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诗词赏析
昭君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的王昭君之墓。该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型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被历代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是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述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四大美女的故事,比起其他3位美女貂蝉、贵妃、西施来,昭君不仅相貌漂亮,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为民族团结和睦作出了贡献。
相传王昭君进汉宫当宫女,自持才貌双全,得罪了宫廷画师毛延寿,汉元帝通过画像选召宫女时,毛延寿便在昭君画像的眼角下点了一颗“伤夫落泪痣”,有这种痣的女人克夫。这样,昭君便没被选上。后来,当汉元帝见到昭君本人时,发现上当,追悔莫及。于是,龙颜大怒,当即,以欺君之罪将毛延寿杀了。那时,匈奴首领韩邪单于(单于“王”的意思)到汉和亲,昭君闻之主动请缨,嫁与呼韩邪单于为妻,远嫁匈奴,封号“宁胡瘀氏”。“昭君出塞”结束了汉匈159年的敌对状态,促成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剪伯赞老先生在《内蒙访古》中说:“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秭归县),名嫱,字昭君,晋代因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西汉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掖庭”就是后宫,昭君入后宫的级别是“待诏”,地位是比较低的。
据记载,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王昭君既然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为什么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呢?相传汉宫画师毛延寿给后宫美女画像,元帝通过画像选召宫女,对一般宫女来说,她们入后宫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得到皇上的恩典,在后宫争得“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的优势,因此她们纷纷用财物贿赂毛延寿,请他把自己画漂亮些。昭君对毛延寿索贿的作法非常不满,没有贿赂毛延寿,得罪了他。于是,毛延寿便在昭君画像的眼角底下点了一颗“伤夫落泪痣”,在当时的封建观念中,人们认为有这种痣的女人是丈夫的克星,作为封建君主,当然不可能宠幸这样的女子了。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匈奴国君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到京城长安朝见汉元帝,提出“愿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听了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请求。王昭君自愿出塞,决定远嫁匈奴。但是,当汉元帝看到昭君本人时,发现她“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后汉书•南匈奴传》),并没有那颗“伤夫落泪痣”,“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汉元帝见到王昭君比画上的像要美上千倍,但皇帝金口玉言,不能反悔,只好让王昭君和呼韩邪结婚了。
昭君出塞和亲,对汉匈双方来说都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宁胡”就是使匈奴民族安宁的意思,“瘀氏”即皇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反映了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呼和浩特市的汉墓和包头市的汉墓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单于天降”等瓦当文物中,说明秦汉长城沿线各族人民对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
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和呼韩邪单于的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青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从此塞外便有了五谷杂粮,她还从袋里取出一把金剪子,用羊皮剪成犁、车、羊、马,放在地上,就成了铁犁和木车,木车周围还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羊群和马群、骆驼群。
后来过了好多年,一天夜里,突然天上闪过一道红光,接着是一声巨响,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平地里长出了一座土山,山顶上飘浮着五彩祥云……老百姓们传说:这是昭君完成了玉皇大帝交给她的使命,回到天上了。这座土山就是现在的昭君墓。
昭君和亲后,呼韩邪单于视昭君为掌上明珠,宠爱异常。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又依据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位公主,长女名叫须卜居次,次女名叫当于居次。
王昭君在匈奴生活了几十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了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所以她的事迹被千百年来传颂。