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艺术史上的千年谜团揭秘——昭君出塞背后的故事。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四大美女当中的另一位——王昭君。
听说过她的人肯定都知道昭君出塞这个故事。不过,为什么偏偏是她被命运挑中,去往边疆呢?有人说罪魁祸首是西汉画家毛延寿,萃花仔细研究这个故事后,发现有两处不符合艺术逻辑的疑点。
分析疑点前,我们先大致回顾一下故事经过(大家可以试着根据萃花提示找疑点):
当年,汉元帝要从三千佳丽中选妃临幸,无奈人太多看不过来。不像现在有相机给宫女建档案,他只能派宫廷画师给美女画像。一些渴望早日被临幸的宫女,私底下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他给自己画像时加个滤镜,画得漂亮一点。
耿直的王昭君不肯行贿,画师毛延寿丑化她,她的肖像面颊被点了一颗丧夫落泪痣,于是在一群美颜加磨皮的宫女中落选。结局大家都知道了,王昭君没能进宫当妃子,才会出现在后来与匈奴王朝的和亲当中。
乍一看,这个故事合情合理,没毛病啊!那接下来跟萃花一起深究一下细节:
纸都没有,拿什么画像?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是东汉蔡伦发明了纸,虽然在西汉初期就有所谓的“灞(bà)桥纸”,但它是不是能拿来作画还是个问题,而且单从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西汉的绘画基本都是帛画和壁画。
西汉绘画以壁画为主,用布帛作画也只是少数,主要还是因为它贵,当时一匹绢帛的价格相当于720斤大米。试想一下,如果汉元帝后宫都用布帛画像,大家都不要吃饭了,省给皇帝画美人图好了!这样下去百姓怨声载道,朝廷的忠臣不会炸锅吗?
所以萃花总结出的第一个疑点就是:西汉造纸术还没有普及,毛延寿拿什么画美人图呢?
西汉的人物画能看到痣?
另外,故事中说到毛延寿为了丑化王昭君,在她的脸上点了一颗丧夫落泪痣,光听这痣名字就感觉不是好面相。西汉的人物画就已经开了挂似的,能画出人物脸上的痣了吗?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有点多虑了,不就是在脸上画个点吗,能有多难?我们不妨来熟悉一下人物画的发展: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是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大家可以看到画中的人物是侧脸,脸部轮廓的勾勒还很拙(you)朴(mo)。(像不像扑克脸?)
紧接着的魏晋时期,是人物画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之前也介绍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这时的人物画仍旧不够成熟,画面里人比山还大。整幅画卷的情绪是用浓烈的背景色彩来渲染;因为身体往男主人公那里倾斜,就看出来是舍不得他,所以是表情不够,肢体语言来凑?(大家看到了表情的话知会我一声)
这个故事里的第二个疑点是:处于战国和魏晋中间时期的西汉,已经能细致地刻画人物的面部细节吗?再有个题外话:汉元帝选自己都看不上女子去和亲,确定是为了保持友好关系,而不是激怒匈奴首领?
鉴于以上两点,萃花才会质疑毛延寿画昭君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不过,即使毛延寿没有画过昭君,也不妨碍我们欣赏王昭君的真实容貌,高产的明代画家仇英画了啊!他的一本《仇英人物故事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有一开就是《明妃出塞图》。
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昭君与客、嫔坐车上,在马队、骑士簇拥下赶路去边疆。嗯,是这么个故事,历史也是这么说的!
有趣的是,图中王昭君和汉代使节穿的都是唐装,佐证了他画法偏向古典主义,在《清明上河图》和《汉宫春晓图》也有他很多摹古的戏份。
画卷末尾有落款“仇英实父制”,和他的“十州仙史”印。(仇英字实父,号十洲仙史)
整幅画卷工整秀气,设色艳丽却不俗气,给人一种明快愉悦的感觉。没错,这是我们熟悉的仇英。
仇英的人物画学的是北宋画家李公麟,他造型准确,在绘画上以重彩仕女著称于世,形成了独创的“仇派仕女”,这是同时期仕女画家无法比拟的。
纵观在他之前的仕女画家,顾恺之的洛神瘦骨清象,气度高古;周昉、张萱的贵妇雍容高贵;发展到仇英笔下仕女端庄清秀,他就是那个千年难遇,能将工笔画与文人气融合,呈现出精细又不失文雅画作的男子。并且这股风气还影响到了清代仕女画。
除了影响到清代,还影响到近代,还多多少少影响到拍卖,还……萃花之所以叭叭叭讲了这么多仇英的绘画,是百分之两百肯定他的艺术造诣的(明明这就是公认的);我也肯定这幅工整细致的《明妃出塞图》的历史意义:它记载了王昭君为汉匈和好远嫁的故事,为历史提供了佐证。
可萃花心心念念的是,同样是仇英的画,开头《汉宫春晓图》里毛延寿画昭君的事是不是还有待考证呢?当然咯,如果仇英只是根据故事入画,不要求是史实,萃花也就能心满意足地去洗洗睡了~~~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年流传~艺术的魅力就是这么大!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