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这两天在看孙郁写的《张中行别传》。
张中行是谁?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杨沫说起。
那么杨沫又是谁呢?
今天的年轻人知道她的肯定没几个了,但对于许多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尤其是当年的文学青年来说,这却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杨沫以一部《青春之歌》登上文坛,迅速红遍中国,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作家。毛时代的年轻人,没迷过《青春之歌》的很少。他们不但迷,很多人甚至还把书中的主要人物林道静当成了自己的人生偶像。
而张中行便是杨沫年轻时的第一个爱人。
了解杨沫和《青春之歌》的人都知道,这部小说有着明显的自传色彩。书里,杨沫变身为林道静,而曾和她同居过的张中行则改名为余永泽。一个代表革命,一个象征落后;一个热心政治,一个安于书斋;一个投身时代大潮,一个则退守时代的边缘。俩人虽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过几年,最终却因三观不合,分道扬镳,走上了不同的人生歧路。
特别富有戏剧性的是,毛时代的杨沫大红大紫,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张中行却一直默默无闻。但到了俩人的晚年,当杨沫和她的《青春之歌》近乎完全被世人遗忘时,张中行却突然火了,象是件珍稀的古董被发掘了出来,《负暄琐话》等书一本接一本的出,甚至有人还为他写了传——就是我正在读的这本《张中行别传》。
依据我的狭隘经验,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有困惑,有迷茫,因此汪汪也都热衷于思考和探索人生,尤其是在社会变动剧烈,人们普遍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时候。青年杨沫和张中行生活的那个年代恰好就是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革命与书斋、社会与个人、信仰与怀疑、紧跟时代与独立思考----是摆在每个文化人面前的考题。《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由彼此相爱到分道扬镳的经历,不仅艺术地再现了杨沫与张中行的真实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是他们那一代青年的人生缩影。
如果要分分类的话,我觉得在杨沫和张中行年轻时那会,文化人主要不外乎有这么几种类型:一类是象杨沫林道静那样的追求共产主义的左翼文人,一类是信仰三民主义支持国民党的右翼文人,一类是类似胡适这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持批评态度的独立的自由主义者,再一类就是象张中行余永泽这样安于在书斋里平平安安过一生的人。
据《张中行别传》记述,杨沫和张中行刚同居那会,俩人的生活可以说相当甜蜜。张不仅曾为杨写过几篇爱意深深的文字,还从乐府诗里找到心爱的作品,赠给她。但渐渐地,双方的差异就显露出来了。张中行安于书斋,向往的是在个人的精神自留地里自得其乐,对外面的世界,尤其是轰轰烈烈的革命与花样繁多的时潮,明显持着一种质疑和不屑的态度。而杨沫呢,则不安于做旧式的家庭主妇,渴望着投身到时代和社会中去,走革命的路,轰轰烈烈的生活。在她看来,革命者的那种浪漫和激进的快感,比家庭里不变的沉默的日子要有趣得多。
显而易见,杨沫与张中行,林道静与余永泽,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选择。前者要打开家门,投身政治,拥抱革命,后者则要关上家门,潜心书本,安居书斋。当然,按照毛时代的意识形态,只有杨沫和林道静的人生之路才是唯一正确的人生之路,而张中行余永泽的选择则是应该被否定和抛弃的。《青春之歌》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而这个意思在《青春之歌》走红的那个年代无疑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然而到了杨沫和《青春之歌》被遗忘,张中行走红的年代,世人对这个问题上的谁是谁非,却有了与毛时代迥然有别的思考与见地。换句话说,在价值趋于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对于《青春之歌》的共识早已不复存在,在为数可观的人眼里,杨沫和林道静的人生之路未必是对的,而张中行和余永泽的选择也未必是不可取的。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如今,不论是杨沫还是张中行俱已作古,曾经红过的《青春之歌》与《负暄琐话》也都鲜有人再读。坐在24楼明亮的办公室里,才浏览过《张中行别传》的我,望着窗外不远处的“南京眼”,回味着杨沫与张中行、林道静与余永泽的人生歧路,不禁思绪纷纷。
其实,在革命与书斋、社会与个人、信仰与怀疑、紧跟时代与独立思考的歧路面前何去何从,不仅杨沫与张中行、林道静与余永泽当年曾被这样的考题困扰过,类似的考题今天不也在困扰着你我吗?!
作者: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