很愿意再让二哥来救济自己了。毕竟自己大小也是一个公务员,吃皇粮的人。

当然,他哥哥并没有责怪过他,只是他单方面这样想而已。

既然想到了辞职,那就写辞职报告吧。

你还别说,张释之这一辞职,还真给他带来了机遇。

首先发现他是个人才的是当时的中郎将袁昂。

袁昂在得知张释之要打包走人的时候,就去面见了汉文帝。

袁昂告诉汉文帝道:“我们这里有一个叫张释之的骑郎,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由于他做了十年的官,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提拔。所以,他打算辞职不干了。这个人你一定要留住,放他走就等于是流失了人才。”

这正是汉文帝在招揽人才的时候,他一听自己身边就有贤良的人,汉文帝先是窃喜。

于是,汉文帝就把袁昂给叫了过来,先给他来个面试吧。

张释之终于有了见皇帝的机会了,对于他来说,这个机会肯定不能再错过了,否则真的要回家养老了。

来到汉文帝面前,张释之对汉文帝提问的如何治国治民的问题,虽说是对答如流,但是,在汉文帝听来这些都是些假、大、空一类的概念。

汉文帝并没有听出张释之有什么高明之处。

文帝告诉张释之:“你能说些让我听的懂的话吗?落地一点的,不要假、大、空。”

张释之当然知道汉文帝想听什么了。

于是,张释之开始给汉文帝谈论起秦亡汉兴的事情来。

汉文帝听的是入了迷,他对对张释之独到的观点很满意,觉的张适之确实是一个人才。要留住他,那就给他提拔吧。

汉文帝任命张释之为谒者。

这时候的张适之终于扬眉吐气了,因为谒者是在汉文帝身边做事的,对于官员来说只要有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就不怕出不了头。

从此,张释之的官途开始火箭式的上升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张适之具体做过哪些事,为什么汉文帝那么的喜爱他。

据说,有一次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到上林苑打猎。

当他们来到养老虎的虎圈的时候,遇到了主管上林苑的官员上林尉。汉文帝就问了上林尉,关于怎么来养这些凶猛的动物的问题?

但是,令汉文帝想不到的是,这个上林尉竟然是吞吞吐吐的,半天说不上话来。

汉文帝看出了些端倪来,这个上林尉也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水货。

这时候有一个主管虎圈的啬夫,听到汉文帝问的这些问题,很凑巧这些都是他擅长的。

为了不至于让自己的上司难堪,他就主动的走了过来,把汉文帝提问的问题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谁知,汉文帝听后竟然拿他两个人做起对比来了。要是这样比的话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低,那还不是一目了然的。

汉文帝批评了什么都不懂的上林尉,想让张释之提拔那个啬夫来做这个上林苑的主管。

张释之不同意汉文帝的观点,在张释之看来上林尉的主要工作是看管上林苑,他只要能把整个上林苑给你管理的井井有条,不出差错,那就是他的功劳。

至于具体到那么细节的问题,就算大罗神仙在世,也是难以知道的那么清楚的。

张释之没有答应汉文帝,他想试着来说服汉文帝。

张释之问了汉文帝一个问题。

“陛下以为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

汉文帝不假思索的说道:“那还用说,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

张释之说道:“你想想这两个人也都是不善言辞的呀,如今您若是把那个伶牙俐齿的啬夫给提拔了上来,这不就是给了天下人一个错误的信号吗?”

“以后若是人人都效仿巧言令色的啬夫,靠一口漂亮的话就能得到提拔重用,那么这个国家还有忠勇之士吗?所以说这个啬夫是坚决的不能提拔的。”

汉文帝一听,张释之说的这话确实有道理,这才没插手这件事。

在回去的路上,汉文帝一直在琢磨这件事,觉的张释之今天的表现很好。

汉文帝让张释之陪同自己坐一辆车回城。

在车上张释之又给汉文帝讲解了些关于秦朝在执政中的弊端,这次的讲解又是令汉文帝大开眼界。

回到都城后汉文帝再次给张释升了官,直接让他做公车令。

公车令这个官职主要是管理长安城里的司马门以及在宫廷中做夜间巡视的工作。

也就是说凡是在这些地盘进出或是想求见皇帝的人,都是由公车令张释之来为皇帝传话的。

皇帝说见你,你才能进门,说不见,你只能哪里来再回哪里去。

话说张释之刚做这个公车令不久后,他就抓了一条大鱼。

这条大鱼就是当时的太子刘启和他的弟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汉法规定。凡是车马经过司马门时,所有的人员都要下车。否则,一律按法处置。

这两个人就是在经过司马门时,没有下车被张释之抓到了。

可是这两个人不是一般人呀,张释之会不会对他们网开一面呢?

当然不会了,张释之认为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于是,张释之就命令手下把这两个皇子给扣押了。

皇子被扣押的事,被薄太后知道了。

薄太后大怒,骂张释之是个什么东西,敢抓他的人。为了怕自己的孙子吃苦,薄太后赶紧让汉文帝下了一道诏书,让张释之把自己的孙子给放回来。

汉文帝知道这件事后,弄的他也是无地自容,他赶紧跑到薄太后那里去赎罪,说了些自己教子无方,很惭愧之类的话。

但,通过这件事,汉文帝对张释之就更加的赞赏了。

这个人执法之严,当真是无人能出其右。你想连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皇帝他都不惧怕,试问天下还有能让他怕的人或事吗?

想到这里汉文帝又提拔了张释之,让他做了中大夫。

紧接着汉文帝觉得以张释之的才能,让他做中大夫还是委屈了他,又开始把他提拔为了中郎将。

中郎将这个官职已经属于高官了,仅次于将军。

可以说张释之这时候已经成了汉文帝最为看重的一个官员,无论汉文帝走到哪里,身边都会有张释之陪同。

可是,同时危险也长在一步步向他靠近,他毕竟得罪了太子。

有一次,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去看自己的陵墓去了。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是在登基当皇帝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自己选风水宝地建造墓室了。

截至目前为止汉文帝的霸陵,建造的也差不多了。

所以,汉文帝就带着他比较倚重的大臣来显摆显摆自己的墓地了。

当然汉文帝带这些重臣来,不是让他们白参观墓室的。而是让这些人给他出谋划策,讨论一下,在自己百年之后,要怎样做才能避免盗墓贼进入他的陵墓这件事。

在古代,盗墓都是被视为犯了最重的罪的,若是抓住这些盗墓的人,那都是要灭族的。

即使是这样,因为坟墓里藏有大量的黄金珠宝,很多盗墓贼还是愿意冒险一试的。

汉文帝向诸位大臣说道:“如若我用北山的石头做椁(就是棺材的最外一层),再用苎麻的丝絮赌住所有的缝隙。然后在用最粘的胶把它们融为一体。这样做肯定就没有人能打开我的棺椁了吧?”

大臣们一听说,都是去逢迎汉文帝并且一直冲着汉文帝树立大拇指。

只有张释之反对。

张释之说:“若是棺椁里面放有能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即使用南山来做棺椁,它也是有缝隙的。若是棺椁里没有放能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 ,即使没有棺椁,它也是最安全的。盗墓者去不去您的墓室,是由里面有没有财宝来决定的。”

张释之这一番话说的汉文帝是大跌眼镜。汉文帝经过久久的考虑,对张释之说道:“还是你小子说的对。”

这也是为什么霸陵至今都保存完好的原因。因为汉文帝听了张释之的意见,在自己百年之后选择了薄葬。

霸凌能有今天,张释之功不可没。

经过这件事,张释之终于迈进了朝廷的核心官员之列。他又被汉文帝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廷尉,年俸禄是两千石。

以上我们所讲的那些事情,根本不足以成就张释之的美名。

他在廷尉之职上的秉公执法,才是被人们乐以称道的事。

下面我们说两个张释之在廷尉之任上判过的最经典的两个案子。

第一件就是关于汉文帝车马被惊吓的事情。

有一次汉文帝外出,那时候皇帝出行,为了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都是会戒严的。

也就是皇帝所经过地方,车马人等闲杂人员都不能出现在皇帝车队的视野范围之内。

话说,汉文帝这次出行走到中渭桥这个地方的时候。本来平静无人的大路上,突然从桥下跑上一个人来。这个人一上来 ,正在行走的车马受了惊吓,差点把汉文帝给抖出车外。

这让汉文帝很是气愤不已。

汉文帝就命令手下,把这个不知死活的人给抓了起来。

由于张释之是廷尉,所以,这件事就交给了张释之来处理。皇帝希望张释之能给他出这一口恶气。张释之接到命令后就开始审讯这个人了。

原来这个人不知道皇帝要经过此地,这只能怪当时的媒体宣传的不到位呀。

那时这个人只见诺大的一条马路,竟然没有人行走,觉得有点蹊跷。

就在这时,只见远远的有一队人马疾驰在路上,直到此事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索性他就偷偷的躲在了桥下。

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听到路面上没有一点声音了。以为这队车马已经过去了。

所以,他才敢出来的。

谁知,他出来时正好赶上皇帝的车驾经过,这才惊了皇帝的驾。

张释之一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

既然是无心之过,那也不能重判人家呀。

张释之就依法给了这个人相应的处罚,那就是“罚金四两。”

这个叛决上报到汉文帝那里,汉文帝一看就是龙颜大怒。

十一

这个人可是差点要了我小命的人呀,你张释之竟然叛了这么一个不痛不痒的处罚,汉文帝不干,把张释之叫了过来。

张释之看到正在发怒的汉文帝,也不惧怕,他要让汉文帝输得心服口服。

张释之说道:“先帝制定的法律是干什么?是让天子和百姓共同来遵守的。”

“关于这件事,汉朝的法律明明就是这样规定的。如若你让我加重对这个人的处罚,对公来说法律就没有任何权威性可言了,对私来说人家当事人也不干呀。”

“我做这个廷尉就是要带领大家公正执法的,所以这件事我这能这样叛。”

本来生气的汉文帝,听到张释之这么一说,怒气也消了。

汉文帝不得不承认张释之的判决是对的,只能把那个人乖乖的给放了。

至于张释之处理的第二件事,这在当时来说真的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原因是高祖刘邦庙里的一个玉环被人偷走了。

对于汉文帝来说,这是让祖上蒙羞的一件事,这样的事竟然发生在了自己执政的时候,这还了得。汉文帝发誓不处罚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他当这个皇帝也当的太怂包了点。汉文帝下令,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个这个盗贼给挖出来。

十二

皇帝要决心做的事,这要这个人还活着,还在这个地球上,他就跑不掉。这个盗贼当然是被汉文帝抓了起来。

汉文帝又把这件事交给了廷尉张释之来处理。

张释之也清楚这件事对于汉文帝来说是多么的重大。而且汉文帝再把犯人交给张释之手中之时,还特意的嘱咐过他,一定要严惩这个人。

张释之当然不敢小觑这件事了,为此他还查遍了之前所有的法律文书。

可惜从来都没有这样的先例发生过。

张释之只能依照当下的法律规定来做出判决了。

最终,张释之对这个盗贼的判决是死刑。

当他把这个结果上报给汉文帝时,汉文帝再次有了想骂娘的冲动。

汉文帝找到张释之告诉他:“你的判决无效,这个人肯定是要灭九族的。”

张释之看到汉文帝这副地痞流氓的模样,就想发笑,但他还会没有笑出声来。

张释向汉文帝说道:“好,今天我依你灭他的族。但是,你要知道,他仅仅是偷盗了一个玉环呀。万一那一天再有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把高祖的坟墓给盗了,我问你到那时你能怎么处罚他?”

“法律上明明规定,最重的罪罚就是灭族了。按照您的看法若是偷盗一个玉环和盗墓,得到的惩罚是一样的。那以后有偷到行为等人,干脆直接去盗墓不就得了。”

张释之这一席话说完,汉文帝又平静了下来。没办吧,张释之说的确实对呀。

这时的汉文帝依然是不甘心,但,他不甘心又能怎样。

这就是不畏王权的张释之,他得到的人民称颂,是当之无愧。

相关阅读

  • 安徽安庆名人——张廷玉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张廷玉,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安庆桐城人,与其父张英合称“父子宰相”。 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 康熙末年,整治
  • 解析张易之真的是武则天最爱的面首吗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张易之,在我国的唐朝时有一个女性皇帝,她就是武则天,在她管理的时期唐朝时非常开放的时期,所以皇上有男宠的事也是众所周知的,当时的男宠还有一个非常官方的名字叫做面首。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